第423章 巴石河隧道开通
正说着
从外面进来一个外交部官员,找到外交部大臣郑鑫低声禀报了一番,并且拿出一份译好的跨洋电报。
郑鑫展开电报看了一下,随即就满脸喜意的走了过来,在楚王面前一揖作礼道:“启奏陛下,从欧洲葡萄牙传来好消息。次长郑毓兰幸不辱命。
历经4个多月的多轮谈判,楚国与葡萄牙王室最终达成《楚葡刚果河划界条约》。
我国以220万银洋的代价,获取葡占西非从大海湾城(注:喀麦隆之杜阿拉)向南直至海门(注:安哥拉所属罗安达),长约2050公里长大西洋海岸线及刚果河流域广袤的内陆腹地,涵盖面积约为237万平方公里,这一划界条约得到葡萄牙王国的正式承认。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为我楚国对外殖民一大新的胜利。”
“哦,拿来我看看。”首相李鹤章接过电报,飞快的看了一下,同样是满脸喜意,对楚王抱拳恭喜。
楚王心情也不错,他哈哈笑着说道:
“220万银洋买一块西非的土地,很多知情者认为不值,那得怎么看这个问题?
楚国买的是大义名分,当今世界的核心舞台始终是白人列强为主的欧洲,这是一个英国人制定规则的时代。
只要我们按照规则行事,就不用担心被刻意针对。
因为我们有足够实力,令任何列强都不敢随意欺辱,这是王国赋予的最大底气。
这一划界条约签署后,纵然是欧洲各国列强亦不便兴师动众的争抢,白纸黑字的条约放在那儿,谁也不能混淆黑白。
这才是费220万银洋的真正意义所在,殖民地部方面,要加大对刚果河公司的扶持力度,移民更要抓紧了。”
“臣等谨遵圣旨。”众臣们满脸喜意的应道。
首相李鹤章最初是反对向西非殖民的朝廷大员之一,他担心到处伸手引来列强干涉,反而破坏了当前大好局面。
只不过迷信楚王陛下的判断,勉强持保留意见而已。
听到签署划界条约的消息后,这才将一直悬着的心放回肚中,随即容颜喜悦的施礼说道:“陛下英明,臣等愧不如也。”
“首相说的哪里话来,凡事都要听从多个方面的意见。综合考量判断,才不致出错,形成最佳方案。”楚王郑国辉此时心情正好,神情和煦的说道。
他其实也没有办法,若想提前一步拿下刚果河流域,眼下就是最后的机会了。
若不抓住,那就不可能再染指该地区。
现在是1876年3月初
若历史没有改变
就在6个月后,于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地理会议来讨论非洲大陆问题,这让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取得了大举向非洲扩张者正当理由,并于数年后全面占领该地区。
利奥波德二世对刚果河流域的统治血腥而残忍,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死在比利时殖民者手下的黑奴数量多达一千至一千五百万,创下了令人发指的记录。
后世研究利奥波德的专家曾写道:
“利奥波德二世想在非洲做出一番事业,并且为了该国的繁荣而打算大干一场。
开辟殖民地的想法差不多使他着了迷,而他又几乎不敢讲出来,生怕被别人看出自己的想法。
但是,实际上他却等待着一切时机……”
楚国突然横插一手,不蒂于横刀夺爱,将利奥波德暗恋了许久的刚果河流域粗暴的抢走了,这个仇怨可算是结大了。
处于喜悦中的楚国君臣们没人在意这个问题,如今楚国的全球性殖民布局大致呈现,几乎没多少遗憾了。
趁着这个喜事劲儿,楚王郑国辉大手一挥赐宴,群臣们酒肉管够,尽管放开肚皮造就是了。
长长的马车队从皇家马尼拉大学前往楚王宫,一路上招摇过市,引来了很多马尼拉市民的驻足观望,谦卑的欠身施礼。
到了1876年初
楚国辖下的总人口从6月份的2641万,进一步增长到年末的2866万余人口,顺利突破2800万大关,王国实力进一步增强。
楚国从神州大陆大量输入年轻人口,每年的规模大致在200多万至300万之间,却并没有对北方神州产生明显的影响。
水灾,旱灾和蝗灾照样有大量的逃难人口,只不过现在人学的精了,活不下去就送儿女下南洋,而不是苦苦等死。
每到春荒之际
总有大量的逃难人口涌向沿海和沿江各地,楚国在所有的外籍租界都拥有“仁济堂”这一组织,负责收集,归拢和中转华人移民。
一般是要求年满12岁至22岁之前,身体健康,无明显残疾,口齿伶俐,跑跳自如,识字者优先,具有开朗朝气蓬勃的性格,懂得感恩的有为青少年。楚国在移民安置上已经有了一整套成熟的举措,再加上可安置区域大增,能够轻松的消化两三百万华人移民。
就在楚王宫大举赐宴之际,酝酿三年之久的跨太平洋海底电缆线工程正式启动了。
楚国若想维持对海外领地牢牢的掌控,这条跨太平洋海底电缆线作用至关重要,几乎无可替代。
这条跨太平洋海底电缆线经所罗门群岛引出,向东北方向4700余公里的檀香山铺设,这是极具挑战性的一段海底电缆线。
在檀香山顺利上岸后,分出两股海底电缆线,一股通向旧金山,一股通向中美洲的尼加拉瓜。
整个海底电缆的铺设工程预计5个月时间,在解决高强度钢绞线技术难题后,真正的铺设工作,并不是过于困难。
等到一二期工程结束后,经过实际验证,太平洋海底电缆线能够顺畅的连通,就可以接下来执行三期工程。
那就是从中美洲的马那瓜一路南下,顺着南美洲的海岸线将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全都接入全球长途电报网中,最后向南一直抵达巴塔哥尼亚总督区。
由此,实现对中南美洲领地的实时监控。
今后,刚果河公司亦将通过跨大西洋海底电缆线,与王国本土紧紧联系起来,实现朝令夕达,殖民统治的无缝衔接。
那楚国为什么不向西沿着印度次大陆,铺通一条环球海底电缆线呢?
这就牵扯到敏感的利益之争和英国人的小心眼,英属殖民地从来不是开放的,而是专属和排他性很强的海外领地。
别说从家门口铺一条海底电缆过去,就是从家门口捡了一根草,那也请你乖乖的放下来。
英国人可以占便宜,却不能让其他人占英国人的便宜,这就是强盗的逻辑。
楚国规划中的这条跨太平洋海底电缆线,充分的利用了既有线路,从香格里拉岛和所罗门群岛引出,向东北方向至夏威夷上岸,绕过了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且全程都在楚国疆域内,无论从安全性还是时效性,保密性上来说,都属最佳方案。
楚国全球性的布局中,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印度洋了。
最后起航的东非公司遭到了英国人的刁难,艰难的在厄立特里亚站住了脚跟,并逐步拓展空间,向东最远到达吉布提。
没有进一步的大幅扩张,而是立足于现有地盘,发挥华人勤劳肯干的传统,开始在红海沿岸绿洲中大举兴修水利,种植粮食庄稼,以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1876年4月12日
跨越巴石河的隧道正式建成,这是继英国泰晤士河隧道之后,第二条采取盾构法修建的过河通道,进一步密切了市区两岸的联系。
楚王郑国辉出席了开通剪彩典礼,并发表了振奋人心的讲话。
随即宣布
巴石河第二隧道即将择日开建,这将作为马尼拉1876年十大城市建设工程之一,由政府投资建设,全面提升马尼拉城市建设水平。
力求将马尼拉打造成为美丽的园城市,基础设施先进,成为世界范围内极具竞争力的主要大都市,保持着蓬勃的活力。
同样在4月份
北方神州筹划已久的入江平叛战争,终于拉开了帷幕。左宗棠所部相继从陕甘进入,开启了这一历史上著名的平叛战争。
而到了5月30日,奥斯曼帝国政坛发生地震,腐朽而昏庸的前苏丹阿卜杜·阿齐兹被推翻,另立穆拉德五世为苏丹。
随之而来的就是奥斯曼帝国内部的急剧动荡,这个穆拉德五世并不是什么一个好鸟,而是一个地道的疯子。
这样的人都能担任奥斯曼苏丹,其对政权的杀伤力,可比小孩子要强的多,也更加致命的多。
支持穆拉德5世的奥斯曼传统势力认为疯子还比较好控制,他们将问题想的太简单了。
这个疯子苏丹刚上台后的几个举措,差点直接引发奥斯曼帝国内部的大乱斗,各民族和势力间的裂痕清晰可见,极难能够弥合起来。
面对着沙俄陈兵边境的74个步兵师,英国人可真是替这些奥斯曼帝国的权贵操碎了心,努力的弥合分歧,寻求可能的解决之道。
有句话叫做:烂泥扶不上墙。
现在的奥斯曼帝国就是这样的糜烂状况,背后反正有英国人撑腰,很有些直接躺平摆烂的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