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推进离岛建设
1868年3月初七
宿雾港码头
面色红润,神采飞扬的楚王郑国辉穿着一身笔挺的白色元帅军装,他的身边站着随行官员,全副武装的禁卫士兵将警戒线扩到数百米外。
更远处,是由当地驻军警戒。
三步一岗,两步一哨,码头上戒备森严,几乎将半个宿雾港码头全都警戒了起来,很多看热闹的群众被挡在了外面。
一晃两年多过去了
这座最早被西班牙殖民者占据的中部大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的宿雾码头拓宽了两倍之多,新增加了5个大石砌成的码头栈桥。
这其中,增加了两个矿石码头,两个散货码头和一个乘客专用码头。
整个群岛中部的宿雾岛,位于保和岛和内格罗斯岛之间。其南北长221公里,东西宽41公里,总面积4694平方公里,是一座开发历史悠久的岛屿。
原本集聚西班牙建筑特色的城市中,如今新增了大量的华夏是楼阁建筑,宽敞的大路两边,移栽了高大的椰树,远远的伸展了开去。
在美丽的蓝天白云下,碧海银沙,红墙绿瓦,清澈的海水拍打着怪石嶙峋的岩岬,景色绮丽宛若梦幻。
楚国大力推行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座岛屿上硕果累累。
一条又一条标准的大道平坦而开阔,向四面八方的城镇伸展开去,一路上跨越上百座桥梁,畅通无阻。
清澈的河流边
高大的荷兰式风车缓缓转动,将清澈的河水抽吸到灌溉渠中,静静流向远方一片青绿的稻田。
依据地形,岛上修建了许多中小型水库,用以在旱季滋润稻田,为增产丰收保驾护航。
这些中小型水库都是当地村镇的华人移民,在农暇时间,集合众人之力辛苦建成。
哪个村镇受惠于本地水库,哪个村镇就出人出力去干活儿,自带干粮,不求报酬,由镇上组织统一去上工。
新建中小水库的开支费用,由皇家垦殖银行提供银行贷款,以各村镇为主体偿还,最后分摊到每个华人移民头上。
这样的支出,最后受惠的还是自身,当地的华人移民都举双手欢迎。
推行这种兴修水利的方式,叫做“谁受益,谁出力,谁出资,村镇做保,费用均摊”,这是原金沙知县范知城率先提出并推广的互惠互助垦殖方式。
这说明,此人确实腹有华章,亦是极有学识的栋梁之才。
在金沙县境内得到大力推广后,楚国政府组织各地参观学习,随之便在楚国各府县全面推广开来,得到了基层农户的极大欢迎。
而这样做,也让王国各地涌现出了数百座中小型水库,为农业生产丰收奠定了极好基础。
原金沙知县范知城连续二年考评上上优等,升任宿雾知府,封授男爵爵位。
他此刻正站在楚王郑国辉的身边稍后点的地方,神态恭敬之至。
“范爱卿,本王被你说服了,行吧,那就在这里建设一座铜冶炼厂,但是要避开这风景美丽的地方,免得污染了环境。”
“多谢陛下,我宿雾府上下50余万民众莫不感恩戴德,终于得到陛下垂怜,幸莫大焉!”
“都是本王的子民,有何异同?”
“终究是距离圣君远了些,圣眷不如马尼拉,心中彷徨无助之处,尚请陛下明鉴。”知府范知城脸上颇有委屈之色。
楚王郑国辉不在意的笑着说道;“呵呵……无远弗届,皆为王土,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陛下居庙堂之高,心怀万里波涛之外,意境高远,远非吾等愚钝之辈可及。今日所得,自当细细揣摩领会,期有进益。”知府范知城拍马屁相当高明,不着痕迹的便奉承上了。
跟随楚王陛下巡查的港口航运及交通部长韦霍斯特子爵,工业部长郑国泰子爵目光相继看了过来,都为他的厚脸皮感到汗颜,油然升起警惕之心。
此人看似其貌不扬,实则功力深厚啊!
因为没有设置省一级,知府这一级官僚,在楚国政府中已经属于高级官吏。
再往上爬,那就是各部堂次长之职,相当于副部长,跻身于政府决策层之列。
入乡随俗
韦霍斯特神父纵然有一颗虔诚侍奉上帝的心,但是在富贵和贵族爵位巨大利益的诱导下,依然失了本心。
他可以不在乎财富,不在乎女人,不在乎一次次的挫折和诽谤,但不能不在乎欧洲人发自骨子里面对贵族的那份向往,这可是梦想之巅。
楚王陛下给的太多了,谁能拒绝得了?
韦霍斯特神父神色凌然的干咳两声,看向楚王郑国辉脸上不由得浮现出谦卑的笑意,轻声说道;
“无所不能的陛下,请允许我借这个宝贵机会,向您介绍一下宿雾港口扩建改造工程的初衷,这也是我们港口航运及交通部整体发展策略的一部分。”
楚王郑国辉对此有着大致了解,但不可能详细到每一个港口。
实在是因为楚国本身就是万岛之国,几乎八成以上的辅线都处于海湾港口之中,且港湾先天条件优越,发展海运业和港口业条件得天独厚。
就比如香格里拉群岛,这个总面积高达78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二大岛屿,只有一东一西两个府治。
西边是西安府,东边是东港府。
想想看,偌大的香格里拉群岛海岸线长达1万七千多公里,拥有良好的海湾条件达数百个之多。
优中选优的两个港湾,无疑是世界级的优良深水港湾,各方面条件都属拔尖,想挑个毛病出来都不容易。
这种情况在其他各岛屿大都如此,就比如兰老岛,如今只开发出了三宝颜,达沃和卡加延三个府级主要港口,再加上金沙,第波罗,兰,陵水等县级港口。
偌大的兰老岛方圆十余万平方公里,环岛海岸线至少数十个海湾之多,虽然没有香格里拉群岛那么夸张,但每一个海湾条件都是百里挑一。
宿雾港同样如此,楚国可不缺乏条件优良的海港,宿雾港有其自身优势。
那就是处于海南群岛中,附近的各有人岛屿都不远,近的几公里,十几公里。远的三五十公里,七八十公里乃至一百多公里,海上交通十分方便。
也就距离马尼拉和兰老岛稍远一些,这里距八打雁港311海里,距马尼拉港392海里,至香港962海里,南至三宝颜港252海里,处于中间位置。
港口航运及交通部长韦霍斯特子爵娓娓道来,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就看中了宿雾岛的优越地理位置,要将其建设成为海上交通中枢港。
一个非常恰当的比喻,就是将宿雾港建设成为“楚国之腰”,这是一个强健的腰,沟通南北航运,联系东西商路,走出一条以区域航运中心带动的繁荣之路。不得不说
这个计划相当有见地,有想法且切合实际,辅以当地发展工业的初衷,未来中部岛屿地区一片光明。
楚王郑国辉听着介绍,深邃的眼神看向远方,片刻之后缓缓颌首表示认可,这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案。
港口航运和交通部为此投入了不少辛劳,出人出钱扩建宿雾码头,原来是早有想法。
整个宿雾码头的扩建工程,历时一年零10个月,动用土著劳工最多时达到31300余人,算是交通部的一项大动作了。
韦霍斯特神父一番细致的介绍,楚王郑国辉看着港口里上百艘风帆货船繁忙的景象,穿梭往来不停,点头说道;
“宿雾港具备成为区域交通中心港的条件,这个整体发展方案很不错。
今后与公路和矿山铁路联系起来,能够发挥更强的作用,确实颇有见地。
南有达沃,中有宿雾,北有马尼拉,这样的三个区域港湾交通中心建成以后,对周边离散群岛有很强的辐射作用。
如今离岛建设正在进行,要加强这方面的力度。”
“请陛下放心,交通部正在全力推进离岛公路桥梁基本设施建设,同步建设适宜的轮渡码头,为移民垦殖提供便利。”韦霍斯特神父连忙保证说道。
楚王郑国辉说道;“这是下一步的重点,尤其是离岛轮渡码头,建设完成后要尽量实现班轮化。”
“谨遵陛下吩咐,微臣不敢懈怠。”韦霍斯特神父回答说道。
经过持续三年多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海南群岛中的三大主岛,即海南岛,通州岛和宿雾岛基本建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建成了较为完善的港口设施。
这其中,土著苦役营是施工的主力。
在完成了上述任务后,部分土著苦役营劳动力分批的转战离岛,在茂密的热带丛林中开辟道路,烧荒拓地,架桥修路以及修建轮渡码头和仓库。
据统计
现有约28.7万余人的土著苦役犯,陆续进入离岛建设,这包括宿雾周边的保和岛和内格罗斯岛,北方的民都洛岛,佛得岛,长滩岛等十几座有人居住岛屿。
道路港口规划和交通建设属于交通部的事务,督导苦役营施工,则是惩戒总署的事务,由王国政府统筹安排。
建设所需销的财物,以粮食和部分钢材为主,辅以少数的蒸汽机械和购置工具所需,由王国政府承担。
每个季度进度上报,楚王内务府会根据情况,给予数额不等的财政补贴,大多以物资调拨的形式发放下去。
实际上
就是楚王郑国辉亲自在掌控,没有他发话,内务府一个大子儿都拨不出去。
王国政府在这方面的财政支出不多,因为惩戒总署是由楚王内务府发薪,这是最主要的人力支出,已经由王室承担了。
施工工具,物资和蒸汽机械等开支,王室也有补助,而且会调拨一定量的粮食,抒缓政府财政压力。
政府方面所要做的就是调拨以粮食为主的物资,还有一些拾遗补缺的工作。
土著苦役营能销什么?
日均两个窝窝头,加上木薯海带汤,基本上就是这些了。
随着岛上的粮食充盈起来,也会有一定量的粮食拨入苦役营中,主要用于煮海带咸米粥,这是土著苦役犯常吃的食物,每顿另外配一个海带窝窝头。
为啥粥里,窝窝头里都有海带呢?
关键是这玩意儿多啊,不要钱随便捞,三四个人出海小半天就能捞一船,几乎无穷无尽。
回来搅碎了,掺在粥里,掺在窝头里,既能给苦役犯加强维生素营养,又能减少一半的粮食用量,何乐而不为呢?
有时没有窝头,就每人发一个木薯,这玩意儿也是土著常吃的食物。
在热带地区
这些木薯产量非常大,易种好管理,所以苦役营每新到一地扎下营盘来,便会安排一些较为顺从的苦役犯开出一片田地,播撒种植切成小块的木薯种子。
收成之后,用木薯腌咸菜,生吃都可以,在河水里洗洗就能吃了。
如今正在大力推进离岛垦荒,主要是海南群岛范围内的有人居住岛屿,和部分条件适合耕种的荒岛,要一步步的开发出来。
首先就要架桥修路,焚烧热带丛林灌木植物,刨除过火焚烧后的大树,这才具备引入华人移民垦殖的基本条件。
这些打前站的苦活累活,基本都由苦役营承担了。
在日复一日繁重的劳动中,土著苦役营的人口亦在迅速消减,基本上能达到年均12~15%之间。
两年多的功夫,就少了近三成。
为了此事,楚王郑国辉特意交代惩戒总署署长郑家宝子爵;
“要善待苦役犯,每周给出半天休息,粮食不能保证吃好,但是要给吃饱,适当的改善居住条件……”
潜在含义就是
王国建设项目千头万绪,那么多苦活累活儿还有矿山开采事宜,就这些土著苦役犯的劳动力,要省着点放长远用。
“陛下,您看……船来了。”随着一声惊喜的呼唤,楚王郑国辉的目光不由得投向海面远处眺望。
只见远处湛蓝的海面上,一个黑点隐隐浮现,很快就变得清晰起来,能看见高大的桅杆上的白色风帆。
楚王郑国辉见到了这艘船,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在码头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等这艘关系重大的海底布缆船,这是一艘从通州群岛卡列延府驶出的海底布缆船。
一路行驶,一路布放海底电缆,即将顺利的抵达宿雾主岛。
届时,整个海南群岛就将通过海底电缆完全连通起来,信息旦夕可至,将散布的七千多座岛屿连接为一个整体。
其深远之重要意义,再强调亦不为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