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8章 儿女婚事
    第578章 儿女婚事
    阿敏刚把马鞭放到大案上那会儿,明媚的阳光还如金线般吊在藤帘上,到阿敏听取完所有建议并下达最后一条命令的时候,帐篷外已经是日月同天,晚霞如血了。
    “济尔哈朗。”阿敏拿过马鞭站起身。在他面前、身侧坐着的五个人也纷纷跟着站了起来。
    “在!”济尔哈朗起身后立刻应道。
    “你回去之后,将本次会议的过程和我的决定写成信。然后派人以最快的速度,将信和那些贡品一起送去萨尔浒城,交给大汗。”阿敏说道。
    “是!”济尔哈朗肃然应道。
    “诸位。”阿敏面向众人缓缓收敛那满脸的严肃,笑着说道:“今天我从汉人私商那边换了些东西。分给各位的,在我过来议事之前,就已经叫人送到各位的住处去了。诸位回去的时候记得看看。”
    “谢二贝勒!”众将的脸上立刻洋溢出了惊喜的神色。
    “岳托和硕托留一下,”阿敏微笑着点了点头,“其他人可以走了。”
    众将行礼再拜,有序转身。吴尔古代站在人群外看了阿敏一会儿,见他似乎没有要留自己说话的意思,于是也就跟着众将一起离开了。
    众将刚出帐篷还没走远,阿敏对岳托和硕托的温言,便恰到好处地追到了众人的耳朵里。“二位贤侄,方才议事的时候,堂叔父我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别的意思,如果语气重了,还望二位贤侄莫要往心里去。”
    “二贝勒言重了,”岳托赶忙摆出惶恐的姿态,带着硕托向阿敏行礼道:“您卓识远见,远非我兄弟二人能比。如今能得二贝勒之教诲,实在是我兄弟的福分!”
    “哎呀!”阿敏佯做嗔怪,“大家都走了,二位贤侄何必还二贝勒,二贝勒地叫我呢。”
    岳托只得笑着改称道:“阿敏叔父。”
    “阿敏叔父。”硕托也跟着行礼。
    “呵呵呵呵,好!”阿敏笑着点了点头。
    待众将走得更远,远到连背影也看不见,他才从怀里摸出了两块儿看起很是温润的青白玉无事牌。这是周森送给他的那堆宝石里最好最大的两块儿玉料。
    “我今天得了这两块儿宝玉之后立刻就想到了你们兄弟,来,收好。”阿敏一手一块儿,双手递出。
    “不敢,不敢。”青白玉在晚霞的照耀下仿佛泛着鎏金色的光,岳托看得怦然心动,却还是摆手辞拒。“小侄怎受得如此贵重之物。”
    硕托倒是准备去接了,但听兄长如此说话,他也只得将下盖的掌心翻起来正对阿敏,并讪讪笑道:“不敢。”
    “你们一个是镶红旗的旗主,一个是镶红旗的梅勒额真,怎么当不得?”阿敏上前一步,坚持将两块儿玉递到岳托和硕托的胸前。“有了身份,却没有华物傍身,会让人轻视的。快,收好。”
    “我和硕托寸功未立,岂能受赏。”岳托再辞。
    阿敏直接把脸板了起来。“你们立了功,那也是大汗给赏。这就不是什么赏赐,只是堂叔父给二位贤侄的礼物。从你们受命分管镶红旗的那天开始。我就一直琢磨着给你们送些符合身份的礼物,只可惜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东西。如今找到了,也算是少了一桩挂怀的事情。二位贤侄快快收下,莫要再辞了。要是让外人知道我阿敏送礼都送不出去,我这张老脸就没地儿搁啦。”
    “那,”岳托笑着伸出双手。“那小侄儿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才对了嘛。”阿敏稳稳地将玉牌放进岳托的手心,接着又看向硕托。“来。”
    “多谢阿敏叔父。”硕托接过玉牌,那预料中的温润之感仿佛少女最柔嫩的肌肤。
    “呵呵哈哈,”阿敏笑着拍了拍两兄弟的肩膀。“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嘛。”
    ————————
    另一头,哈达部的末代贝勒吴尔古代刚告别了分居各处的将领,还没有回到属于自己的居所,就被人从身后轻轻地拉住了。“吴尔古代额驸。”
    “莽库?”吴尔古代回过头,逆着夕阳看着来人的脸。
    “是奴才。”莽库说道。
    “二贝勒有吩咐?”吴尔古代停住脚步,压低声音问道。
    “嗯。”莽库朝前方的路口扬了扬头。“咱们边走边说。”
    吴尔古代会意,立刻又迈步。“什么事情?”
    莽库向身后看了一眼,确定没人走过来或者看过来,才开口说道:“二贝勒要见您。”
    “还是去老地方?”吴尔古代的视线牢牢地锁定着正前方。
    “是。”莽库点头。
    “现在?”吴尔古代问道。
    “不急,”莽库回过头,“您回去用过晚饭之后再去也不迟。”
    “那就是天黑之后?”
    “对。”
    “好,”吴尔古代点点头,又问道:“二贝勒还有别的吩咐吗?”
    “没了。其他的事情奴才会办好,您回去用饭就是。奴才这就告辞了。”莽库没有行礼,加快脚步与吴尔古代擦肩而过,像一阵风一样消失在了两人面前的路口。
    莽库走远后,吴尔古代也稍稍地加快了脚步。
    吴尔古代的居所就设在宽甸堡内东北方向靠近城墙的地方,这里原是定辽右卫卫学的分堂所在。
    卫学始建于洪武十七年,最初在甘肃设立,后逐渐推广至全国。正统年间,在“三杨”内阁的主导下,年幼的明英宗下令天下卫所,尤其远离内地没有州县学的边疆卫所,皆立卫学。作为官办学堂,卫学主要面向卫所军户及其子弟,不过也吸纳愿意入学的民户、商人、官吏甚至土司子弟入学。
    成化年间,正式确立卫学规模,规定一卫至少设军生四十人,若人数不足,则可与相邻卫所或州县合并办学,卫学制度由此彻底定型。
    嘉靖年间,定辽右卫迁移至凤凰城,右卫的卫学也就跟着东迁了。万历初年,李成梁在张居正的支持下修建宽甸六堡。在先期的规划中,作为军事要塞的宽甸堡内并没有卫学的位置,不过随着落户在宽甸地区的人口逐渐增多,右卫的卫学便也与时俱进地在宽甸堡里落了一个分学堂。
    不过就像宽甸堡本身一样,这个分学堂也在那场令无数人呜呼哀号的焚天大火中被烧成了瓦砾灰烬。到如今,学堂的旧址上只剩了几个木篱笆围起来的帐篷。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吴尔古代一走进篱笆的范围,莽古济就带着一双女儿和几个仆人迎了过来。
    “议事去了。”吴尔古代摘下挡风的帽子,鼠尾辫立刻垂了下来。
    “议什么事?”莽古济朝吴尔古代伸出手,吴尔古代却笑着把帽子递给了跑过来的小女儿。
    “升帐议事,还能议什么事?”吴尔古代先是捏了捏小女儿的脸,随后索性蹲下将她抱了起来。“来!好妞儿!快让阿玛抱抱。”尽管吴尔古代已多年未上战场,但他的臂膀也还是那么有力。
    “要打仗了?”莽古济面色一滞。
    “嗯。”吴尔古代又朝大女儿伸出手,想去牵她。但他的大女儿如今已然过了双七年华,不太好意思向父亲的撒娇了。大女儿没伸手,吴尔古代就只拍了拍她的脑袋。
    “要怎么打?”莽古济问道。
    “女人家家的问这些军事干什么。”吴尔古代敷衍一句,转移话题:“今天是不是有东西送来?”
    “我只想知道阿敏给你派了什么差。”莽古济还是追着问。
    “你觉得二贝勒会给我派什么差?”吴尔古代没好气地反问一句便抱着小女儿朝院子里最大的那顶帐篷走去了。那顶帐篷既是夫妻二人的居所,也是他们一家吃饭的地方。
    “阿敏没让你领兵?”莽古济似乎松了一口气。
    “哼,我倒是想领兵。”吴尔古代白了莽古济一眼,又看了看周围的仆人。“你们都各自去吃饭吧,不必伺候了。”
    “是。”仆人们各自行礼离开。
    进入帐篷,吴尔古代先把小女儿放了下来。小女儿的双脚一接地,立刻就蹦跳着朝一个袋子跑去。“阿玛,阿玛,这个是。很甜很好吃的。”袋子没多大,但也扎扎实实地装了十来斤东西,小女孩儿抱不起来,就只拍了拍。
    “呵呵,”吴尔古代笑了笑,“那你就给阿玛拿一块儿过来吧。”
    “嗯!”小女儿脆生生的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刻打开那装的袋子,而是转头看着自己的母亲。“额娘,阿玛也要吃。”
    “唉,”莽古济点头的时候,也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今天阿敏派人送了十五斤,三十斤茶,还有两匹布,一匹绢布过来。除开这些吃的用的,还有这个。”小女儿两手捧着块过来的时候,莽古济也掏了一个小盒子出来。
    “这是什么?”吴尔古代一把抓走小女儿手里所有的块,却只将最小的一个儿放进嘴里。余下的,他全给大女儿了。
    “宝石。听说是从万里之外的南洋送来的。”莽古济打开盒子,几颗个头不小、质地均匀,还经过了初步打磨的白玛瑙、碧玺和紫水晶显了出来,这些东西都不是什么值钱货。但因为辽东罕有,所以看着特别唬人。
    “应该是商人送给二贝勒的吧。”吴尔古代拿起一颗紫水晶,对着帐篷中央的小火堆看了看。“晶莹剔透的,是好东西。留着吧。留着给苔丝娜打两件体面的嫁妆。”说着,吴尔古代又看向了自己的大女儿。
    苔丝娜低下头,没接茬。
    “这孩子的婚事你到底怎么考虑的?”莽古济一脸忧色地看向苔丝娜。
    “以后再说,现在不急,吃饭。”吴尔古代小心翼翼地将宝石放回到盒子里。
    “怎么能不急,你得急啊!”莽古济说道,“你忘了我上次跟你说的事情了?”
    “豪格那个事情不是搪塞过去了吗?”吴尔古代耸耸肩。
    “这种事情能搪塞第一次,但第二次要怎么办?”莽古济紧紧地皱着眉头。
    阿敏带着大军来到宽甸之前不久。莽古济带着礼物上门探望黄台吉的继福晋,也就是在三月中旬再次生产,为黄台吉诞下一女的乌拉那拉氏。两个女人唠了一会儿家常之后,乌拉那拉氏突然提出想要让他的儿子,也就是黄台吉的长子豪格娶吴尔古代的长女苔丝娜为妻。当时,黄台吉本人并不在场,但莽古济还是立刻就反应过来,这个事情一定是他那个八弟提出的。
    莽古济如此笃定,是因为乌拉那拉氏向来软弱。在万历四十一年乌拉部覆灭之后,这位继福晋更是深居简出、少言寡语。更何况,豪格生于万历三十七年,如今才十二岁。这么急着定亲,显然有政治因素在里边儿。莽古济用脚指头想都能知道,黄台吉这是想通过这桩儿女婚事拉拢哈达旧部,进而给自己争夺汗位增加筹码。
    可莽古济连大金国的车子都不想坐了,就更不想将自家人绑上黄台吉的战车了。不过明着拒绝,和黄台吉撕破脸,对他们一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于是莽古济也就只能以豪格年岁尚小为由,提出以后再议。
    吴尔古代怔了一会儿。“还先吃饭吧。”
    “吃吃吃,就知道吃,我问你话呢!”莽古济不接受话题转移。
    “你再问我话,也得先吃饭啊。没看孩子们都饿了吗。”吴尔古代白了莽古济一眼。“再说了,吃了饭我还得出去呢。”
    “天都快黑了你还要去哪儿?”因为仆人没跟进来,所以莽古济就亲自上手给丈夫盛饭。两个女儿见状,也主动上去帮母亲的忙。
    他们一家今天的晚饭是“包儿饭”,也就是一种以鹿、羊、牛、狗等畜肉为主要食材的油炒饭。之所以叫“包儿饭”,是因为这种炒饭通常用生的大莴苣叶子裹着吃。
    “二贝勒叫我。”吴尔古代在软垫上坐了下来。
    “什么事?”莽古济一凛,手上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当然是公事,你不会以为汉人商贩只卖了布匹和过来吧?”吴尔古代很刻意地看了看帐篷的入口,又点了点自己的耳朵。“而且等我见了二贝勒,说不定苔丝娜的事情也就不必烦心了。”
    莽古济明白了,眉头也皱得更深了。“苔丝娜的事情若不必烦了,就得烦额森德里的事情了。”两人唯一的儿子额森德里并没有跟着他俩一起来宽甸,而是被努尔哈赤给带去了萨尔浒城。
    “要烦你自个儿慢慢烦吧,我得先吃饭了。”吴尔古代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然后笑着从大女儿的手里接过了“包儿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