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房产买卖(续)
“嚯!”俞廷华眼神一亮,这口气不是一般的大,但他就喜欢口气大的客人。
俞廷华赶紧拿回册子,几下就翻到了最值钱的一间。缓慢说道:“郑养性,客官您知道吧?这是他家的宅子,占地大,气派又豪华,地段还好,就在大时庸雍坊。紧邻着西长安街,去哪儿都方便。”
“几进院?”迪尼什·若昂茫然地点了点头,他不知道郑养性是谁,但听懂了后面的描述。
俞廷华说道:“说几进院已经不足以描述这间大宅了。这是院内有院,院外有园,院园相通,亭台楼榭,一应俱全的大四合院。郑家人经营了几十年,数度扩建翻修,可谓豪奢至极。”
当初抄家的时候,崔文升为了把郑养性往死里踩,以展现自己的忠诚,给这间宅院的评价是,“俨然王府”。不过这间府邸大归大,却并未在形制上逾越禁忌,无论是屋顶的样式还是梁柱的用料都没有到“王府”这种级别。俞廷华也不可能用这样的形容来向客人介绍。在北京,俨然王府的宅子,谁敢住啊。活得不耐烦了差不多。
“大四合院,”什么院园,园院的。迪尼什·若昂感觉自己在听绕口令。“到底,有多大啊?”
俞廷华想了想,比画道:“这么说吧,您把九个标准的三进四合院,按九宫格的样式放在一起差不多就是它了。”
“这也太大了!住不了,住不了的。”迪尼什·若昂摇头道。
“住几口人啊?”多说无益,俞廷华继续翻阅册子。
“现在,至少要五个,单独房间。护院还要住,得大一点,但不要像先前那个。”迪尼什·若昂回答说。
“那您看看这间。”俞廷华翻到单价第二,不过占地面积和售价都远低于郑家大院的房产。“标准的三进四合院,致仕户部尚书,李太子太保汝华的宅邸,就在南薰坊。”
“户部尚书,李汝华?”迪尼什·若昂一惊。
“对,就是他老人家的旧邸。”俞廷华点点头。
“李尚书怎么了?”莱恩·霍布斯有些忐忑。
汤若望得官之后,曾带着他们去户部拜访李汝华询问通商的事情。当时李汝华给他们答复是:户部已经收到了来自皇帝陛下的命令,正在起草管理细则。具体的政策将在三卫整合完毕之后再行公布。在此期间,户部会派人和与商人代表们洽谈关税税率、港口泊位的租赁以及雇佣本地工人等诸多事宜。当时,五名商人代表还很是兴奋了一阵,就等着户部官员上门了。可好等一阵之后,来的竟然砸门的锦衣卫。
“没怎么啊,就是乞骸骨致仕了。”俞廷华回答道。
“能请您说的再简单些吗?”迪尼什·若昂请求道。
“人老了,干不动了,回家颐养天年了。”俞廷华摇头笑问道:“您明白了吗?”
迪尼什·若昂点点头,又问道:“那,新尚书,是哪位大人?”
“这是大事,要圣上下旨会推的,我哪儿能知道啊。”俞廷华眼睛一转,又补了一句。“支行长说不定知道。”
“我能见见吗?那位支行长。”迪尼什·若昂掏出差不多一两银子,递给俞廷华。“劳您引荐一下。”
俞廷华眼眉一挑。显然是心动了,但到底没接。“我行规定,只有能进贵宾室的贵客,能求见行长。”
迪尼什·若昂赶紧问道。“要怎么,成贵客?”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家“银行”的来头很不简单。不仅能搞到高级的房源,还能知道帝国内部的人事变动信息。
“流水得超过一千两。”俞廷华回答道。
莱恩·霍布斯愕然。“要一千两银子!?”就算对财大气粗的代表团来说,这个见面费也太贵了。
“开户存银兑票也行。”俞廷华没理解到莱恩·霍布斯的意思,但还是主动解释道:“也就是把现银存在本行,换取银票。钱还是您的。”
迪尼什·若昂说道:“我没有,一千两,现银。现在。”两人就是出来租房子,正西坊那间能住下上百人的三进四合院,一年的租金也就几十两银子,既然用不上,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带上千两现银出来。
“但可以有。”迪尼什·若昂又补充道。
俞廷华不再多问了,他侧头看向那个将两人带过来的伙计,喊道:“带客人进茶室!”说罢,他便转头离开柜房,上楼找新行长了。
————————
惠进皋升职之后,被调到正阳门支行做支行长的,是一个叫高时明的中年宦官。高时明于万历十一年进宫,是司礼监的老人,这辈子的大半时间都在司礼监的象牙塔,也就是内书堂里混日子。
他年轻时在内书堂读书,结业之后,又在内书堂教书。二十年干下来,也混到了内书堂二把手的位置。如果不是天崩地裂,日月更新,王安靠着从龙之功一步登天,顺带提了一批干儿子上位。高时明还是很有可能按部就班地升到司礼监提督太监这个位置上的。
可是,对高时明来说,没升到那个位置也不见得完全就是坏事。如果高时明早早地就当上了司礼监提督太监,指不定去年九月的时候,他就得提前回家闲住,给曹化淳让位。
银行总行算是司礼监直辖的下级衙门,所以由从内书堂改任银行算是平调,或者说由教职改实职,但外放到支行就算是降调了,而且还是大大的降调。
改制之前,高时明挂的是从四品的少监衔,改制之后,内书堂掌司虽然被腰斩为了局副,但再怎么也比支行长的司正高,若是平调,应该是个分行长。而且内廷现在统一实行“职差相当”的政策,不能像之前那样,高职低差,由局副到司正就得降衔降俸。不过,高时明是自己报名降调的。
高时明是一个有追求的宦官,他觉得自己再在内书堂按部就班地干下去,就只能按部就班地等着老死了。他不想就这么死去。银行衙门的成立是一个机会,这是一个新的机构,空缺多如牛毛。光说顶层就还有总理太监以及左右理事少监三个缺。高时明看着惠进皋升迁眼馋,想趁着还干得动,拼一把。于是就在遴选新任支行长的时候报了名。
有他这么一个搅浑水的,遴选就没有什么悬念了。高时明明断而有识略,写得一手好字,又是高位低就,一下子就把其他候选人给挤下去了。
“二位久等了。”高时明进入茶室的时候,茶水点心已经摆好了。迪尼什·若昂和莱恩·霍布斯赶忙起身行礼。“见过高行长。”
“二位请坐,不必多礼。”高时明快步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并将俞廷华交给他的资产册翻开。“听说二位看中了李户部的旧宅?”
“我们,想问”莱恩·霍布斯立刻就想要切入正题,但迪尼什·若昂却拉住了他。“是的。我们,想请您,仔细介绍,李尚书的宅邸。”
高时明点点头,慢慢地说道:“这是一处位于南薰坊蕙风巷的三进四合院。比紧凑型的普通三进四合院要大一些,完全能满足二位的需求。而且这间四合院有独立的马厩和两间专门的书房。仆人的房屋也不少,至少能住五户。唯一的问题是,贵。”
“有多贵?”迪尼什·若昂听得连连点头。尽管他们还没有完全熟悉京城三十六坊的相对位置,但南薰坊、大时雍坊、正西坊这些地方他们还是很熟悉的。
“如果论卖价,就像这册子上写的一样,”高时明指着册上的价格,说道:“是五千三百六十四两。加上契税,一共得支出五千五百四十二两八钱。”
总行给这间房屋定的底价是四千两整,多出的部分是支行自己加的。总行规定,超出底价的收益,将作为额外业绩计入职员的考核,而且额外收益的一部分还会作为奖励,按一定的规则发放给达成交易的支行。
“这么贵!”迪尼什·若昂一惊,说道:“香山澳,整座城的地租银,才五百一十五两银子,每年。这笔钱,能租十年了。”
高时明笑道:“呵呵,您真是说笑了。物以稀贵,您去那些一年两旱三涝的地方买一亩田也要不了几个银子啊。南薰坊、大时雍坊、昭回靖恭坊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住的都是达官显贵,往往是有价无市。若不是李户部新近致仕,也不会腾这么一处房产出来。您可以自去其他牙行打听打听,看看除了这处房产,南薰坊还有没有其他的空房。”
“若是租呢?”迪尼什·若昂问道。
“租的话,是每年四百五十两。月付要贵一些,每月四十两。”高时明仍旧笑着。
“能便宜点吗?”迪尼什·若昂问道。
“这是上面给的定价。如果要改价,我向上得申请,今天没法给您答案。”高时明拖长尾音问道:“您能接受的价格是?”
“三千五百两。”迪尼什·若昂说道。
“哈哈哈。您真是太会开玩笑了。”高时明大笑道。“如果是这种报价,我现在就拒绝您。报上去我会挨骂的。”
“那您能接受多少?”迪尼什·若昂喝了一口茶。他不是品茶的行家,但就直觉来说,这茶的味道相当不错。
“少于五千两,报不上去。”高时明拿起随茶的糕点,吃下后说道:“当然也不一定非要卖,如果诸位只是短期驻留,也可以租嘛。”
“如果,天津港开放。我们希望,在京师,也有常驻地方。”迪尼什·若昂说道。
高时明饮下一口茶,问道:“二位是住在正西坊的欧罗巴商人吧?”
迪尼什·若昂微眯起眼睛。“高行长,如何知道?”
“京师地面上,还有谁不知道这桩案子呢。”高时明放下茶盏,看向迪尼什·若昂。“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二位早先应该在别的牙行那里吃过闭门羹了。”
迪尼什·若昂脸色微变。“您怎么知道?”
“天雷酝于九天,又有谁敢冒着被雷劈的风险,做您的生意呢。”高时明说道。
“那您,怎么敢?”迪尼什·若昂的心跳开始加速。
“呵呵。”高时明解下挂在腰间的牌子,放到迪尼什·若昂的面前。“因为这个。”
迪尼什·若昂拾起牌子一看,脸色骤然变了。“您是一位公公?”
“不然我又如何会做您的生意呢。”高时明笑着说:“他们不知道事情已经查清了,害怕因为做了你们的生意而受到牵连。但我很清楚,诸位都是本分老实的生意人,和那桩逆案没有关系。既然和逆案没有关系,那就在商言商咯。”
迪尼什·若昂大喜,赶忙拉着莱恩·霍布斯起身行礼。“多谢公公,您的话,是我这些天听的,最美妙的,最动人的话。”
“圣明烛照。自不会冤枉好人。”高时明指了指被迪尼什·若昂捏在手里的腰牌。“把牌子还我吧。”
“是,是。”迪尼什·若昂赶忙照做。
“二位请坐。”高时明低头翻阅资产册,一副好东西不愁卖的口气。“如果二位想在京师置业,又觉得李户部的旧宅太贵,我也可以向您推荐便宜的房产。同样是三进四合院,一跨出南薰坊,价钱至少对半砍。澄清坊、保大坊、照明坊也有不错的宅子。诸位又没有官身,不用上朝,选这些地方也合算。”
“不必了。”在莱恩·霍布斯略带惊讶的目光中,迪尼什·若昂说道:“我们,就要这里。”
“那行。”高时明还是那副公事公办的唬人样子。“我今天就向上面提交申请。您耐心等待就是,上面给了答复,不管成不成,我都登门通知您。”
“好。多谢。”迪尼什·若昂拱手道谢,接着顺势道:“能请教问题吗?”
“如果我知道的话。”高时明颔首。
迪尼什·若昂愣了一下才明白,高时明这是同意了。于是问道:“新户部尚书,选了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