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0章 人头买卖与渔翁之利
    第370章 人头买卖与渔翁之利
    “这”阿穆岱鸿台吉哑了。他没想到大明皇帝竟然知道了使者康喀尔拜虎被努尔哈赤杀了事情。他们明明已经把这个消息给压下来了才对。
    “哼。”朱常洛侧躺下来,半倚在扶手上,摆出一副游刃有余的姿态。“我大明给察哈尔部岁赏的前提,是你部出兵攻打逆贼。现在你部寸功未立,违约在先。我大明断了这岁赏也毫不为过吧?”等李可灼把前面的话译完,阿穆岱鸿台吉的脸上出现惊讶乃至恐惧的神色。朱常洛才转折道:“但岁赏既是父皇旧政,朕亦不会贸然废弃,今年先减半吧。”
    阿穆岱鸿台吉的头上已然布满冷汗了,他伸手抹了一把,在继续争取岁赏的同时,尝试把话题从刚才的问题上移开。“皇帝陛下。去年秋冬两季,雪灾冻灾屡侵我汗国,人畜冻死无算,今年必是一大荒之年。就指着岁赏买粮度日,苟延残喘。若岁赏骤减,无大明粟米输入,生灵冻饿受死,恐有伤陛下天德啊。”
    阿穆岱鸿台吉说的结结巴巴,但李可灼却翻译得很好。
    朱常洛脸上的戏谑之色似乎稍微少了一些,他故作疑惑的问:“你们用这笔银子买了很多的粟米吗?”
    “是的!是的!”阿穆岱鸿台吉连连点头道。“九月之前,主要还是买盐茶、铁锅、布绸、陶瓷等物,但自八月遭灾以来,大部分的赏银就都用来买粮了。”
    “哦?”朱常洛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词,他的表情微变,但旋即又恢复正常。朱常洛看向王安,问道:“有这回事?”
    “回主子,确实有的。”王安配合着应道。“辽东巡抚署曾上过一份关于贡市的提报。”
    “辽东巡抚署的提报?朕怎么记得巡抚署的提报,是为提请收留蒙古的难民啊?”朱常洛反问道。“既然他们拿着岁赏买了米,怎么还有这么多人跑到我大明的城堡下来乞食呢?”
    这回,王安没有接话,只默默地睨了李可灼一眼。李可灼对这场会面的性质已然有了些领悟,会意地翻译了对话。
    阿穆岱鸿台吉听到翻译后,先拜谢道:“天朝圣仁至德,阿穆岱铭谢大明皇帝圣恩。”接着,他又道:“皇帝陛下。即使我汗国从广宁买了米,但仍然缺粮少食至极,能有如今的局面,已经是尽力维持了。如果大明在此时减少岁赏,我汗国恐怕更难约束小邦部众,到时候灾民乃至劫掠之众更会增加啊。”
    “呵。”朱常洛冷笑凝视阿穆岱鸿台吉。“你这是在威胁朕?”
    尽管皇帝看起来细皮嫩肉,不似勇武之人。但皇帝的凝视还是阿穆岱鸿台吉凛然一缩。这感觉就像一只雄鹰正注视自己的猎物。听了翻译后,他赶忙起立行礼道:“阿穆岱不敢!只是陈述事实而已,我汗国确实深蒙大灾啊。”
    “有灾民就接纳,有劫掠就镇压。”朱常洛毫不留情说道:“就算再多一倍的难民,我大明朝也能接受。难民多了,辽东的各镇城还能再多添置几道防御工事。不要想着拿这种事情当筹码跟我大明谈判!”
    阿穆岱鸿台吉从皇帝的语气里听出了怒意。不等李可灼翻译,就主动跪了下来。
    皇帝的态度似乎因为他的低姿态而缓和些。只听李可灼翻译道:“皇上不会像你们这样言而无信。去年最后的岁赏还按先皇的成例来发。今年的岁赏减半。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总之,岁赏能白拿,你们得拿东西来换。”
    “我汗国若是出了兵,就能拿到与去年相同的岁赏吗?”阿穆岱鸿台吉赶忙道。
    “你们先出了兵再说吧。”朱常洛摆手:“要是没别的事情,你就可以先退下去了。”
    阿穆岱鸿台吉还是不走,他拧着眉头,像是做出了什么决定。“我汗国可斩奴贼使节首级以献大明。”
    “哦?”朱常洛似乎来了兴趣。“说说。”
    “皇帝陛下可能还不知道。努尔哈赤斩我汗国使节之后,立刻就派了使节硕色乌巴什来我国谢罪,称其为误杀。我呼图克图汗念其言辞谦恭,故而容留。”阿穆岱鸿台吉集中精力观察皇帝的表情,字斟句酌地说道:“如今看来,该使节所谓不攻大明的保证,不过只是缓兵之计,为的就是拖住我汗国,使我汗国失信于大明,实在可恶。阿穆岱这就回去禀明大汗。请大汗斩了这奴使的首级献给您。”
    “原来你们不出兵是因为被骗了?”朱常洛轻轻一笑。
    “是!”阿穆岱鸿台吉也跟着笑。
    朱常洛突然收敛了笑容。“也就是说,这人还活着?”
    “斩了就是!”阿穆岱鸿台吉肃然道。
    “既然如此,那就在四月之前把贼使的首级和信物送去广宁吧。”朱常洛袖袍一抖,伸出右手,比出四根手指。“只要在那之前送到,今年的岁赏就还是四万两。”
    “多谢皇帝陛下。”阿穆岱鸿台吉郑重点头。
    在他的注视下,皇帝的大拇指也弹了出来。“朝廷给官军开出的赏格,是每个奴贼的首级五十两银子。这个赏格也可以开给你们。”
    “真的?”阿穆岱鸿台吉眼神一亮。
    “你以为在你面前坐着的人是谁?”朱常洛嘴角微翘无声一笑。“还是广宁,只要你们在开市的时候,把奴贼的脑袋送去广宁,就能从官府的手上换到五十两银子。”
    “多谢皇帝陛下。”阿穆岱鸿台吉竟向皇帝行了一个不蒙不汉的磕头礼。
    “朕事先提醒你一句。大明有一套勘验首级的成例。之后,负责这个事情的官员会把细则告诉你。”朱常洛说道:“大家都是老交情了,彼此长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官府只收女真贼人的脑袋。别想着拿自家老百姓的人头来换大明的银子。”
    “是。”阿穆岱鸿台吉只得讪笑回应。
    “魏朝。”朱常洛转过头。
    “奴婢在。”魏朝快步移动到皇帝的侧前方,摆出候旨的姿态。
    “送外使和诸卿出宫。”朱常洛下令道。
    “是。”
    ————————
    接见结束了,阿穆岱鸿台吉和陪同的文官们在魏朝的引导下离开了养心殿。又过了一会儿,朱常洛也站了起来。“父皇。”父皇一动,朱由校立刻就跟了上去。
    “玩儿去吧。没事儿了。”
    “儿臣有问题想要请教父皇。”朱由校亦步亦趋地跟在父皇的身后。
    “边走边说吧。”朱常洛颔首。“朕还得回南书房处理下午的奏疏呢。”
    “是。”朱由校沉默着地组织了一下思路,待绕过养心殿和养心门之间的木影壁,他才开口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个阿穆岱鸿台吉说谎了。”
    “哦?”朱常洛转头看向朱由校。“他哪里说谎了?”
    “儿臣觉得,他们的手上根本就没有硕色乌巴什这么一个所谓的奴贼使节。”朱由校说道。
    “你为什么会这么想?”朱常洛收回视线,抬腿跨过养心门的门槛。
    “奴贼误杀了鞑靼人的使节,再派人谢罪。这是有可能的。”朱由校说道:“但这个阿穆岱随后又说,奴贼的使节用缓兵之计拖住了他们,所以才不出兵,使他们失信于我大明。但哪有这么缓兵的,奴贼若是真想要缓他兵,又怎么会先杀他使节。他这分明就是临时编了谎言欺诈父皇,就是想让我大明继续给他相应的岁赏罢了。”
    “你说的对。他确实是在说谎。”朱常洛点点头,向朱由校投出一个带有欣赏与鼓励的眼神。“但确实有硕色乌巴什这么一个人。只是他并不是奴酋努尔哈赤听信谗言误杀了察哈尔的使节之后才派去谢罪的。这个硕色乌巴什本来就是奴酋派去回复林丹巴图尔的使节。努尔哈赤派使节回复林丹巴图尔,是想与察哈尔部结盟,一同对付大明。他们根本就不是中了什么缓兵之计。”
    “既然父皇什么都知道,那您为何不当场揭穿他呢?”朱由校和父皇一起跨过养心殿院落的右偏门遵义门,朝着近在咫尺的月华门走去。
    “没必要。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够了。”朱常洛说道。
    “想要的东西”朱由校问道:“是奴使的人头吗?”
    “那东西有什么用。当摆件吗?”朱常洛踏进月华门,值门的宦官立刻跪下向他行礼。
    “摆件.还是算了吧。”朱由校也算是搞艺术的,想象力相当丰富。
    “就象征意义来说,朕确实想要奴使的人头。”朱常洛笑道:“林丹巴图尔忍着憋屈,不杀努尔哈赤的使节,无非是为了维持一个暧昧的态度。朕要的是敲碎他俩之间暧昧,不是以此为由和他讨价还价。”
    朱由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正欲再问,却又听父皇说道:“而且有时候话太多了也不好。”说着,朱常洛看向王安。“去信让杨涟好好儿查查,看谁在广宁倒腾铁锅给蒙古人。查实了直接抓起来扭送北京交法司按律治重罪。”
    明朝对蒙古草原长期实行以长城为基础的贸易封锁,所有输入草原的东西都要受到最严格审查。铜铁硝磺这类军用物资全在禁运之列。
    即使后来俺答封贡,并开放多处马市。允许贩去草原的物资也不过是以丝绸布匹、粮食茶盐为主的民用物资。蒙古想获得铜铁,要么靠抢,要么靠私市。
    但私市的贸易量是远远无法满足整个草原的需求的,两百多年的贸易禁运下来,直接让蒙古人的文明等级大大地倒退了,有时,冒险南下劫掠的蒙古兵甚至只能使用骨箭作战。而且大明禁售铁器,不仅封锁了蒙古各部的军品来源,还带来了一系列附带问题,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铁锅的缺乏。对铁的禁运,一度导致铁锅成了顶级的奢侈品,只有阿穆岱鸿台吉这样的大贵族才有得用,而且用破了都不舍得丢。
    史载:“铁锅为虏中炊煮之日用,每次攻城陷堡,先行搜掠,以得锅为奇货”,“生锅破坏,百计补漏用之,不得已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此各边通丁所具知也”。
    万历四十五年,大明照俺答封贡故事,开放了对察哈尔部的贸易窗口。但仍然实行“军事物资禁运”,察哈尔部想要获得铁锅只能通过走私。
    “是。”王安应道。
    ————————
    说话间,一行人已经来到了南书房。留守在此的刘若愚见朱由校也跟了过来,于是就在行礼之后,给朱由校端来了一个带垫的木墩子。刘若愚本想把凳子放在御案正前方,可他还没来得及放下,王安便向他伸出了手。“我来吧。”
    刘若愚愣了一下。“是。”
    王安接过凳子,直接将之放到了龙椅的侧面。“小爷。请坐。”
    朱由校笑道:“王掌印客气了。”
    “小爷真是折煞奴婢了。”王安赶忙作揖。
    坐下后,朱由校又小心地朝靠近父皇的方向挪了挪。“父皇,儿臣不解。既然努尔哈赤想要与察哈尔部结盟,那他为什么又要杀掉察哈尔大汗派去的使节呢?”
    “问的好!”朱常洛击掌道:“因为奴贼和察哈尔部之间,还隔着一个内喀尔喀部。”
    “内喀尔喀部.”
    “炒五大营。”
    “这俩是一个东西?”朱由校从兵部尚书崔景荣那里听过“炒五大营”这个名词。
    “是。”朱常洛觉得是该统一一下名称了。
    “那这事情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朱常洛拿起笔,又抽过一张白纸。他一边挥毫,一边说:“内喀尔喀部夹在奴贼和察哈尔部之间。他俩一旦结盟,内喀尔喀部就有可能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努尔哈赤之所以会杀掉察哈尔大汗林丹巴图尔派去奴部的使节,康喀尔拜虎,就是因为内喀尔喀部在那之前,向努尔哈赤散布了,其使节硕色乌巴什被察哈尔部杀掉了的谣言。而其根本目的,就是想要让奴贼与察哈尔部彻底对立,以避免腹背受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