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立黄台吉?不可!
努尔哈赤怔了一会儿,接着突然笑了。“所以你还是瞩意代善?”
额亦都拧着眉头,没有跟着笑。他非常严肃地说:“我是确实瞩意大贝勒,但那归根结蒂是因为大汗瞩意大贝勒,欲以大贝勒克承大统。”额亦都的脑袋上已经布满了一层细密的汗水,他伸手用衣袍拭去,接着说:
“如果大汗以储位问我,则我只知大贝勒而不知其他人。如果大汗心中另有其他人选,我自当听从汗命尽力辅佐。”说到这儿,额亦都顿了一下,看向努尔哈赤的眼神里也多了好多遗憾与不舍的神采。那眼神仿佛已经知道“就是不知道,我这老迈溃病之身,还能随护大汗多少日子呢。”
“有一天是一天吧。”努尔哈赤看着额亦都伤悲的神采,自己的心情也变得低沉了起来。
去年三月,努尔哈赤为吞并叶赫一事评功授爵,授予瓜尔佳·费英东世袭三等总兵官,但授爵未久,费英东便因旧伤复发,病死家中。努尔哈赤闻事大恸,亲自为他守灵。现在见额亦都神色苍然,满脸倦态,努尔哈赤立刻就联系想到了费英东临故时的样子。
这次出兵,努尔哈赤没有继续让额亦都担任左翼总兵官,而是让黄台吉来担任。最重要的原因,倒不是因为那些流言而不信任额亦都,而是因为额亦都自己坚决推辞,说自己老迈不堪任,怕坏了大汗的千秋大计。
尽管额亦都不援救莽古尔泰的事情让努尔哈赤有些怨怒,金国这边也把莽古尔泰以百敌万,大败明军当作极正面的例子来宣传。但努尔哈赤自己很清楚,莽古尔泰那就是轻敌冒进。
现在看李秉诚一天之内两次挫败积布克达,给金军造成了两百余人的伤亡。努尔哈赤甚至觉得,当时李秉诚若能及时反应过来,说不定直接就把莽古尔泰给阵斩了。要不是那个满是阴谋论的传言,努尔哈赤甚至都不会太生额亦都的气,他还想着随便找个戴罪立功的由头,把那个褫夺的牛录还给额亦都。
气氛就此沉默了下来。努尔哈赤缓缓地咀嚼着嘴里羊肉,久久没有将之咽下,仿佛那是一个值得细嚼慢咽的珍馐。
————————
打破沉寂的是汗帐外的异响,在安营扎寨的无序杂音中,努尔哈赤听见了马踏黑泥的声音。
来者是四贝勒黄台吉,他完成了努尔哈赤交给他的任务,是过来通禀汇报的。
黄台吉在拴马柱前下马,将马缰绳扔给伺候拴马柱的奴仆,接着走到在汗帐外值守的侍卫面前站定,对他们说道:“大汗在帐中吗?”
“在的。”领班侍卫应道。
“我来交差。烦请通禀一下吧。”黄台吉说道。
“请四贝勒容谅,大汗现在不见任何人,您不妨在此稍等一会儿。”领班侍卫一脸歉然地说道。
黄台吉心下生疑,但他只道:“那好,我就在这儿等。”
听声音,努尔哈赤知道是老八黄台吉来了。但努尔哈赤没有让他进来,而是压低声音问额亦都道:“你觉得黄台吉怎么样,他能否克承大位?”
最近一段时间,跳得最凶的人是莽古尔泰,但努尔哈赤从没想过把大位交给他来坐。
“.”额亦都愣了好一会儿,还是那套说辞。“如果大汗中意四贝勒,那我自当竭力辅佐四贝勒。”
“你先别管我中意不中意,我要听你对他的看法。”为防止额亦都再把皮球踢回来,努尔哈赤提前说道:“别跟我说什么不了解,接触少这样的废话。我不信你连最基本的识人之明都没了。”
额亦都想了好久,才回答道:“四贝勒天资颖颖。但尚且未有如大贝勒那样的功绩,如果大汗现在就选立四贝勒为储,恐众论不平。到时候,诸子蠢蠢欲动,恐怕我大金将大乱不止啊。”
额亦都这番话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直到目前,大贝勒代善可谓是居功至伟,万历三十五年,时年二十四岁的代善就因战功被努尔哈赤封为“古英巴图鲁”。大金建国之后的每一场仗,代善也都有参与。在萨尔浒之役中,代善甚至可以说是卓耀众人。
相比起来,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四贝勒黄台吉,就没什么可说的了。他和代善根本不在一个位面上,代善是仅次于努尔哈赤的大领导。而黄台吉顶多算个执行层面的小领导。只要大领导的战略不出错,小领导执行得再好也只是按人家的规划在做。代善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大领导,不错的有些过头了。
努尔哈赤一共十六个儿子,除了被处死的老大储英,其他全活着。让黄台吉这么一个目前看来平平无奇,与其他诸子无甚大异的老八上储位,其他人不往死里内斗才真是见鬼了。
“说得也是。”即使不问额亦都,努尔哈赤也能想见这个道理。但对努尔哈赤来说,代善有大功而无大过本身就是问题。“那”努尔哈赤的心里酝酿出了一个应对之策,他本能地想要咨询额亦都的意见。可转念一想,他还是把话给咽了下去。“算了,就这样了。你还是好好休养吧。”
“谢大汗。”额亦都长松了一口气。额亦都是努尔哈赤四十年的旧友。他能感到,自己大限将至了,不想因为这个事情而在人生的最后时日,把这一切毁掉。
“四贝勒!”努尔哈赤提高声量,唤道:“你进来吧!”
“那我就告辞了。”额亦都的脑子有些昏沉,但仍起身告辞。
“不。”努尔哈赤拉住了额亦都,并道:“今晚你就在我这儿歇吧。我想和你多待一会儿。”
“是。”额亦都欣然一笑。他又想起了那些和努尔哈赤彻夜长谈的日子。
————————
黄台吉走进汗帐,首先看见的是摆在大帐中央的火盆以及放在旁边加热的羊肉。黄台吉绕开火盆,来到努尔哈赤的面前,跪叩道:“叩见大汗。”
“你站着说话吧。”努尔哈赤摆手道。
“谢大汗。”黄台吉起身,正好见额亦都向他行礼。“见过四贝勒。”
“巴图鲁不必多礼。”黄台吉还礼。
黄台吉没有立刻说正事,而是道:“汗阿玛,羊腿肉凉了。”这个天气,热的肉是有白汽氤氲的。
努尔哈赤一下子就感动了。“那你给我热一下吧。还有额亦都的。”
细致入微地关心努尔哈赤,这是代善做不到的。
“是。”黄台吉从努尔哈赤的面前拿起装羊腿的盘子。接着又转身看向额亦都。额亦都想用实际行动表示拒绝,也就是自己把羊腿拿到火盆前加热。可他的腿部刚发力,还没能支撑他整个人站起来,眼前便突然一黑。当他堪堪稳住身形,装作若无其事地挪身子的时候,盘子已经被黄台吉给拿走了。额亦都也就只能谢道:“那我就腆着老脸,沾一下大汗的光了。”
“哪有什么沾不沾光的。”努尔哈赤注意到了额亦都的异样,心怀感伤地抚了抚他的后背。
“是啊都是一家人,巴图鲁何必如此客气。”黄台吉微笑着附和道。
因为额亦都尚了努尔哈赤的女儿,黄台吉异母妹穆库什,所以额亦都算是黄台吉的妹夫。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额亦都身体不舒服,脸色看上去也不太好。
黄台吉先将羊腿肉放到火上加热,又用小刀分别割下两块满是油盐的肥肉放在盘子里,分别呈给努尔哈赤和额亦都。“汗阿玛,巴图鲁。请。”
“给你自己也割一块儿吧。”努尔哈赤说。
“谢汗阿玛赏食。”黄台吉叩首谢恩。
黄台吉给自己选了一根没什么油水的羊肋排,割完之后他只吃了一小块,便禀告道:“汗阿玛。遗骸已经收回来了。”久战之人不讳死亡,莽古尔泰甚至会在吃饭的时候聊起敌人的死状聊作助兴。
“积布克达的尸体找到了吗?”努尔哈赤一口下去,吃得自己满嘴都是油。
“积布克达死了?”额亦都一惊,不由得插话问道。
“说是在奉集城下,让明军的火炮给打死了。”努尔哈赤说道。
“唉!怎么会这样。”额亦都眼神一黯。他还是很欣赏积布克达这员虎将的。“真是可惜啊。”
“这都是我的责任。”黄台吉说道:“要是这次出征也由巴图鲁总领左翼,或许积布克达就不会冒进生死了。”
“话哪能这么说。”额亦都摇头道:“积布克达作战勇猛,好为人先,但他的脑子容易发热。能战死沙场,也算是死得其所。”
“别说这些了。”努尔哈赤听见“冒进”这个词就烦。出征之前他就说,各部在试探明军虚实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但还是有人不听。
努尔哈赤止住关于责任的讨论,仍旧问:“遗骸找到了吗?”
“回汗阿玛.”黄台吉摆出歉然的神色说道:“.只能说不知道。”
“呵!你又不知道了。”努尔哈赤下意识地看了额亦都一眼。“说说清楚,你为什么不知道了?”
黄台吉心中顿时生疑,他很想知道额亦都和父汗到底说了什么,但他忍住了。黄台吉既没有多问,也没多没看,只回答说:“我们过去收敛的尸体时候,见数十明军在那儿冒险收割人头,就射箭驱逐了他们,但楯车兵最后只收回来五十六具遗骸,其中还包括没有首级的。显然有一小部分已经被明军收拾走了。而收回来,有头,且脸部完整的遗骸里,没见到积布克达。”
“一个活着的都没有。”努尔哈赤吃肉的速度慢了些。
“没有。”黄台吉摇摇头。
因为战场是在奉集近郊,所以左翼骑兵大部撤退后,李秉诚立刻就派了一司五百骑出城。
这五百骑的首要任务是收敛友军伤员以及战死者的遗骸,其次是俘虏敌军的伤员,再次才是收集有用的首级。
所谓有用的首级就是能报功的首级,有些倒霉蛋被炮弹或是锤头砸中了面门,整一个面目全非,这就属于没法报功的废物人头。明军都懒得收。
要不是努尔哈赤及时命令黄台吉回去收殓尸体。恐怕带回来的就只有被打烂了脑袋的尸体了。
努尔哈赤继续吃肉,也不责怪黄台吉,大金在统一女真时不以人头记功,伐明时打顺风仗又打习惯了,没这个意识很正常。现在发现这个问题,以后晓谕全军多加注意就是了。
努尔哈赤一边吃一边给事情定性:“参将积布克达于奉集堡被擒,后不屈被杀。因其战功,仍封其幼子为参将,并封其兄积思哈为游击,令其代管积布克达所管之五牛录,直到其幼子成年。你记下来,回萨尔浒城之后,就按这个公布。”
黄台吉没有立刻应是,而是说道:“汗阿玛,积布克达属镶白旗下,这个恩典当由旗主杜度代为宣布才对。若派我去宣布,那就是越俎代庖了。”
“嗯。你能考虑到这一点,我很欣慰。”努尔哈赤颇为欣赏地点了点头。“就这么办吧。”
————————
就在努尔哈赤召见前往阻击虎皮援军的德格类,以及岳托、硕托两兄弟的时候。辽阳援军驻地的中军帐里,辽东地方最高军事长官经略熊廷弼也在同诸将商讨虏情。
与会者除了熊廷弼,还有以山东布政参政兼按察佥事监军辽东中路高邦佐,四川援辽总兵官陈策,副总兵童仲奎,参将周敦吉,酉阳一路土兵将领冉见龙,冉天胤、冉文焕,以及石砫一路土兵将领马祥麟,秦良玉,秦邦屏,秦民屏,以及武靖营游击鲁之甲等人。
众将分次落座,熊廷弼开门见山地说道:“我刚才收到了来自奉集的情报。”熊廷弼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指头敲击桌面上的信件。“这上面说,奴贼大部已在奉集东北方向五里处扎营,或许明日就要攻城。”
我大金的历史资料既散又碎,有时还相互矛盾。尤其是涉及人物关系方面。真是难煞我等说书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