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捡到了宝贝
佛郎机的操练并不是只操练开炮。
王信带着属下摸索火药量与炮弹的配比,大周也有火器,并且不少,所以对佛郎机并不陌生,需要的是了解,还有佛郎机发射的角度和射程。
以往是凭借经验,王信让士兵们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越教越气。
一个二个跟不上进度,王信也无可奈何,十分好的脾气,也忍不住破口大骂,“你们脑袋里装的都是稻草啊,教了多少遍还是算不会。”
被骂的军士们各个不敢吭声。
鸟铳的训练倒是简单了不少,主要是操练装填速度,以及全队齐射时,减少操作鸟铳失误,以至于没有跟上速度等等。
“没有别的法子,只有一个字。”王信比以前要忙,说话快了许多:“往死里练,练成本能,哪怕在战场上惊慌失措,也本能的不出错。”
赵雍带兵经验最丰厚,如今是王信的左右手。
张灿带领骑兵,刘通带领车营。
汤平调入炮兵。
大量的哨官和队长调入鸟铳队,整个鸟铳队使用的基层军官是最多的。
光这些还不够。
除了使劲的操练,还需要不停的学习。
凯旋而归的喜悦和兴奋,乃至回京后的懒散,到逐渐的收紧,乃至拉出香河操练,犹如一夜之间变了天,整个营地水深火热起来。
“一、二、三、四。”
“一二。”
“啪啪啪。”
“立定。”
“装!”
“抬!”
“射!”
哨官在第二排喊着口号。
队长在每排的中间。
“砰砰砰。”
听到鸟铳的声音。
远处高台的棚子里,一名武官咂舌,惊叹道:“操练竟然用的实弹。”
棚子里摆放了桌子。
桌子上有茶壶和茶碗。
另外几名军官闲聊着,最中间的是朱胜功。
有名武官点头说道:“实弹能让士兵尽快适应和增加经验。”
“这道理谁能不知道,可王字营在香河的操练成本如此高,我们怎么学的来?朱舍人您怎么看?”那武官看向朱胜功。
朱胜功放下茶杯:“那也是王信的本事,又能赚钱又能练兵,你们谁要是也能如此,提督府保证一视同仁,一样的支持。”
没人接话。
为嘛要没苦硬吃。
大家躺着把钱挣了不好么。
没有人回应,朱胜功也没失望,混日子的多,想干事的少,想干事又能把事干成的人更少,朱胜功内心轻叹,想到铭公公对王信的态度,以及回去后父亲的言语,朱胜功已经明白,王信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虽然如此,朱胜功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向王信学一学。
只可惜目前没有看到。
王信忙得很,没工夫顾得上朱胜功他们,要来观摩,他也拒绝不了,不过也请了朱胜功帮忙,因为初练,向兵部申请多些时间。
“他们这么练下去,库房里的火药能坚持多久?”
“有铭公公的关照,兵仗局不敢少了他们的供应,而且那王信有钱,往兵仗局送了不少。”这事还有自家舍人的份,那武官没有多言。
众人百般聊赖,与河西小营痛苦不堪的军官截然不同。
幸亏人不是铁打的。
一月二次的拉练增加到一月四次,每个月放假十天,犹如在恶补一般。
王信也知道手下们辛苦了,所以假期不留在营里,给士兵们多些轻松的时间,等将军和他的亲卫们骑着马刚刚离开营地,整个营仿佛都松了口气。
薛宝琴来了凸碧山庄几次。
结果王信都不在,薛宝琴嘟着嘴,委屈道:“人家都要走了,大哥哥连面也不露。”
晴雯感到好笑,哄着告诉薛宝琴。
薛宝琴得知后越发无语。
到头来还是父亲的原因,父亲为大哥哥送来了火器,大哥哥带着军队操练火器,好多天没有回来了。
最后实在等不到王信,薛宝琴恋恋不舍的留下一封信,跟着父亲和哥哥回去金陵。
薛宝琴要走,府里的姐妹们都舍不得。
寡妇李纨也有些触动。
薛宝琴找父亲要了钱,在园子里办了一场离别宴,王熙凤让平儿帮忙,倒也很是热闹了一场,姑娘们人人尽心,曲终人散,人人也哭了。
第二日。
太阳已经上山,园子里却静悄悄的。
王信回到嘉荫堂,结果晴雯还在睡觉,晴雯盖着被子,就睡在外间的塌上,听到推门声吓了一跳,见是王信,坐起身迷糊糊的问道:“你怎么回来了。”
王信无语,指了指晴雯。
晴雯这才清醒些,吓得连忙又躲回了被子。
过了片刻。
晴雯还在抱怨,“要么不回来,回来也不说一声,吓了人一跳。”边说,边翻出薛宝琴留给王信的书信,王信打开一看,倒也没别的内容,无非是薛宝琴这些日子做了些什么,没见到自己不高兴等等。
有种年轻时在学校的熟悉感。
那时候流行写信。
你给我写,我给你写,倒也是美好的回忆,王信没当回事,把书信交给了晴雯,倒也没让丢掉,如常道:“你帮忙收起来吧。”
晴雯接过书信,放回了原来的匣子。
看着没事做的晴雯,王信突然灵光一闪,招手道:“晴雯。”
“什么事?”
“我教你一样本事,有没有兴趣?”
“什么本事?”小丫头充满了好奇,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王信没有直言相告,故意吊胃口,让晴雯自己上钩,“就说有没有兴趣吧。”
晴雯涉世未深,怎么会是王信的对手,果然主动应承,大眼睛里的笑容装满了期待。
于是。
王信开始教了。
“你这脑袋里装的都是稻草啊。”
“呜呜呜。”
晴雯满眼泪水。
王信也教不下去。
在教下去,两个原本好的人互相要成仇了。
晴雯生气转过头不看王信。
王信也知道刚才把人家骂狠了,可心里头气不顺,太特么气人了,都把答案告诉她了,她还能算错,人都快被气死。
两人互相不理对方。
此时。
屋外进来一人,看见屋内的事物怔了怔,然后好笑道:“这是怎么了。”
“林姑娘。”
晴雯看到了救星,委屈巴巴的哭诉,信爷如何如何。
王信听着晴雯告状,有些话想反驳,后来一想,和她一个小丫头计较什么,算了,谁让自己想偷懒的,指望教会别人,让别人给自己分担。
林姑娘劝了劝晴雯,却不理王信,走到桌子前,拿起那些草稿看了起来。
良久。
“这题莫不是算错了?”
听到林黛玉的话,王信好奇看了过去,顺着纤纤玉指,果然是晴雯写错答案的那题,王信猛然抬起头,目光热切的看向林黛玉。
怎么把她给忘记了。
红楼里谁最聪慧不敢说,但一定有林黛玉。
这么有用的脑子,浪费了可惜。
“黛玉,叔叔教你一样本事,有没有兴趣啊。”王信故技重施。
听到王信的话,晴雯回过神来,刚要开口,可是想了想,决定先忍住,要让信爷看看,并不是自己傻,那些鬼画符本来就难。
林黛玉似笑非笑,看穿了王信的心思,但却不拒绝:“叔叔有本事要交给我,黛玉求之不得。”
王信把刚才出给晴雯的题目,重新出给了林黛玉。
一边出一边向林黛玉讲解。
如抛物线方程。
结果林黛玉听完后,不但听懂了,还举一反三的列出更多问题,越学越通畅。
晴雯在旁边默默看了一会,决定还是出去准备茶水的好。
于是轻声轻脚的离开。
王信心里高兴,刚才心里堵的一肚子郁闷之气,现在有了发泄的地方,得意的向旁边说道:“都是脑子,你怎么就这么笨呢。”
结果晴雯人影子都没了。
“哪有你这般说人家的。”林黛玉掩着嘴笑,又伸手点了点王信。
王信也知道自己这些日子被气昏了头。
教人作业真是把人要逼疯了。
“我在庄子里的日子,你跟我学这些,我不在的日子,你全部整理出来,并且帮我多出几套题目,我好拿去给营里的军士去学。”
王信解释道:“最近忙得很,不光要教,还要出题目给他们练,各部也要跑,实在抽不开身了。”
林黛玉万万没想到,自己刚才还在学,过后就要当人老师了。
“只怕误人子弟。”
“我相信你,你一定没问题。”
听到这话,林黛玉也不再拒绝。
于是林黛玉每天都来,进步神速,已经学到了坐标知识,在林黛玉的帮助下,这些日子也整理出了一整套的考题和作业。
“人与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都大啊。”
王信认真的感慨。
晴雯重重的把竹篮放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一脸气鼓鼓的,“爷,事情没完了是吗。”
“我没说你。”王信连忙道歉,解释道:“我刚才说这句话的时候,想的是军营里头的那帮蠢东西。”
不解释还好,越解释越让晴雯郁闷。
晴雯红着眼出去了。
王信感到不好意思,连忙追出去,自己有些话的确不能当着人家的面说,自己惹哭了人家,当然要自己去哄。
林黛玉翻了个白眼,留在屋内认真出题。
等王信回来,林黛玉张着一双戏谑的眼睛,“我也是蠢的,才发现原来叔叔把我当白工使唤,还以为叔叔真心要教我本事呢。”
王信顿觉头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