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章 让人吃饱
    第46章 让人吃饱
    京城以前分别有京营,禁军,十二团营,锦衣卫等军队。
    京营则由京营节度使掌领,四年前取缔节度府,京城的各军也开始了改革,整编为东南西北四军,每军各三万,合计十二万营兵。
    每军又各分三路。
    左中右。
    中军是本部,左右军镇各设一总兵,一参将,六千总。
    营中一天两顿饭。
    上午一顿朝食,下午一顿哺食。
    京营军官分两种,一种是长期,一种是短期。
    长期军官有家室,每个月发放月粮,也不是每日来营地,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在营地里吃饭,回去家里吃,军官都有家室,或者家在京城。
    然后是短期的。
    短期的也分有没有雇人。
    王信没有雇人,也没有回贾府,和张灿一起去伙房吃饭。
    伙房里还有五六名军官。
    见到王信后纷纷行礼。
    这就是职位带来的好处。
    都司已经和游击算一个级别,佐击虽然比千总要高一级,在军中的话,职务其实没多少差距,现在王信是都司,理论上只有参将以上可以管他。
    反倒是跟着王信的张灿讨了不少便宜,一个小千总,还是新来的,没有什么根脚,很容易受到排挤。
    有专门的伙房,单独的伙食供应,吃的竟然不比贾府的差,甚至还要好。
    今天第三天。
    王信对军营已经熟悉了,总兵和参将都不在,游击将军也没来,明面上来看,东军左镇军营里身份最高的,竟然是王信。
    这就是军纪散漫的好处。
    自己一下子成为最大的了。
    王信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觉得不得劲,一点军队的气象也没有。
    先前还觉得东军提督朱伟很严肃,现在想来,也不过是个样子货,如果是自己带军,无论如何也不会允许有这样的情况。
    张灿见王信吃完了出门,也放下了碗筷跟出去。
    王信四处走。
    这两天下来,营里的军士们已经知道新来了个都司,没事就喜欢在营房瞎逛,看到了士兵偷懒也不责罚,是个好脾气的人,大家也就不怎么怕了。
    “都司。”
    “都司。”
    王信点点头,走了进去。
    露天的野外,伙房的旁边,近千号人吃饭。
    有人发现了王信,有人没看到。
    近处的人犹豫不决,王信一个个拍了拍肩膀,“继续吃饭。”
    王信看着士兵们吃什么。
    一锅糜子粥,一人两个糠窝窝。
    王信看了眼,没有说什么的想法,直接悄然离开。
    “回去吗?”
    张灿在身后问道。
    王信点了点头。
    王信是都司,有专门的屋舍提供。
    张灿虽然只是千总,因为新来的缘故,加上练兵的特殊,也暂安排住在王信隔壁。
    “王都司不高兴?”
    张灿故意问道。
    这两日的功夫,张灿感觉王信是个新人似的,仿佛一点不懂军中规矩,不都是如此么,搞得苦大深仇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军队有什么不对呢。
    真不晓得此人是怎么当上的都司。
    中午,参将终于来了。
    参将年近五十,名叫程宏,派人请来王信与张灿,说话很客气,“练兵是大事,提台专门吩咐过,全镇都会支持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去做。”
    张灿看向王信跃跃欲试。
    王信伸了伸手。
    张灿见王信同意,再也忍不住抢道:“镇台大人,我们已经耽误几天了,恐怕别处已经开始练兵,是否今日就开始?”
    “可以,营里的士兵,你们尽管去挑选,谁要是不放人,你来告诉本镇。”
    张灿松了口气。
    见张灿没有了问题,王信才仔细的询问,“镇台大人,全军九千人,在营不到一千,各练一营,每营四百五十人,请问该怎么练兵?”
    “一人一半嘛。”
    程宏笑道。
    王信无语,是认真的吗?
    “放心,你们练兵要人,各部不会拒绝的,反正也没什么事。”
    王信看了眼张灿。
    他竟然没有意见,还是说习惯了如此。
    这叫什么军队。
    还不如民兵呢。
    每次感觉自己习惯了,可每回还是大开眼界。
    难怪东南抗倭,各处军队都调,就是不调京营,原来不是为了担心进城安危,而是京营这个鸟样子,别说拉出去抗倭,恐怕出城才二十里就散乱了。
    程宏察觉到了一些,不以为然的看向张灿。
    “张灿。”
    “属下到。”
    “有没有问题?”
    “没有。”
    “有没有信心。”
    “有。”
    “呵呵。”
    程宏笑了两声,明显对张灿的回答很满意。
    有了张灿的话,王信也不好再说什么,自己又不是傻子,程宏看样子不是个耐烦的人。
    果然。
    不到半个时辰,王信就看到程宏坐着轿子离开。
    “我昨天就打听到了,咱们这位参将,经常两三日不来,就算来了,顶多中午时分才来衙门,然后没有事情,下午很早会离营。
    张灿在王信屋,跟在王信身后,一起看着窗外。
    王信回过头,问道:“你准备怎么练?”
    张灿摸了摸后脑勺,支支吾吾半晌。
    “你打算练家丁。”
    王信越发肯定。
    练兵无非就那几套,什么样的食材做什么样的饭,变不出更多的样来。
    张灿不懂,反问:“什么是家丁?”
    “就是亲兵。”
    “你怎么知道?”
    张灿大惊失色,仿佛自己的秘密被人看穿了。
    王信摇了摇头。
    这一套练兵法子可不好。
    只能算是个半成品,对付二三流的军队还行,遇到一流精锐军队就彻底歇菜。
    “你准备怎么练?”
    自己的秘密被人猜到了,张灿不服气的询问。
    “当然是先让士兵们吃饱肚子,成为了人,再谈练兵。”
    王信没有隐瞒。
    张灿没听明白,或者怀疑自己听到的话,与自己理解的字面意思不是一个意思。
    整个九边不都是这样做么。
    没有人能逃出去。
    “用四百五十人的口粮练三四十名亲兵,吃住一等,待遇一等,其余几百人都得争,不争的就等着饿肚子,这样的亲兵养出来才厉害。”
    张灿还是大方的说道。
    王信摇了摇头。
    这样的兵,算什么兵,还不如直接搞马穆鲁克,原历史上八旗兵也类似这一套,比当下京营这种半成品强多了。
    要么就好好对待当兵的,家国天下。
    要么就彻底激发兽性,以欲驱使。
    又不愿意让士兵兽化,也不愿意让士兵当人,总之就是半点利也不分,这种半人半鬼才是最无用的方式。
    本质上是一毛不拔。
    东南因为水道密集,交通便利,商业繁荣,经济发达,百姓多少还能维持生计,一日能保持三餐,主要问题是军心懈怠,失去尚武之风,鄙视当兵。
    京城嘛。
    问题严重多了。
    “我练兵,只练兵,不练奴隶。”
    王信讽刺道。
    张灿终于感觉到王信身上的愣头青,虽然是都司,可毕竟年轻,年轻气盛啊,张灿内心得意,会带兵的还得是他们边地出身。
    “你好像很高兴?”
    王信瞅了眼张灿,一副打着小算盘的模样。
    张灿也老实。
    “分去左镇练兵的两个佐击,他们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我没多大把握,所以超过你应该没问题,这可怪不了兄弟不够义气啊。”
    王信没什么架子,当兄弟真不错,张灿说话诚实。
    王信情不自禁托起胳膊,另一只手摸着下巴。
    为啥都觉得自己是软柿子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