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章 混沌初开
    第30章 混沌初开
    贾雨村送林黛玉去京城的时候,准备了两艘船,贾雨村坐在第二艘船上。
    林如海这次准备了一艘船。
    林如海与林黛玉,还有的林黛玉的丫鬟,随行的嫂子们乘坐马车,王信与林府的管家等骑马,一行人上午出发,离开扬州城,很快抵达运河的码头。
    码头上的一处早就腾出位置,停靠着一艘舟船。
    人多眼杂,林如海没有多言,挥手让林黛玉登船,上了船之后,林黛玉并没有回去房间,而是盯着王信。
    船上的事物一应有王信说的算。
    嫂子们催着林黛玉回房间,不要抛头露面,她们是贾府来的人,贾琏回去之前,留下了她们,她们在林府一年多,倒也是好吃好喝。
    林黛玉想在甲板上与父亲告别,只有王信能帮她。
    王信当然无所谓。
    京城的规矩,那是京城的规矩,这里是扬州,当然是扬州的规矩,看也不看林黛玉,自己面向岸边,看向来送自己的属下们。
    不许喊话,不许透露自己的身份。
    李奇等人默默的在岸边。
    王信不想让百姓们知道,免得会有百姓来拜别自己,自己会内心难安的。
    林黛玉鼓起小嘴。
    她还以为叔叔会帮自己说话,谁知道叔叔一言不发。
    “林姑娘,外面风大,仔细吹凉了,还是进屋去吧。”两个嫂子笑着说道,手上的动作却没停,挡在林黛玉的前面。
    微风罢了。
    王信这才提醒了一句,“你们提醒归提醒,林姑娘的事情,她自己说的算。”
    林黛玉喜笑颜开,学着王信的样子,手扶着船边,也学着挥手。
    几位嫂子犹豫了片刻,看向岸上的林老爷。
    林老爷笑着回应,并没有不满的意思,几位嫂子也不敢再拦。
    船只终于还是出发。
    这下子,林黛玉再也笑不出来,哭着哭着,看不见了父亲的身影,慢慢的蹲了下来,脸上尽是泪痕。
    “让她哭嘛,哭完了,心情也就好了。”
    王信交代了几句。
    几个嫂子也没有了上去劝诫的想法。
    船只没有北上,而是顺着运河南下,顺流而下速度快,半个时辰就到了长江,对岸是丹徒县,船只一路扬起风帆,又顺着长江,不到一个时辰到了扬中岛。
    扬中岛的变化不大。
    已经看不出打过仗的痕迹,虽然少了祁家的踪迹,可岛上的生机更大。
    王家军近五百老兵,带着他们的家人,一下子迁移上岛两三千人,到处是简易的窝棚,虽然很落魄,却充满了兴奋。
    大人们从早忙到晚,为的是自己的田地,谁也没有埋怨。
    小孩子们捡柴火,掏鸟窝。
    除了不许去江边,
    可小孩子们谁会乖乖听话,船到了扬中岛的简易码头,王信就看到几个孩子光屁股跑上岸,一溜烟的跑了,生怕被大人看见。
    “将军回来了。”
    消息很快传遍,荒地里干活的人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在家里老人的带领下,全部赶往码头迎接。
    码头算是祁家留给扬中岛的遗产。
    有了这个码头,船只来往扬中岛很方便。
    “将军。”
    “将军,是我啊,这是我家的老大,这是我家的老二。”
    汤平拨开人群,一脸笑容,浑身泥巴,让人去烧火做饭,当即人们开始争抢着要做饭,竟然闹得发生了争吵,最后还是王信出面,要求各家出人的出人,出力的出力,费用平摊。
    甲板上的林黛玉看得出奇。
    一直听王将军多么受属下的爱戴,特别是薛宝琴来府里,讲了好多王家军的故事,还说整个东南,老百姓最爱听的就是王家军的故事。
    这回亲眼看见,林黛玉大开眼界。
    “林姑娘,可不能下船胡闹,都是些庄稼汉,别脏了自己,姑娘在甲板上看一看已经够了。”一个嫂子靠近提醒,林姑娘越来越没规矩了。
    到底是小地方,没有规矩。
    一点体统也没有。
    那嫂子内心鄙夷。
    林黛玉到紫鹃耳边说了几句,紫鹃点点头,趁人不注意跑下了船,下了船到了人群里,紫鹃又开始惊慌了起来,越来越怕。
    人们知道是林府的人,各个笑着脸。
    慢慢的,紫鹃不怕了,走到人群包围的王信身边,告诉王信,“小姐想下船。”
    “她想下船就下嘛。”
    王信不以为然,“愿意下船的话,等会就和我一起去人家里做客,尝一尝家常便饭,不愿意下船的话,船上有嫂子们照看,岛上也不会有人登船打扰。”
    “小姐当然想去。”
    紫鹃脱口而出。
    王信看着小姑娘有趣,笑道:“我看是你想去吧。”
    紫鹃只觉得王信好幼稚。
    堂堂一个将军,却来逗自己一个小丫鬟,下意识翻了个白眼,说出了实话,“我和小姐都想去。”
    “那你回去让林姑娘下来。”
    “嬷嬷们不让。”
    “她们不让就不下了,不敢下就别下。”
    紫鹃有点生气。
    王信一点儿也不像老爷说得那么好,小姑娘气冲冲的离开,脚步越走越慢,紫鹃也是个灵敏的丫头,有点明白了王信的意思。
    林黛玉听了紫鹃的话后,毫不犹豫的下船。
    林黛玉的态度一坚定,几名老媳妇果然只敢念叨,却不敢伸手。
    才下了船。
    林黛玉才开始后怕,内心却有种从来没有的自豪,“紫鹃,你说他是不是故意这么做的?”
    “不知道,反正他坏得很。”
    紫鹃背后说着小话。
    林黛玉会不会下船,王信并不知道,但是林黛玉这么快就拿定主意下船,王信是万万没想到的,佩服之余,也说话算话,带着她们两个去别人家吃饭。
    这些都是小事。
    王信并不觉得有什么好在意的。
    人多力量大。
    一家拿点肉,一家拿只鸡,一家拿只鹅,牵羊的,杀猪的。
    虽然是解散后的老弱,可王家军的老兵们真不缺钱,缺的是一份稳定的生计,他们又能吃苦耐劳,最不怕吃苦,所以没有人心疼自己拿出来的食物,更不提是宴请自家将军。
    每个人都领着自己的家人。
    “将军,这是属下的第一个孙子,才生下来两天,将军给取个名字吧。”
    姓唐的老兵,身后跟着一个怯弱后生与一个年轻女子,年轻女子怀里抱着襁褓,老兵让儿子和儿媳妇跪下,儿媳妇举着襁褓。
    穷人很难。
    老人为了不让家里绝后,又没有生计可做,最终一把年纪还选择进山采矿,钱没挣几个,命差点先丢了,后来碰到招兵,反正都是危险,所以老人毫不犹豫的去挤。
    如今手里有了点钱,又分了二十亩荒地。
    等把荒地开垦出来,买上一头牛,岛上地方大,再买几头羊,让孙子去放羊,长大了把羊卖掉,换的钱就能娶媳妇。
    二十亩地代代传下去。
    养羊也一直养下去,羊换的钱用来娶亲。
    老人让儿子跪下。
    “这是将军,我们老唐家世代都要感恩的将军。”
    “没必要,没必要,快快起来。”
    “将军,别管他们了,给俺的孙子取个名字吧。”老兵乞求道。
    如果将军能为自己的孙子亲自取名。
    老兵觉得非常幸福。
    王信忍不住挠了挠后脑勺。
    这可不是给自己取名,给自己取名,随便取无所谓,可如今是为别人,老兵如此慎重的请自己取名,一定要取个好兆头的才好。
    虽然自己取什么名,老兵都会乐意接受,可自己不想辜负别人啊。
    王信对这方面还真不够了解。
    正在为难的时候。
    “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国泰民安,盛世太平。”
    身边的林黛玉小声说道。
    王信灵光一闪,念道:“河清海晏,时和岁丰,国泰民安,盛世太平,如此的话,我给这孩子取名清安。”
    “清安。”
    “清安。”
    周围的人忍不住念道。
    大家都念,于是声音汇聚到了一起。
    “俺姓唐,俺孙儿有名字了,就叫唐清安。”
    老兵开心的像个孩子。
    “我孩子以后也得从这里头取。”
    “叫泰安。”
    “我也是”
    “别抢我家的名啊,太平的名,我抢了。”
    “你个老光棍,连媳妇都没有,抢什么名字,一边玩去。”
    “我现在没有媳妇,以后会有啊。”
    一时间。
    大家都在疯抢,生怕名字被人抢完了。
    林黛玉小脸上满是自豪,得意的看了眼王信。
    王信竖了个大拇指。
    林黛玉又不好意思了起来,等又看到那襁褓里的孩子,林黛玉又得意了起来,这名字到底算是她取得,还是他取得。
    想到以后这岛上,许多孩子的名字都是出自自己的手,林黛玉就有种说不出的开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