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3章 随便说几句,都是诺奖级成果
    第223章 随便说几句,都是诺奖级成果
    几位大佬轮番提问,李奇维轻松应对。
    言语自信,表情激昂,一代物理大宗师的气质扑面而来。
    正在记录的玻尔和莫里斯已经完全被折服。
    这两人可都不是普通人家的少爷。
    玻尔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巨富,家里每周都会举行各种高层次的聚会。
    莫里斯就更不用说了,刚刚继承公爵不久,那真正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然而,此刻他们俩都被李奇维的气场所感染。
    气场这个东西很玄妙,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真实感受到。
    难怪布鲁斯教授会说场是一个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场的物理学家们也有同样的感觉。
    他们中大部分都不是第一次见李奇维了。
    能明显感受到对方身上的变化。
    如果说之前的布鲁斯像一柄锋利的出鞘宝剑,寒光四射,锐利无比,如闪电破空,激荡世间。
    那么现在的布鲁斯就是宝剑归鞘,所有的锋芒尽数隐藏,一种沉重冷峻的气势从剑身散发出来。
    仿佛有一种实质但无形的威压,让靠近的人情不自禁顶礼膜拜。
    他正在进行从天才到宗师的转变。
    看看布鲁斯的举动就知道,一个能颠覆诺奖级成果的课题,随手就甩给玻尔了。
    从他的话语间,甚至能感受到,玻尔一定会成功,因为其背后有导师的支持。
    这就是李奇维现在带给众人的强大自信。
    强悍、霸气、神秘、顶天立地。
    天才已经不足以形容他了,天才只能在他稍微停留时惊鸿一瞥而已。
    不久,众人从失神中恢复过来。
    刚刚那些只是错觉,还未成为现实。
    现在的布鲁斯还没有达到让所有人都仰望的高度。
    不过,大家已经对他提的原子和量子很感兴趣了。
    这时,能斯特说道:“布鲁斯,爱因斯坦发表的那篇用量子论解释固体比热的论文,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
    爱因斯坦听到说自己,不由得整理了下衣服,正襟危坐。
    李奇维笑着看了爱因斯坦,然后对能斯特说道:“这么大名鼎鼎的论文,我当然仔细研究了。”
    “这个理论是对量子论的又一次有力的验证。”
    “目前为止,量子论在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固体比热三个领域都取得不俗的成就。”
    “这也是我为何对量子论如此有信心的原因。”
    能斯特继续说道:“没错,爱因斯坦的理论很完美,我用实验验证了,结果与理论预测的很好。”
    “这也是热力学领域的重要进展。”
    “这个实验的难度非常大,因为爱因斯坦的量子比热理论,只有在极低的温度下才能有明显变化。”
    “为此,我使用了液氢的温度,它是零下252.9°。”
    爱因斯坦忽然接着说道:“能斯特教授,氢气的液化好像才刚刚实现没多久吧。”
    “目前应该还存在了一些问题。”
    能斯特说道:“是的,所以我和我的学生做了很多改进,最终成功完成了实验。”
    李奇维赞叹道:“了不起的成就。”
    能斯特笑了笑,接着说道:“我说这个不是为了炫耀我自己。”
    “而是我发现在超低温的情况下,物体的性质好像会发出变化。”
    “不过,由于我的低温环境没法维持太久,所以我没有来得及做实验。”
    “布鲁斯,你认为低温和量子有什么关系吗?”
    “为何爱因斯坦的比热理论认为,只有在温度极低的情况下,固体的比热才会随着下降而显著下降。”
    李奇维听到这里后,差点脱口而出:“超导!”
    真实历史上,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1911年才发现了物体的超导性,然后1913年就获得物理诺奖了。
    可见超导的重要性,昂内斯本人也成为了低温物理学的奠基人。
    超导现象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所谓的超导,是指金属材料在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后,电阻为零的现象。
    这里的低至少都是零下一两百度。
    在后世,如果谁能研究出常温超导,也就是在正常二三十度的室温环境下,金属依然有超导性。
    那么不用怀疑,他将立刻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之一。
    常温超导和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机,并称为“物理学三大圣杯”。
    有了常温超导,人类将直接开启第四次工业革命,从此迈入星辰大海,进入全新的人类纪元。
    李奇维想到这里,只能心里默默对不住昂内斯了,这超导之父的名头,我李某人要了。
    “能斯特教授,我对热力学不是很擅长。”
    “极低温度下,物体的性质会发生变化,从原理上很好解释。”
    “我认为这和量子的本身行为有关。”
    “我可以给你一个建议。”
    “物体的比热测试过程繁琐,耗时较长。”
    “既然伱的低温环境维持不了多久,你可以尝试测试物体其他更简单的性质。”
    “比如测试下金属的电阻情况等等。”
    “也许这能够帮助你更好的探索低温下物体的变化。”
    说完,李奇维忽然又加了一句:“嗯,这倒是一个好课题。”
    他对着玻尔说道:“玻尔,你把我刚刚的想法记下,当成我们的研究课题,就不要写在公开文件里了。”
    玻尔说道:“好的,教授。”
    能斯特点点头,但是他没有把李奇维的话放在心上,准备回去扔给学生去研究。
    因为他觉得布鲁斯不懂热力学。
    刚刚的回答,他就不是很满意,李奇维并没有解释到核心机理,量子到底是什么行为改变呢。
    然而,在未来,能斯特逢人就说他有多后悔,自己的那个学生有多傻。
    因为能斯特的学生忘记了测量低温电阻的事情,导致错过重大发现。
    “哎,别提了,我真是后悔啊。”
    “布鲁斯真是太可怕了。”
    “他只是随便说几句,没想到竟然都是诺奖级的成果。”
    “我已经让我的学生们,人手一本布鲁斯语录集,反复揣摩他说的每一句话。”
    这也导致后世有一个经典笑话:想得诺奖吗?那就研究布鲁斯说过的话吧。
    李奇维只能无奈摆摆手,诺奖送到嘴边你不要,那就不能怪我了。
    物理研究有时候也需要一点气运。
    李奇维更是有一种古怪的感觉。
    他认为自己不应该多说话,因为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冒出一个诺奖。
    x射线晶体衍射、同位素等等,这些名词只要一出,在场的大佬就能立刻想到怎么回事。
    李奇维现在就好像口含天宪一般,一句话就代表一条宇宙真理。
    他可比皇帝牛逼多了。
    因为皇帝的真理是假的,而他的真理是真的。
    就在李奇维自恋时,一直在安静听讲的居里夫人忽然说话了。
    她看向李奇维的目光很复杂,有感激,有敬佩,还有一丝不明的意味。
    而郎之万的目光则从来没有离开她超过十秒钟,难怪小郎后面成就不大,精力都用来干别的了。
    居里夫人问道:“布鲁斯,你之前曾对我说过,要注意放射线的危害性。”
    “你认为放射线对人体会产生损伤吗?”
    “可是目前的证据表明,它反而是能治疗人体的癌症等疾病。”
    女性的思维果然和男性不一样。
    男物理学家们问的都是纯学术问题,至于危险?不在乎。
    做实验哪能没风险的。
    对这些大佬来说,只要他们的头脑不会僵化,身体损伤那都是小问题。
    因为做实验而受伤的科学家们,实在是太多了。
    李奇维轻轻一叹,看来居里夫人还是没有听从自己的告诫。
    真实历史上,居里夫人研究镭的那个笔记本,在一百多年后,依然具有强烈的放射性。
    因为镭本身就属于放射性最强的那一批元素。
    要是放在西幻魔法世界里,居里夫人的笔记本简直就是妥妥的圣物,真实伤害拉满。
    “居里夫人,我在我的国家,开发了几个矿场。”
    “我的目的是研究铀等元素,在陶瓷上的应用。”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镭等放射性元素,会让正常的皮肤产生瘙痒等感觉。”
    “所以,为了安全,我制定了严格的防护措施,以防万一。”
    “你长时间接触这种射线,哪怕是有利的东西,也会产生反作用。”
    “希望你可以注意一下。”
    说到这里,李奇维突然想起,不知道地下的慈禧老妖婆,现在有没有在发光。
    居里夫人美目流转,轻声道:“好的,我记住了。”
    李奇维觉得气氛有点奇怪,连忙转移话题。
    接下来,汤姆逊、瑞利勋爵、普朗克等人都对原子和量子的关系,和李奇维讨论起来。
    在场的大佬们都对量子的应用,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得益于李奇维的横空出世,如今支持量子概念的人越来越多。
    但李奇维实在不敢说太多,尤其是电子轨道量子化。
    这个概念,就是开启接下来十多年量子研究的钥匙。
    也标志着旧量子论即将达到顶峰。
    这把钥匙,必须由玻尔亲自开启。
    但是旧量子论依然没有摆脱经典物理学的束缚。
    因为轨道这个词,就明显带有经典物理学的风格。
    这也是玻尔受到李奇维的影响,他牢牢记住了经典物理学不应该被抛弃。
    而随着讨论越来越深入,大家对李奇维的震撼也越来越强烈。
    不管是经典物理学,还是现代物理学。
    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验。
    就没有对方不会的领域。
    普朗克欣慰地看着李奇维,他觉得对方回国的这几年,肯定是下了苦功夫。
    他没有急于求成,反而是把自己的所学融会贯通。
    以一种更高的视角,看待物理学的发展。
    而其他人只有一句:布鲁斯更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