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道衍和尚遗折!
第二天一早时候,睡得美美的朱瞻壑日上三竿才慢悠悠的起床,在简单的吃了一些早饭后,朱瞻壑便准备到爷爷永乐皇帝那里报道。
朱瞻壑跨上长剑,刚出自己的营门,就发现了中军大营的异常问题。今天大营里站岗的士兵,居然全部都是双岗!
出事了!朱瞻壑心里默默的想到。
看来是爷爷的身体出现问题了。朱瞻壑心里不无恶意的猜道。
“世子殿下,皇上要和太孙商量军务,无召不得前往!”樊忠看见朱瞻壑正向着这边走来,不无意外的上前拦截住了朱瞻壑。
“好,樊将军记得告诉爷爷,我们还是尽快退兵的好,要把朝廷的损失降到最低!”朱瞻壑也不会跟樊忠计较什么,让他为难,只是让他帮忙传达下自己的意思。
“是!”樊忠听了朱瞻壑的这个话,心里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如果眼前的这位汉世子殿下要硬闯进营,他还真拦不住!即使整个大营所有人都拦不住!
“我回营了,有事派人找我!”朱瞻壑对着樊忠说完,就扭头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里休息。
“是!”身后是樊忠坚定回答的声音。
而另一边,永乐皇帝的营帐里,朱瞻基安排了军医给永乐皇帝扎了针,并从军医那里得知了永乐皇帝濒临绝境的身体情况。
朱瞻基在看着永乐皇帝睡了一会,才悠悠然的醒来之后,简直喜极而泣。
接着,永乐皇帝躺在小塌上与太孙说起话来。当朱瞻基得知太子朱高炽病危的信息后,再次悲伤的流下了眼泪。同时接到两个最亲近的人病危通知,可以想象朱瞻基此刻的绝望心情。
等朱瞻基缓解一下情绪后,永乐皇帝让朱瞻基从自己怀里拿出了一封折子来,这是道衍和尚的遗折,永乐皇帝示意朱瞻基打开看看,并读出来。
朱瞻基疑惑的看着折子封面上的姚广孝这个熟悉的名字,久久不能释怀,最后还是读了起来。
“臣姚广孝,奉旨推查大明之国运,今上奏御前。
臣推演皇道十二宫,谓之百年三巨变。
辛丑年一变,飞龙在天!太子俱亡,倒覆江山与陛下!
庚寅年一变,龙战于野,其血玄黄。主兄弟争与室,溅血禁中!
甲午年又一变,白龙鱼服九年,堕于地,又溅血禁中!
仇杀无尽无期!”朱瞻基读着这一封道衍和尚的奏折,眼神里满满的都是惊恐和不安!
朱瞻基眼神恐慌看着永乐皇帝,失措之下的他根本不知道现在该说些什么。
“还有,你继续读。”永乐皇帝看出了太孙的恐慌和不安,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对着呆愣的太孙朱瞻基继续说道。
“还有……?!”永乐皇帝的话,让朱瞻基一阵恍惚,他下意识的继续把奏折向后翻看,果然后面还真的有内容。于是就继续读了起来。
“另,臣奉旨对太孙,汉世子,赵世子三位殿下摸骨看相,今上奏御前。
太孙朱瞻基,气运乃丈许金龙,尊贵显赫,现未得其位,金龙虽已成型但且略有虚幻,此乃大贵之命格!”朱瞻基读到这里,虽然脸上惊愕之色不少,但神色之中的惊喜却是掩饰不住的。
“爷爷……”朱瞻基略有些恐慌的抬起头看向永乐皇帝,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但永乐皇帝却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示意朱瞻基继续读下去。
“赵世子朱瞻坺,气运乃三尺白蛇,虽凌然富贵,却气运虚幻且柔弱,臣恐其有早夭之相!”朱瞻基再次惊愕的看向了永乐皇帝,他没想到三叔家的世子居然有早夭之相!岂不是说瞻壑坺要早死?!
定了定莫名的情绪,朱瞻基继续看了下去,却看见了惊恐的话语来。
“汉世子朱瞻壑,气运乃无上鼍龙!横踞天地,不见首尾,搅动风云,呼喝雷霆!恒古未见!”朱瞻基再次恐慌的读着手里的奏折,只觉得浑身冰冷!
“所谓百年之三巨变,当应在金龙!
鼍龙气运鼎盛,无法探查,或有一线生机!
望陛下,万自珍重!
臣姚广孝留!”朱瞻基恐慌不已的读完了最后的这些话,咽了咽突如其来的口水,抬起头看向躺在小塌上的永乐皇帝,莫名觉得不安在身体内蔓延。
“这个折子,你留着吧,记得你发的誓言。
手上绝不要沾染朱家人的血!”永乐皇帝苍白的脸色,紧盯着看了一脸恐慌呆滞的朱瞻基,心里再次叹了一口气,悠悠的说道。
“至于其余的,就看你的命数了!
这一封折子,留好了,传给儿孙!
让他们也都发下毒誓来!”永乐皇帝最终还是选择了太孙,作为大明王朝未来的继承人。
他像交代后事一般,苦口婆心的劝解着朱瞻基。
实际上,永乐皇帝这样的选择也是迫于无奈,太子已经封锁了整个大明的边关!而永乐皇帝自己又带走了全国的精锐部队!
而且,现在军队还打了败仗!中军损失殆尽!
若是老大继位,名正言顺!况且汉王和赵王手里的军队也不多,愿意跟着他们叛乱的人数也不多,毕竟将领们的家眷都在顺天府!
而老二的家眷也在顺天府里,除了老二最看中的汉世子!没有粮草补给,老二他们能不能攻破边关都是问题!
若是现在改立老二为太子,这转眼就是一场大乱!
当然,除非老二家的那个小子愿意出手,那无论边关如何防御,都是无用之功!甚至,还能改变现在与草原战败的局面!
而汉世子能看的出来他病重,更有着语无伦次的实力,却没有发动动乱,永乐皇帝愿意赌一赌这小子的野心。
赌赢了,老大一家上位,老二和老三一家都能有个好的归宿!
赌输了,老二一家上位,相信老二家的大小子,也会放过老大和老三一家的!
只能说,此刻的永乐皇帝,心里没有其他的雄心壮志。
有的,仅仅只是对于大明未来传承的信念,和作为一个父亲的一片苦心!
至于,能够致使未来大明灭亡的问题,他只能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儿孙们去做吧!
“小子,我会留下数封诏书给你爹,杨士奇要是来了,我会都交给他。
你二叔,三叔一家,要善待他们,绝对不能杀!
绝对不能杀!等你当上了皇帝,你就知道原因了!
若是有一天,你继位了,遇上了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去打开诏书,里面会有解决之道的!
你二叔家的瞻壑战后就要去成亲,去封地了,你二叔要是不去,就让瞻壑带着汉王府的其他人都走,不要拦着……”永乐皇帝此刻,有太多的话要交代给眼前的太孙。
永乐皇帝实在是放心不下眼前的太孙。担心他,能不能压制住汉王和赵王!
担心他,能不能抵御住草原那个野心勃勃鞑子的攻击!
担心他,能不能处理好复杂的朝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