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章 皇帝昏庸怠朝政
    第98章 皇帝昏庸怠朝政
    “爷爷,想要改善后宫干政的事情吗,那也是一件好事!
    不过,爷爷还是先看一看眼前的这件事情吧!”朱瞻壑听见了永乐皇帝的话,于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就提笔,转身在白布上继续写下了:
    大明亡国论十一篇皇帝昏庸—懈怠朝政!
    “各朝各代,只要是亡国,那么,他们朝代的最后一任君主,大多数,或是昏庸无道,或是残暴不仁,或是挥霍无度,或是懒于政事,或是年幼被欺,或是权臣当道等等等等。
    总之,基本上历朝历代的亡国,都与各朝代的最后一位君主有直接的关系!
    例如秦二世,弑杀兄弟血亲,残杀官员,逼杀功臣,滥征徭役。
    东汉建安帝刘协,幼年登基,恰逢宦官专权,外戚强大,诸侯并起。
    西汉幼帝刘婴,也只是新朝王莽的傀儡!
    ……
    隋炀帝挥霍民力,肆意妄为!
    唐末帝李祝,同样面临外臣强悍,而自己内弱的局面?
    ……
    元末的顺皇帝,早期还好,晚期也是政事倦怠,痴迷声色,听任佞臣上位,导致农民起义爆发,最后亡国”朱瞻壑在白布上依次写下了,各朝各代最后一位皇帝的名号,以及他们和亡国之间的必然联系。
    众人对于各朝代亡国之君,以及他们和亡国的关系深有感触,也是认同不已,纷纷点头。
    “那么,我大明朝应该如何,才能避免皇帝的不作为?
    也就是说,我大明如何才能选择出一个优秀的皇帝!
    避免重现前朝那般,因为皇帝怠政出现的亡国问题”朱瞻壑放下手里的毛笔,看着面前的众人。
    说实话,在古代这种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情况下,真的很难选出一个优秀的皇帝出来!
    更何况古代,还有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大义存在!
    再加上夺嫡之事本就凶险异常,更何况嫡长子背后有着强大的母族势力支持,其他人根本就很难出头!
    一些有能力的皇子皇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或者自身势力不足,或是为了保命,也会选择潜藏,最后有能力的顺利就藩,只能留下那些无能之辈,背景强大之辈继位!
    “实际上,我担心的问题不只是如此而已。
    说一个历史上更加可怕的现象吧”朱瞻壑决定给他们一些猛料,震撼他们一下。
    “秦始皇帝勤政霸气,一统山河,但紧接着,秦朝就出现了秦二世!
    西汉汉时期,文景之治使得汉朝空前强大,百姓富裕,朝廷富足,但紧接着,就出现了汉武帝,虽然武帝雄才大略,但在他的手里险些致使西汉亡国,若非托孤之臣坚守本心,怕是直接就亡国了!
    东汉时期,再一次缔造了明章之治以及更加辉煌的永元之隆,但汉和帝死后,紧接着就出现了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他们的出现,致使东汉快速衰落!随时亡国!
    ……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也是雄才大略之人,开创了开皇之治,但紧接着就出现了隋炀帝杨广,使得隋朝败亡!
    唐朝太宗皇帝世称天可汗,威压当世,万邦来朝,但紧接着就出现了武周代唐一事,险些使得唐朝国运断绝!
    ……
    再看,离我们最近的元朝,泰定帝之前,元朝各皇帝还算勤政,但从天顺帝开始,就出现了问题,最后更是在元顺帝时期亡国!”朱瞻壑继续依次在白布上再次写下白布上写下了一连串的文字。
    看着朱瞻壑刚写出来的一系列文字,现场的众人一个个的都纷纷变了脸色,他们可都是人精,哪里看不出来朱瞻壑的意思。
    “大治之后,必有大乱!”太子朱高炽看着白布上的内容,又转头看了一下永乐皇帝那惊愕的脸庞,率先开口说了出来。
    “继续!”永乐皇帝虽然一脸的凝重,但依旧想听一听自己的孙子后面说些什么!
    “我大明朝开国至今,太祖高皇帝之后出现了建文帝,他的胡作非为也算是一个典型了!”朱瞻壑又抬头看了看自己的爷爷永乐皇帝,再次感慨永乐皇帝的倒霉催。
    “爷爷也算是平复了建文可能出现的动乱,再造辉煌。
    现在,爷爷号称大皇帝,同样万邦来朝!开创了可谓永乐盛世!
    再看大伯,监国多年,从未有过任何的错误,处事周全,为人仁爱,仁厚。
    未来大伯登基之后,若是能保证现在这样的治国态度,那么大伯百年以后,一个仁字必是少不了的!
    而再看大哥,自小被爷爷培养,又在大伯的教诲之中长大,谨慎果断,处事周全,文武双全。若是未来,大哥也能保持就像现在这样的治国态度,那么我大明朝在他的手里也必将是无恙的!到时候,说不得大哥百年之后,一个宣字,或者景字也估计是少不了的!
    好圣孙可旺三代,现在看来,此言不虚。
    仁宣之治,或者仁景之治,继现在的永乐盛世之后,必将又一个大治之世!”朱瞻壑抬手在白布上写下了仁宣之治,又写下了仁景之治两个词汇!
    这不禁让永乐皇帝,太子朱高炽,都一阵的心情愉悦,但他们根本没有愉悦多久,就再次遭到了暴击!
    “大治之后,必有大乱!
    历史上从来没有连续两次的大治出现!
    若是我大明朝出现了连续两次的大治,我个人建议,在大哥百年之后,请去百姓家的彘舍里选一头出来,让它登上皇位,我觉得它比任何人都合适。
    起码它不会闯祸,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估计它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谥号!”朱瞻壑无视大家那惊愕的眼神,说出了让所有人惊愕的话语来。
    “大治之后,必有大乱,若是我大明朝出现两次大治,那必然也会出现一个史无前例的大乱!
    一个可能直接亡国灭种的大乱!?”永乐皇帝一脸迟疑的看着白布上列举的历史,用无法捉摸的语气喃喃自语道。
    突然,永乐皇帝的脑海里出现了大臣说过的话: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
    这怕是只能旺三代吧!
    永乐皇帝用怪异的眼神,看了看一旁惊慌失措的大孙子朱瞻基,满脸的惆怅。
    一旁的太子朱高炽也是一脸的惊愕。仁宣之治或者仁景之治?!
    但接下来那可以预见大乱,大明朝怎么办?!太子朱高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看这情况,也许大明朝连百年都坚持不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