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全方位崩塌
“什么,你竟然偷录了?”
沈三通刚和华纳方面开完电话会议,关于《大圣归来》发行问题。
简单来说,华纳或者说好莱坞,多少有点玩不起了。
沈三通没见宁昊,徐光头却找了过来,给他带来了些东西。
简单看完之后,沈三通大吃一惊。
徐光头见此,摸不清沈三通是装的,还是真的,毕竟眼前这位整人手段不是吹的。
沈三通在《无人区》审核阶段有没有使小手段不好确定,但是抬高《无人区》制片成本上,确实是出手了的。
宁昊一步步走向柏林电影节的领奖台,包括演了双簧也是得到了对方的默许。
徐光头作为实际执行者,威逼利诱拿捏宁昊,沈三通肯定知道。
只是有些人整人大张旗鼓,而有些人整人让人不得不服气,沈三通大概是后者。
当然,沈三通肯定是冰清玉洁。
徐光头立刻道:“我怕宁昊到时候翻脸不认账,毕竟他能拿奖也是得到了你的指点,总要有点钳制他的手段,所以我自作主张录了像。”
沈三通否认:“我没指点过,《无人区》这部电影好,宁昊也有能力。”
徐光头:“是,是,纪录片怎么做?”
沈三通:“你等会,我先忙完手头的事,我看看,咱们一起再商量商量。”
徐光头起身告辞,不忘送上祝福道:“行,我先等着。恭喜沈导《大圣归来》全球票房第四!预祝《大圣归来》破掉美国单一市场记录!”
《大圣归来》爆炸般的成绩,让宁昊斩断了最后一丝优柔寡断。
回国后,徐光头问过宁昊,为何走出这一步,
徐光头自己也对柏林电影节有滤镜,要真是把金熊奖颁给他,哪怕有私下交易的录像,他也不一定能拒绝这种诱惑。
所以,宁昊能有这样的勇气,徐光头非常佩服,也很好奇他内心的想法。
“综合利弊考虑之后,国内利益非常大,而国外利益很少,几乎没有。”
宁昊给出的回答,在他预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徐光头也是很看重利益的,所以能够理解。
现在大年十一,柏林电影节颁奖典礼过去了三天,《大圣归来》海外上映了十三天。
海外票房突破六亿美元。
今年春节在周日,《大圣归来》的海外首映比国内提前两天。
《大圣归来》在国内上映了十一天,昨天票房还能破两亿,本土票房十天四十六亿,按照当下汇率,接近八亿美元。
算上国外票房,也就是说《大圣》全球票房14亿美元。
而如今票房排行榜第一位是《阿凡达》,没有进行重映,全球票房27亿多美元。
第二位还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2012年3d重映过后突破21亿美元。
第三位是《复仇者联盟》,15.18亿美元
《大圣归来》海外上映不到两周,国内一周多,全球票房超过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已经位列全球第四。
《哈利波特》是华纳开发成熟的ip,却直接被沈三通一部《大圣归来》超越。
这可是全球票房记录!
如今最大电影单一市场是美国,美国本土票房,第一名《阿凡达》7.6亿美元,第二名《泰坦尼克号》,算上重映将将破7亿美元,第三名《复仇者联盟》票房6亿多美元。
按照《大圣归来》的票房走势,铁定刷新单一市场记录,本土票房记录。
中国市场将会诞生第一部本土票房破十亿美元的电影。
恐怖如斯!
徐光头现在只想牢牢抱紧沈三通的大腿,太牛逼了!
当年和他们吹过的牛逼都实现了!
中国电影市场的潜力,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回国之后,本来还有点怅然若失的宁昊,如今剩下的只有轻松!
沈三通已经等同于观众缘。
和沈三通作对,基本上等同于自绝于国内市场,相比之下,一个金熊奖什么都不是。
奖杯别说只是镀金,就算是纯金,相对于国内市场也只是九牛一毛。
见徐光头毫不掩饰的敬佩、崇敬的眼神,沈三通却是叹了口气,和徐光头说了说自己的苦恼。
“国内还好,海外我让发行部门盯着华纳履行合同,我猜到他们是玩不起了。”
徐光头不由停住了脚步:“海外票房高,作为发行方的华纳该高兴啊?”
沈三通摇头:“电影不只是电影,欧美地区一些影院出了问题,频繁出现断水断电,火警误报之类的事故。华纳方面表示上映快两周了,再加上观众热度过了,要逐步转向长线放映,也就是逐步缩小放映。”
徐光头气愤道:“这也太卑鄙无耻了吧,不到两周,《大圣》是商业片,至少还有一周到两周潜力,这是损人不利己!”
沈三通叹息:“首周末成绩出来后,就已经玩阴的了。市场在他们手里,舆论也在他们手里,也就是票房不好造假,否则把票房偷走也不奇怪。”
徐光头是真疑惑:“为什么,沈导你和华纳利益绑定了啊!”
沈三通:“你看全球票房排行榜,以往我的电影也就是单一年度,这一次《大圣归来》是总榜。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根据《大圣》的票房走势,中国本土票房破60亿几乎是必然,也就是本土能拿走十亿美元。
再加上三通娱乐开发成熟的亚洲和中欧、东欧市场,迭加沈三通知名度在这些地区的号召力,拿走两三亿美元不难。
只要从北美和西欧能有个及格成绩,和《精绝古城》差不多的成绩,《大圣》超过《阿凡达》有点难,但是《泰坦尼克号》应该稳超。
那个时候,《大圣归来》位列全球票房第二。
沈三通这么一说,徐光头一想还真是。
总榜之上,好莱坞之外,能进全球前百的只有沈三通的电影,而这一次《大圣归来》直接冲进前十,冲到第四,看起来就很扎眼。
可徐光头不能理解有人和钱作对:“华纳连自己利益都不顾了吗?”
沈三通:“利益只在不触碰核心利益的情况下才能谈,《大圣归来》插入了一群好莱坞大片里面,这就是在触碰他们核心利益了。”
“迪士尼也在施压,华纳在海外宣传《大圣归来》是我探索神话叙事,这话是他们想收编我,但是迪士尼、漫威肯定不想赌。”
“《复仇者联盟》证明了迪士尼收购漫威挖到了金矿,超级英雄电影华纳迟迟走不出来,我要是让华纳走出来了,漫威就不是唯一了。”
“福克斯也不希望《大圣》超越了《阿凡达》,一直以来卡梅隆都是独一档的导演,我把裸眼3d屏幕做出来,如果票房再能相提并论,直接能触及好莱坞苦心经营的文化霸权的核心。”
沈三通简单说了一下,因为他也在思考。
最近几年,好莱坞大卖影片,越来越少原创ip,票房排行榜前列越来越多续集。
卡梅隆是独一档,而且未来卡梅隆这个独一档也会转向玩续集。
沈三通要是继续走下去,不只是赢市场,逼格也赢。
好莱坞是零和博弈思维,沈三通赢,他们就觉得自己输了。
徐光头很懵,沈三通这个层次太高了,这是国际层次的博弈,宁昊拒奖在这个面前多少有点小打小闹了。
徐光头:“没什么办法吗?”
沈三通:“《大圣》太强了,这是第一部,要是第一部能冲到全球第二,再重映一下,肯定还有一波增长,然后第二部成绩会更进一步。”
徐光头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明白,海外的围剿不只是针对《大圣归来》,已经看到了续集潜力。
确实,《大圣归来》明显有第二部。
不说海外市场增长多少,过几年后,国内市场肯定还会涨,沈三通来了一手“交个朋友”,下一部国内市场破百亿都有可能。
到那个时候,海外市场随便有点成绩,《阿凡达》记录就破了。
聊了会,沈三通让徐光头先等等,他要和发行部门继续讨论应对。
经过一番讨论,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
坏消息是,《大圣归来》肯定要被打压,三通娱乐渠道覆盖不了的欧美市场,各种幺蛾子少不了,后续票房锐减是必然。
对此,沈三通也没法做什么。
因为人家市场、媒体一把抓,而且能狠下心。
两头堵。
沈三通如果想要找个立场接近的,只有华人院线,而华人院线的影院数量有限。
影院数量多的院线、发行方,立场很坚定。
一旦出现非西方电影要突破记录,肯定反手镇压。
好消息则是沈三通知道华纳还会求他。
下个月初上映的《巨人捕手杰克》这部奇幻片会扑街,扎卡施耐德执掌的dc第二巨头超人也不如预期。
只是未来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恐怕连沈三通的电影都吃不到,只能通过合作分一杯羹。
开完会,已经一个多小时以后。
沈三通和徐光头看了他拍的东西,发现已经剪辑完了,五十多分钟。
看完之后,沈三通很是震惊。
这个视频以纪录片形式把围绕《无人区》的私下交易,展示了出来,三方进行勾兑。
宁昊、柏林电影节艺术总监,还有一方进行牵线的势力,身份不明,但很有能量。
这玩意要是放出去,属于石锤。
不是猜测和考古,而是柏林电影节的巨大丑闻。
沈三通问徐光头:“你什么想法?”
徐光头:“做出来了,当然想放出去。”
沈三通:“你征求一下宁昊的意见,毕竟事关他,我不好说。”
这个纪录片沈三通觉得还是有必要让徐光头和宁昊商量一下,他和宁昊恩怨已经了结。
“行。”
徐光头懂了,领命离去。
柏林电影节的风波,烧到了三大。
很多往事浮出水面。
“国王奖”颁发的时间节点,不早不晚与东大改革开放的时间表同步。
戛纳电影节现任主席雅各布也是在1978年登台的,1978–2000年,雅各布担任戛纳电影节总代表,负责电影节艺术方向与选片工作。
2000–2014年,升任电影节主席,全面主导电影节战略发展。
上台即做了一件“大事”,改变电影节的性质。
将原本各国自主选片,换成由电影节进入各国挑人选片,将原本在各国自己手中的审美权、道义权一举夺走。
并且将原来这个重点在欧洲的电影节,转变为一头为好莱坞打擂台,成为培养非西方“文化叛逆者”的国际电影节。
1978年后先是弯岛,后是大陆,最后是香港。
而大陆的影视圈在经济水平落后的情况下,想搭乘名利便车。
拿个奖一夜之间便成“大师”,海外版权大赚大赚。
艺术总监弗雷莫有时亲赴东大,被投怀送抱的电影人拥簇着,个个都想套近乎。
戛纳电影节为上述三地专设了挑人班子,深入大陆角角落落,与其说是艺术甄选班子,更像是意识形态、国际战略调查组和策源地。
柏林如是,戛纳如是,威尼斯就特殊吗?
平衡话术也没用了。
想要既肯定维护文化主体性的勇气,又强调国际交流需避免对抗思维,最后呼吁中国电影人应学会用世界语言讲述本土经验,而非非此即彼。
将这波争夺审美标准、文化定义的行动,打为民间情绪,淡化反抗色彩。
然而,说的越多,错的越多,漏洞百出。
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规律。
标准掌握在国外,靠国外拿奖,行业在西方地位高,但是在国内地位低或者不是那么赚钱,都容易被渗透,失去审美定义权。
特别是回望去年莫演获得诺奖。
也许诺贝尔奖本身并不是服务于西方文化霸权的一项文学奖,但它事实上却成了这样的文学奖。
有些事情,并不是瑞典文学院的成员所能决定的。
现在的情况,就事实而言,诺贝尔奖在客观上表现为给予西方作家和东方叛逆者的一种荣誉。
不是说诺贝尔奖服务于谁,而是事实上,他成了这个。
几个月前,但凡说一句诺奖的不是,“一点独立思考能力都没有”,“太容易被洗脑”,“阴谋论”的帽子就要飞来了。
此刻,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文化,文学、艺术包括科学,体育,不能寄希望于一个“国际”机构足够公正、权威,代替自己行使最高评判权。
定义权,要想办法掌握在自己手里!
沈三通也在关注,短短几天,舆论变化非常之快,不由眼神一动。
文化标准再往里延伸,那就是劳动定价。
如今以及未来,制造业的收入微薄,和劳动强度无关,也和技术含量没有关系。
原因只有一个,掌握这个世界劳动定价权的,并不靠制造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一个产业工人能养活一家四口,养两辆车加宠物,生活滋润。
以后其他制造业国家,再也无法重新这一辉煌,因为掌握劳动定价权的美国,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美国干工业的时候,制造业就会“昂贵”,收入就会高,美国以金融为主,那么金融、艺术、体育.就变得昂贵。
除非主动打破这个,否则没有定价权,越能吃苦,苦头就越多。
2月24日。
宁昊同意了徐光头的提议。
不过要求纪录片由他自己来发。
宁昊想复刻一波沈三通的成功路径,把自己打造成对抗西方文化霸权的勇士,继续撕开皇帝的新衣。
成为文艺派和三通娱乐之间的中间力量。
既是打破第六代导演跪姿的新生代电影导演,又不同于三通娱乐的模式。
纪录片《梦幻柏林》一经发布,便引发轩然大波,炸开了舆论。
北京时间2013年2月25日。
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第二次获得最佳导演。
本来让某些群体狂欢的获奖,消息传来却纷纷沉默。
《少年派》上映的时候,可是有过一波辩论。
此刻的获奖,正是奥斯卡给了李铵勋章。
“阴谋论”的东西,能够解释现实了,还是“阴谋论”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