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修行及修心!燃灯入心灵之道途!
“多谢玉鼎道友的提点,在下确实不愿四处奔波。”
“若能留在麒麟崖之上,自然是最好。”
“只可惜,教主刚刚下达开辟道场之命。”
“我若是选择留守玉虚宫,着实有点不妥。”
“南极道友,此言差矣。”
闻听此言,玉鼎轻笑着拍了拍对方肩膀。
挥手幻化出麒麟崖的投影。
“麒麟崖是麒麟崖,玉虚宫是玉虚宫。”
“虽然玉虚宫坐落在麒麟崖上。”
“但是两者可不能混为一谈。”
南极仙翁望着玉鼎幻化出的投影。
眸底顿时闪过一抹恍然与欣喜。
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元始天尊只是让他们开辟道场。
又没有说具体是什么地方。
那他选择麒麟崖,亦或东昆仑,不也没有任何问题吗?
“多谢玉鼎道友指点。”
“若非你点破迷障,在下或许还无法悟透,教主所言之意。”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也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望着南极仙翁意动的眼神。
玉鼎脸上的笑意,也是越发浓郁三分。
对方在哪里开辟道场,对他来说都不重要。
让他唯一在意的是,与对方之间的善缘。
左右不过一句话的事情。
若是能够跟对方结下善缘,记下他的好。
在关键时刻,或许还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与人为善,后与己方便。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毕竟南极仙翁未来的地位可不低。
作为天庭六御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
福禄寿三星之中,执掌寿命的寿星。
截教内实力仅次于燃灯的准圣至强。
无论是哪一个身份,都对他未来的计划,有着极其不错的辅助作用。
只不过,也不知是不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南极仙翁这样的性格,怎么培养出只杀不渡的白鹤童子?
难不成是跟着元始天尊时间长了。
受到了对方的影响?
只是元始天尊貌似也不是什么狠辣之人。
白鹤童子就算受其影响。
性格方面,也不应该变得如此凶厉吧?
“慈航(普贤、文殊),拜见燃灯老师。”
就在玉鼎思绪散发之际。
慈航三人的恭敬问候之声,骤然在其耳边响起。
“什么情况,三人的声音貌似有点不对。”
在听到三人话语中的迟疑之意后。
玉鼎下意识的转头,想要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靠!燃灯这是去了趟非洲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望着缓步登上玉虚宫的燃灯,其眸中瞬间被惊愕与诧异所充斥。
根本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一切!
只见原本面容清瘦,双髻高耸,身着乾坤二色道袍,行走坐卧皆如仙圣临凡,始终仙风道骨做派的燃灯。
此刻竟变成面皮黝黑,头发卷曲似如来,道袍朴素发灰,赤脚踏四方的印度苦行僧之相!
“这是什么情况?”
“燃灯原本的道场,确实是在西方恒河附近的灵鹫山没错。”
“但是现在的燃灯,乃是阐教副教主,又不是佛教的燃灯古佛。”
“就算是去开辟道场,也不能将自己搞成这个鬼样子吧!”
“这还没到封神时期,燃灯就一副西方教的打扮,这变数也太大了吧?”
“而且,就算燃灯真的有心投靠西方。”
“可这里是阐教的大本营·玉虚宫!”
“也不变一下造型,就敢回来议事。”
“当真不怕元始天尊一巴掌拍死你吗?”
此刻的玉鼎,着实是有点凌乱。
他自降世以来,可没有主动找过燃灯。
也没有说是试图改变对方的想法。
这种情况之下,就算是有蝴蝶效应产生。
也不应该产生如此大的变数吧!
其实不止玉鼎感到万分诧异。
就连广成子等人,也都向燃灯投去愕然与怪异的目光。
“大师兄,燃灯这是怎么了?”
“为何一副西方教的打扮?”
“他可是我们阐教的副教主,代表着师尊的颜面。”
“这要是让外人看见,还以为我们阐教被西方教给兼并了呢!”
清虚、道行的传音,让广成子心中的疑惑越发深沉。
燃灯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不成觉得斗不过他,想要改换门庭?
可他们之间的矛盾。
说白了,就是小打小闹的你来我往。
就算有时候言语间有点激烈,也不至于如此吧?
“太乙师兄,燃灯此举怕是会引起师尊厌恶。”
“无论他的目地为何,我们可不能搅入这趟浑水之中。”
“是啊,他现在的形象,可是跟西方那两位相差无几,我们一定不能跟其有太多接触。”
“免得待会儿引火上身!”
灵宝与赤精子看着燃灯的模样。
皆下意识的向后倒退数步。
同时提醒太乙注意分寸,免得被其所连累。
慈航三人心中虽感到些许诧异与畏惧。
但是出于对燃灯智商的信任。
还是选择上前相迎,并小心翼翼的试探。
对方为何会变成现在这副模样。
“修行及修心。”
“行善、施善、布善。”
“弃外物、坚意志、明内心。”
“体悟天地、融入自然、心合万物。”
“方能登临道途之巅。”
“即便空坐玉虚千万载,亦不如设身处地的走上一遭。”
“这便是数千年来,我所经历的一切。”
对于广成子等人怪异的目光。
燃灯并不在意,或者说他已经放下了。
自从孤身走下昆仑山,脚踏实地的游走四海八荒之日,起!
能够吸引他的,唯有那至高无上的道途。
其他的名利、法宝,亦或是任何外物。
都已然不被他放在眼里,更不会留存于心中。
这次的旅程只是开端。
未来的路途,不仅局限于天地自然。
更在于滚滚红尘、万灵之心!
待到真正做到心合万物之时。
三千大道法则,信手便可拈来。
即便不是圣人,也与之相差无几。
“真是没有想到,燃灯竟会走上这条道途。”
玉鼎望着燃灯双眼之中,透露出的纯净与平和。
头一次发自内心的佩服对方。
其所走的这条道途,自古以来就有之。
名字也极其简单,就只有两个字:心灵!
类似于后世王守仁,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王阳明,开创的阳明心学。
只不过,相比起王阳明于龙场悟道。
燃灯的这条路更加艰难。
甚至终其一生都看不到最终之结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