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167丹房的工作
“这就是三脉齐开的感觉吗?真气又增加一半多”
李存孝细细感受着三条正经打开后的变化。
因为有角木蛟魔头加持,以木生火,他的真气是一般黄庭武者的两倍。
换句话来说,现在他明面上是三脉黄庭入门,实际上可以等同于六脉的黄庭小成。
而且两脉时他就可以越级斩杀黄庭大成,眼下要说和黄庭圆满的武者碰一碰.
“还是不要太膨胀了”,李存孝摇摇头将危险的想法甩开。
黄庭武者的实力不是这么算的。
手、足三阴三阳,阴阳相对各成一体,两者结合又融合为更大的整体。
因此黄庭圆满的武者,十二正经相互联通,其真气的积蓄和回复速度,远非前面几个小境界的黄庭武者可比。
但不管怎么说,一个月不到便取得如此突破,这个速度说出去,足以令许多人汗颜。
李存孝心中除了满意,也生出许多思考。
这几次突破这么顺利,除了因为丹药充足,还有一个,也是因为修炼了《火狱无间枪》。
有火蛇魔头加持,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这几条从属于心火的正经才会轻松贯通。
眼下只剩手太阳小肠经一条正经,等四条心火之属的经脉贯通,之后火蛇的加持效果就要削弱了。
如果按照五行相应的原理,那以现成的木蛟魔头对应,应当先开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可是手三阴三阳当中,还有属于肺金的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李存孝还是想先将双手阴阳齐全,再去开启双足阴阳正经。
可是金行的上品武学,眼下就只有《力士移山功》配套的那几门。
老实说,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识过佛道两门真正的上品武学之后,李存孝对明教的阉割武学实在看不上眼。
“德正住持曾指点我,传授我功法武学的另有其人。”
“既然《火狱无间枪》都有,那剩下的五行绝学,是不是也已经早有安排?”
这个想法一蹦出来,连李存孝都忍不住笑了。
自己实在太贪心了些。
这些日子和圆光朝夕相处,他得到的情报一点不少。
天鼓寺的寻常僧人,黄庭境界时可没有什么五行俱全的搞法。
一来是没有那种资源,二来,不是什么人都像李存孝一般,武学上手,很快就能入门、小成,乃至于大成。
上品武学的难度是很高的,就连寺中的几位首座,实际上也都只练了一门。
惟精惟专,才是一般武者的选择。
而且这样,未必就比那些五行具备的武者要弱。
毕竟样样俱全,多数时候代表样样稀松。
与其练五门小成,不如有一门圆满。
十二正经的确和脏腑、五行相应,这就好比五个咬合的齿轮。
你可以选择同时转动五个,也可以选择转动其中一个带动另外四个,五行相生,只要能维持一个动态平衡即可。
这么一想,李存孝躁动的心再度平复下来。
“因为有金刚杵的存在,我修炼起来比一般武者顺畅得多”
“也正是因此,有时难免好高骛远、苛求完美。”
“未雨绸缪当然好,但脚踏实地更重要。”
“先将手太阳小肠经打通,再去考虑后面的事吧。”
如此梳理了一番,仰头看天,只见大日已经到了西北方。
一练功,不知不觉就是两三个时辰。
就是不知道石铁那边成功了没有?
李存孝这么想着,便推门而出,正要去寻石铁。
没想到才走几步,就看到木叉兴冲冲地奔过来:
“大哥!大哥!手手长出来了!”
“长出来了?”
李存孝一愣,随后一个大步就把弟弟抄在胳肢窝下,一步直接跳起三丈高。
三窜两窜,便来到石铁的院落。
此时附近已经挤满了人,镖师们里三层外三层,人声鼎沸。
而在最里面,石铁原本空荡荡的左肩处,赫然多出了一条白嫩的手臂,看上去比起右臂要显得小一些,细一些,有些怪异。
但当事人脸上却只有激动和喜悦,旁边的张力士夫妇也是如此。
“李镖头来了!”
“是李镖头!”
“李镖头真厉害啊,那样宝贵的丹药都能找来!”
“是啊,要是我有一天断了手”
“断手?你要是下面那根棍子断了,我打包票,李镖头肯定会帮你想办法!”
“.”
嘈杂之中,李存孝顶着众人崇敬的视线,穿过人群自动让出的道路,来到石铁夫妇面前。
张大娘子眼窝子浅些,此时眼里已经满是晶莹。
外人难以得知,但身为枕边人,她如何不晓得断臂之后,丈夫心中有多不好受?
身为武者,正是三十多岁的壮年,武道却因肢体残缺断绝,这样的事实在太过残忍。
石铁外在粗犷,内在却细腻,不愿像个怨妇一样发牢骚,叫外人看轻,让家人忧心。
烦恼忧愁堆在心里,短短的几个月,面相都愁苦了几分。
可如今,看着丈夫举着那只还不协调的手臂,脸上毫不掩饰的笑容。张大娘子情之所至,不由走到李存孝面前,就要行礼:
“三郎,你是我们一家的恩人,嫂子真不知道该如何谢你”
李存孝这次没有谦让,大方地受了。不过看到石铁也要行礼,却是伸手将其扶住:
“大师兄,你与其谢我,不如谢嫂子。”
说着,眼神不经意间瞥过张大娘子微微隆起的小腹,石铁不由得老脸一红,感激的话也被堵了回去。
他不愿抱怨牢骚,但心里的苦闷总得有个去处。
左手是没了,身体的其他地方又没问题,是以这几个月,张大娘子早上都不大起得来床。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就不用谢来谢去了。”
张力士和夫人笑意盈盈。一个女婿半个儿,石铁更是前者一手培养,说是是他们的亲儿子都不为过。
如今问题解决,师兄弟也是兄友弟恭,看见此情此景,心中只有欣慰快意。
当晚,镖局自然是大摆宴席,李存孝作为大功臣,少不得受众人敬酒。
也是他如今功力大进,天人之体连毒都不怕,更不用说酒水。
否则,近百号汉子来轮流敬酒,就是大象也得干趴下。
而石铁作为镖局的门面人物,其断臂重生自然是无法隐瞒的。
消息传开,城中势力闻风而动,猜测议论,一时间飞虎镖局的招牌越发响亮,无人敢惹。
但那都是后话了。
石铁的事尘埃落定,李存孝便重新回到天鼓寺。
刺史府衙特地派人来通知,眼下还在统计军功,后者的嘉奖一经核实,便会立刻发下。
有鉴于郑延昌表现出来的热切态度,李存孝倒并不怀疑对方会克扣或者拖延。
不过丹药不足,修炼的效率便要下降。
想到之前德聪的古怪态度,如今他的修为只差一步跨入黄庭小成,便打算去试一试。
其实经过了梦中东王木公的传授,对方的心思并不难猜。
一个醉心丹道的炼丹师,对于培养弟子又不怎么热衷,那能让对方生出种种异样的,也只可能是因为丹药了。
再加上李存孝听了不少传闻,都说药王院首座欲以第六境修为炼制七阶丹药,那自己的作用已经很明显了,就是为其干苦力、打下手。
所谓灵丹,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激发灵气,剔除魔性。
这样的丹药,吃多了最多不消化,而不会如同妖魔肉一般,有让人入魔的风险。
而提纯材料,无疑是其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尤其是对于高阶丹药的炼制,不但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
其原料繁多,数十上百种都不足为奇。
若是开炉时临时萃取,新鲜或许新鲜,但真气却遭不住这样挥霍。
道门有云“九转金丹”,烧炼丹药的过程,常常要持续数日。
在这过程中,除了最后“封固温养”的阶段,其他时间,丹师半步都不能离开。
这无疑是对体力、脑力的极大挑战。
因此,高阶丹药的炼制,必然要预先处理好一部分药材,乃至“预制”一部分原料,将不相冲突、无碍药性的部分提前混合。
这样,便能极大的节约精力,将其留到后面更重要的炼制当中。
而要让原料纯净无暇,除了材料本身的品质,用来处理材料的真气之火自然也要纯净无暇。
而李存孝以《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练成的焰摩真气,无疑是火行真气之中的顶尖品质。
若单论品级,其作为绝学,甚至还要超过德聪所修持的上品《猛焰迦楼罗拳经》。
因此,当德聪听到李存孝说其已经打通三条经脉,顿时坐不住了。
等到亲自检验过真气的纯度之后,老僧更是大喜过望:
“好好好!焰摩真气果然不凡,其中甚至还有木行的生生之意.”
李存孝闻言还以为对方会追问自己是不是练了别的武学,但德聪只是提了一嘴便转移话题:
“圆参,月初又是罗汉堂和达摩院发放丹药的时候了,气血丹是不是该补充了?”
“是的师父,材料都已备齐,只是还没处理,您的意思是?”
“你带李存孝去,先叫他配药。”
圆参闻言有些讶异。所谓配药,便是将炼丹要用的材料提前配比。
这份工作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更重要的是,参与了配药,实际上也就是掌握了这枚丹药的丹方。
哪怕只是二阶气血丹的丹方,他当年也是忙前忙后服侍了德聪三年,才终于被认可。
“李师弟,跟我来。”
心情复杂,但圆参迎来送往,人情练达已经刻入骨子,自然不会表现什么多余的情绪。
旁的不提,哪怕只看李存孝展现出来的天赋,一个年仅二十的黄庭武者,都是自己要竭力交好的。
更别说对方还疑似和天鼓寺的首席师兄圆光关系密切,德正住持也青睐有加。
要知道,自己的天赋可比不过师父德聪,与圆光的关系也只是融洽而已。
未来就算接过药王院的衣钵,地位也不可能如今日的德聪一般,几大首座都要捧着。
更别说,如今师父德聪都对李存孝另眼相看。
后者什么性情,圆参早就摸清楚了。
他知道,李存孝不一定是来动摇自己的地位,但他一定是来给德聪办事。
如果办砸了德聪的事,难道自己能有什么好果子吃吗?
“劳烦师兄了。”
李存孝并不知道前方引路的圆参心中百转千回,只是跟着七拐八绕,来到了丹房后的仓库。
一般来说,血肉、金石、草木三房分别储存对应的原料,但是丹房后也建有仓库。
一是用来放置一些极度珍贵的材料,二来,也是如眼下这般,即将开炉之前,用于临时放置。
否则丹房的几个炼丹房放不小,全都要杂役们临时搬过来,那就太过麻烦。
“师弟,气血丹虽然只是二阶丹药,各大势力也都有自己的变种丹方。”
“但我接下来告诉你的,是师父他老人家自己改良过的,是寺中的秘传,你切不可外泄,否则至少也是废去武功,明白吗?”
李存孝自然应下。
“好,我现在口述,你且听好——一炉之中,取干参六两三钱,川芎两分五厘,熟地黄八两七钱,白芍药六分一厘.”
“草药之外,另需魔山魈血十斤、风鼬鼠血十斤、岩蟒血十斤”
“若血不足,可以妖魔骨补足之,其比例为”
圆参语速并不快,李存孝一一记在心中,一边听一边思考。
不得不说,德聪改良的这份药方是看得出其真功夫的。
作为需求量极大的低级丹药,德聪的这份二阶气血丹丹方当中,多数材料都可以有替代之物,相互补足。
不仅选取的妖魔都是比较常见的种类,量大容易捕杀,而且还有种种匹配的调制之法,能最大程度剔除煞气。
圆参看李存孝已经记住丹方,随即便让他研磨、打粉、配置。
桌子上面,有着专门用来称药的一杆小秤,砝码和刻度都极为精准。
但李存孝好歹也是黄庭境界,更是天人化生,肉体控制的精度比一般的器械还要高。
甚至都不用看,随手一抓,三两下便配出一份,也就是一炉炼制的药量。
圆参看他行云流水,好似做过许多次一般,不由惊疑地拿起一份细看。
“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