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2章 121否极泰来
    第122章 121否极泰来
    “打一顿,出出气,然后一笔勾销?”
    “你想得美!”
    德正冷哼一声,收了戒尺:
    “念在你没有别的过错,此次饶过你的性命,也不会废了你的修为。”
    “但是你聚敛所得的财物,要全部——听清楚,我是说全部散掉,用来周济最近涌入州城的流民。”
    听到保留了性命和修为,圆华还松了一口气。
    但一听到要让自己散尽家财,后者惊得一下子跳起来,
    “住持,您还是废了我吧!”
    圆华嗜财如命,多年积累才有这般家业。
    让他把好不容易积攒的财富送给流民,比杀了他还让人难受!
    “混账!我是在救你!”
    德正冷下脸来。
    都被契此前辈盯上了,还没有破财消灾的觉悟,真是朽木!
    “你若是觉得真形境界,是多几颗定心丹就能搞定的事,那这些财富你大可以留下。”
    “可若是你对武道还有几分进取之心,对我这个住持还有几分敬重,那就照我说的话去做!”
    圆华当了这么多年执事,并不是蠢货。
    如果单纯是要他散尽家财,他当然不肯答应。
    可住持德正的为人有目共睹,天鼓寺诸僧都知道,对方并非不教而诛的霸道个性。
    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对方都愿意给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甚至有人还会因为这一番指点勘破迷障,功力大进。
    此时听到对方点出定心丹和真形境界,戳穿了自己的小心思,心疼的同时,圆华也隐约把握住了什么。
    住持德正的指点并不是寻常能获得,要不要赌?
    ‘赌了!’
    圆华一咬牙,“多谢住持教诲!”
    “弟子回家之后,定会拿出所有积蓄,周济流民,弥补过失!”
    德正闻言,神色这才缓和了些。
    他方才说的,没有半字虚假。
    真形境界,又被武者们称为化魔,可以说是武道道路上最危险的一关。
    这一关,什么灵丹妙药,都不能保证十拿九稳。
    因为他的危险,不是只存在于突破关卡之时,而是贯穿了整个第五境真形。
    在这个境界呆十天,危险就会存在十天;
    在这个境界呆一年,危险就会存在一年。
    如影随形,无孔不入,直到打破天梯,迈入第六境,才是真正走上了武道的坦途。
    在此之前,无论什么外物,都只能起一时之用,最重要的还是武者的一颗勇猛精进之心。
    而圆华寄希望于嗑药晋升,已经是落了下乘,甚至还以为多服用些定心丹就能自保。
    作为住持,德正的做法正是要让安逸了太久的圆华破釜沉舟,这样才有生还的可能。
    至于散尽家财,周济流民,则是对契此和尚的回应,免得门人上了那位前辈的黑名单。
    “既然你还不算无可救药,那我也给你一个,在那位前辈面前弥补的机会。”
    德正招招手,示意圆华上前。
    “契此前辈对李存孝几人的看重,你肯定已经看到了。”
    “按照他老人家的意思,这三人就不参与盂兰盆会了,直接调到药王院做杂役。”
    “德聪首座那里我会去说,张力士那里,则由你去告知。”
    “记住一点,那位前辈的事,不许透露一丝一毫。他要考验晚辈,你更不许有一丝一毫的干预。”
    “否则,后果你自己应该想得到。”
    圆华闻言连忙点头,“弟子明白!”
    “可是住持。若不能透露那位前辈的事,我又该怎么对张师弟说?”
    “弟子只是执事,按理来说,根本没资格对药王院的事情指手画脚。”
    “别说安排杂役,就连三餐斋饭里加什么小菜,我也管不着啊。”
    看着油腻和尚躲闪的眼神,德正露出无奈之色。
    “你这法号真没取错,实在圆滑——不必找借口了,你直言是我的安排即可。”
    “就说,是我这个住持,对当年处事不公的一点补偿吧。”
    德正叹了口气,“还有一点。”
    “上个月会善寺的虎丘法师来找德聪师弟求丹,赠予了一门中品武学伏虎功。”
    “这门武学虽然只是中品,但兼济佛道。”
    “若能习之,后面有机会,一样可以转修寺中上品武学。”
    “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圆华如何还能不懂,这就是为张力士一门上下,量身打造的“陷阱”。
    既能得到药王院的庇护,又可以解决兼修武学的问题,精准地踩在痛点上。
    圆华实在想不出张力士等人拒绝的理由,同时心中也不免生出艳羡。
    能得到德正住持和那位不知名前辈的看重,这张师弟真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
    圆华合十一礼,恭敬退走。
    德正却想到契此和尚离开时吟诵的经文,心中百转千回。
    片刻后,叹息一声,径直往药王院去了。
    他和德聪交情甚笃,知道后者醉心丹道,性情执拗古怪。
    此次涉及契此这尊大高手,德正必须亲自叮嘱一番,才能放心。
    “师父,师娘的状况怎么样了?”
    镖局租住的小院外,李存孝、张月鹭等一干人紧张地等候在一个房间门口。
    等张力士走出,他们赶紧围了上去。
    “虚惊一场,只是胎动,大夫说离生产还有一段时日。”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一个尼姑打扮的中年女子提着药箱从里屋出来,张力士带着几人亲自将其送到门口,并包了一个厚厚的红包。
    但后者却坚决推辞,只是说若产妇有不适,立刻来找她。
    “这位师太真是有德之人啊。”
    叶乘霄感慨了一声。
    自从遭了萧眉那一次灾,他对年轻貌美的女性便十分注意距离。
    反倒是年纪大些的妇人,能让他稍微放松警惕。
    “净月师太是附近悲田院的主事,院里收养了十多个乞儿。”
    “她专为妇孺看病,医术高明,诊金却不高,街坊邻里中有口皆碑,否则我也不会请她来照顾你们师娘。”
    听着张力士的话,李存孝不由想到了昨日见过的圆华。
    都是释教中人,一个身居高位嗜财如命,另一个却心怀慈悲,赚取钱财也只为救济孤苦。
    “只能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武功高强的人,未必就有一颗怜悯之心;”
    “武功低微的人,未必不能心怀正义”
    “和尚里有大德,也有恶僧。道门之中,同样如此。”
    些许感悟浮上心头,李存孝正要转身进门,身后却忽然传来一声高呼:
    “张师弟!喜事登门啊!”
    嗯?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李存孝眉头一皱,将师父张力士护至身前。
    “张师弟,留步,留步,真是喜事啊!”
    圆华紧赶慢赶,身后的明烛还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
    “圆华师兄,不知道喜从何来?”
    张力士满脸警惕。
    自从出了前几天的那几件事,如今他对于这位昔日师兄是一点不敢信任。
    盂兰会报名之事还无后续,哪里又有什么喜事了?
    圆华看着镖局众人的警惕之色,恨不得给几天前的自己一个耳光。
    可那时候的他怎么会知道,明明阔别了十几年,才回到州城,张力士一家便入了住持和另外一位前辈的法眼。
    昨夜回家之后,他是肠子都悔青了。
    要是当时不狮子大张口,好好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不仅不用散尽家财,说不定还能趁机和那三个小辈结个善缘。
    到时候,无论那位前辈看中的是谁,他都能卖个人情。
    心里念叨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圆华露出一个无比真挚的笑容。
    对着张力士和他身后的弟子,就是弯腰一个深揖。
    “张师弟,前几日是为兄财迷心窍,有错在先,我先给你赔个不是。”
    张力士顿时一惊,连忙上前将其扶住。
    他对这位趁火打劫的师兄当然没什么好感,可是说到底,如今三位弟子只是报了个名,还不是天鼓寺的门人。
    对方身为罗汉堂的执事,别看官不大,管的事情却不少,寺内的消息更是灵通。
    对方能服个软已经很让人吃惊,他张力士不可能真的大大咧咧地受了对方大礼。
    “师兄这礼我可受不起,您的礼物我更不能要,还是请拿回去吧。”
    圆华一听,以为张力士是心里还在记恨自己的冒犯,顿时急了。
    回去?怎么能回去?!
    要是这件差事办砸了,德正住持那他怎么交差?
    那个前辈不把自己给生吞活剥了才怪!
    “张师弟,你的三位弟子可以不用参加盂兰会,直接就能进药王院。”
    “你给师兄一个机会,让我进门,把事情给你交代清楚。”
    “否则事后住持怪罪起来,哥哥我就全完了呀!”
    话至此处,语气里甚至已经带上了几分哀求。
    这幅卑微的姿态,直接让众人都呆住了。
    这还是昨天那个趾高气昂的圆华吗?
    咦,不对,给我们登记名册时,他已经是态度温和,但还不至于像今天这般。
    难道都是那位德正主持的功劳?
    李存孝脑海中思绪一闪而逝,低声叫了句师父,张力士这才如梦方醒,赶紧请圆华进去。
    明烛像个木头桩子似的,提着大包小包进来,还是叶乘霄主动上前,引他去偏房。
    ‘这么一天不见,感觉这对师徒都换了人似的。’
    李存孝百思不得其解,主动去泡了茶,好趁势来厅堂旁听。
    刚冲好的茶滚烫无比,但圆华却像没感觉一样,一饮而尽,连呼好茶。
    但张力士已经顾不得对方的诡异表现,他最关心的是方才对方话里的几个关键词:
    “圆华师兄,你说我的三个弟子不用参加盂兰会,可以直入药王院,这是什么意思?”
    “还有德正住持,这和他老人家又有什么关系?”
    圆华进了门,知道事情成了一半,但态度依然十分热切,语气温和到了极点。
    “师弟,住持那等神通广大的武者,我何德何能,敢拿他扯虎皮?”
    “昨日我上交名册之后,是德正住持把我叫去,耳提面命。”
    “说是德聪首座那里,缺几个杂役,正好让三位师侄,不必参加盂兰会海选,直接去座下听用。”
    圆华说到此处,语气越发诚恳:
    “师弟,听我一句劝。你十多年不在寺中,或许很多事都忘了。”
    “德正住持和德聪首座,相交莫逆。在丹房做事,哪怕只是一个杂役,一年里都能比别人多见住持几面,至于其他几院首座,更不用多说。”
    “这州城附近那么多县镇的年轻俊杰,蜂拥到这盂兰会,图个什么?不就是这么一个展现才能的机会吗?”
    “如今机会就摆在眼前,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张力士闻言顿时心动。因为这些道理他都明白,而德正住持和德聪首座关系好的事,更是人尽皆知。
    圆华说的话,可以说没有半字虚假,但越是如此,越是让他心中疑惑。
    “可是师兄,我离开寺院多年,一介乡野村夫,对宗门没有半点贡献,凭什么得如此厚爱?”
    凭什么?
    凭你有个好徒弟!
    张力士,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圆华看着李存孝、张月鹭,还有和明烛一同走来的叶乘霄,心中艳羡至极。
    虽然不知道是哪一个,但那位前辈看中的人选,必定在其中。
    “住持他老人家知道你会这么说,临走前特地交代我了,让我转告师弟。”
    “这些,是对当年魏匀一事的补偿。”
    德正的原话是“对当年处事不公的一点补偿”,但圆华可不敢赌住持的心眼大小,自然将这句隐去了。
    但张力士已经无法在意这些了。
    此刻他的脑海中,全部是当年发生的一幕幕。
    张力士年轻时不过是寺里的一个普通弟子。
    说他优秀,自然是胜过罗汉堂的芸芸众生。
    可说他不凡,在人才济济的达摩院,风云人物里找不到张力士的名字。
    一个无名小卒,为了一时义愤惹出的差错,不得不背井离乡。
    多年之后,当天鼓寺都已经把自己遗忘,可德正住持却依然记得自己的那些愤懑和委屈。
    他给出什么补偿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份认可。
    哪怕这份认可迟到了十多年,但此时此刻,张力士心郁结的块垒,全都在德正的一句话中消解无痕。
    “住持,您待弟子何其之厚啊!”
    看见师父感怀又释然的模样,几个弟子都不禁眼眶发热。
    就连李存孝,也不得不感慨,这位德正住持的品格,着实坚挺。
    正义就算迟来,到底是比不来要好。
    圆华看着众人的反应,直到这一刻,他才终于把一颗心放回肚子里。
    这事算是成了。不过住持的交代,还不止这些。
    “师弟别急,你门下弟子转修武学的事,住持也有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