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真贡米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张若汐又去地里忙活去了。
这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修炼。
而许岳吃过早晚就跟着许江河去了营地。
至于许城阳则早早的去了诊所那边。
营地操场,因昨晚切磋造成的坑洼已经被填平了。
“他们受雇来此。”李梁开口说道,“两个目的,一个是人参,一个则是你。人参五百万,你翻了个倍,一千万。”
许岳来为何,李梁自然知晓,所以也没废话。
“这么不值钱?”许岳撇嘴。
“美元。”
李梁笑着说道。
值钱么?
好像真不值钱,哪怕是美元。
那人参值多少?
那一亩人参,估计药效还不足,价钱上不去。
可许岳之前种的那一分地的人参,如今都百年药效了。
那可是有两三千根儿。
市价不提,哪怕是算他们部门收购价,那也是二十万一根。
价值几亿。
换算成美元,那也是好几千万。
结果就给五百万的雇佣费。
至于许岳为何更值钱,那没什么好惊讶的。
那些值钱的人参不就是他种出来的么?
他人自然更值钱。
或者说他手上的“技术”更值钱。
“从那雇佣费不难看出,你是被人给盯上了。”李梁说道,“你以后可要小心些。能不出国,最好别出国。”
“这么严重?”许岳皱了皱眉头,说道,“雇佣他们的是外国势力?”
他虽然没有出国的打算,但却从李梁这话听出了严重性。
我这才走出桃源村,就被外国势力得盯上了?
许岳怎么都觉得有些梦幻。
都还没出镇,这就出国了?
太夸张了吧。
“谁雇佣的,他们也不知道。这事儿估计也很难查出来。”李梁说道,“粮食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一样。你在这上面展现出来的能力,引起国外势力重视,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不至于吧?”许岳眉头一皱,说道,“我一个种地的,还是在村子里.”
“为何不至于?”李梁说道,“你不会认为我们一百多人真是来看护那人参,又或者蹭吃蹭喝的吧?”
许岳很想说:难道不是?
“去年,你家水稻亩产多少?”李梁说道,“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也高。另外,你家的蔬菜等,没大棚在冬天依旧生长极好。而且不管什么,种植的养殖的,不仅品质高,生长周期都比一般的短。你不会没想过这意味着什么吧?”
许岳还真没想过。
不过,他忽然想到景国华邀请他入农科院的事儿。
“上面是什么意思?”许岳忽然问道。
“尊重你的意愿啊。”李梁说道,“领导邀请你入农科院,你拒绝了,自然也就没下文了。”
许岳沉默,不知道在想什么。
之所以没下文,恐怕更多的还是因为许岳的“技术”,没办法复制。
这技术存在某种独有性。
“你不会以为国家会巧取豪夺吧?怎么可能嘛!”李梁笑着说道,“不过,上面希望你这技术留在国内。”
“这点放心,别说我会不教,就算教了,那些外国人应该是学不会的。”许岳说道,“就像急急如律令不好翻译一样。”
外国人能学会么?
若是呼吸法的话,那不好说。
可神通之术,以及阵法什么的,那就涉及许多华夏文化了,外国人对里面的一些术语未必就能懂。
不懂,怎么会?
别说他们了,许岳为了学那些神通之术,以及阵法,都不知道翻看了多少书籍。
关键是到现在许多神通之术和阵法都还没入门呢。
李梁点了点头,他自然知晓许岳那些东西不是科学手段种植养殖出来的。
而是以修炼之法种植养殖出来的。
外国人还未必学得会。
“上面估计会派人下来找你商谈。”李梁说道,“比如你的那些米,或许会成为真正的贡米。”
真正的贡米?
许岳露出惊讶之色。
他自然知晓真正的贡米是什么意思。
那么蔬菜水果那些肯定也会。
而这对于桃源农场也好,桃源农贸也罢,绝对是好事儿。
“种植养殖的那些东西也能成为特供?”许岳忍不住问道。
“我也就听领导提了那么一嘴,哪儿知晓那么多。”李梁说道,“不过,你那些茶叶,估计应该没问题。蔬菜水果,以及其他肉类,这个具体的就不知道了。”
许岳点了点头。
若真成了,哪怕价格很低,那意义就不一样了。
只要不是专供就成。
有“特供”两字,在许多人看来,立马就高大上起来了。
关键是能省掉无数麻烦。
许岳跟李梁聊了一会儿,随即就回去了。
消息有好有坏。
坏消息无疑是不知道那些人是谁雇佣的。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
可许岳又有什么办法。
他被人惦记,却又不知道被什么人惦记。
这种感觉很不爽。
他都差点忍不住去找余绥海,问问他道门占卜术能不能把人给占卜出来。
想想还是算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
许岳回去就往公司驻地而去,正好遇到要出门的田逸之。
“准备去窑湾村?”
许岳看向田逸之,如今公司的事儿,也就那边费精力一些。
桃源村的事儿,都进入正轨,按部就班的来就成了。
“嗯!”田逸之点了点头,说道,“老板要不要过去看看?”
“算了,我待会儿去茶山看看,估摸着春茶要不了几天就能采了。”许岳说道,“你过去,顺带把那边的水田都给租了。”
“窑湾村的水田不如地多,但也不少。”田逸之说道,“整个村子,估计上千亩。”
“得了一个消息。”许岳说道,“咱们的米,可能成为贡米,真正的贡米。多种一些,总是好的。还有,你不是心心念念的想要酿酒么?”
“当真!”
田逸之一听,顿时手上的车钥匙都差点掉落在地。
若真成了,那流入市场的还剩多少?
的确得多种一些。
“应该假不了。”许岳说道,“不过,这事儿别说出去,指不定出现变故。”
田逸之点了点头。
“要不再多租一点?”田逸之接着说道,“秧苗那些应该可以在桃源村的水田里面搞定,而离插秧苗都还有不短的时间,时间上应该来得及吧?”
“先等等再说吧。”许岳摇头,说道,“那边的水田,我都不知道要忙多久呢!”
许岳叹了口气。
他修为是上去了,而且还能用阵法代替神通之术,可终究只是一个人。
不知道为何,他都有些希望张若汐能够早点突破二境了。
至于他父母?
算了吧!
虽然在张若汐前面修炼,但似乎还不如张若汐。
关键是他们压根儿就没张若汐用心。
不用心,怎么进步啊!
许岳那般说了,田逸之自然也不再说什么。
桃源村的水田有一千多亩,再加上窑湾村的,那就是两千多亩了。
一亩一千多斤稻谷。那么两百多万斤稻谷。
换成米,那估计也有两百万斤左右。
去年,一斤米被炒到上万。
那就是二百亿。
好吧,卖家也不可能那么多。
毕竟量多了。
可按去年的卖价,那也是二十亿收入啊。
一千一斤,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咱们的水稻能种两季么?”
田逸之接着问道。
蜀州这地儿几乎都是一年一季,至少贡安市这边水稻是一年一季。
这是气候决定的。
“应该能!”许岳说道,“不过,第二季的产量如何就不好说了,会不会影响明年的产量也不确定。要不到时候试试?”
“试试也好!”田逸之说道,“稻田还养稻田鱼么?”
“你觉得呢?”
许岳没有给出答案,而是问及田逸之的意见。
“养!”田逸之说道,“至于养多少,回头我问问老黄的意见。”
两千多亩水田,若是都养稻田鱼,那量会不会太大?
这需要问一问的。
许岳点了点头,不过结果却已经猜到。
肯定是大力支持。
又不是要一次性吃下。
谁说稻田鱼在稻谷收割之后就要卖出去,留在田里又不是不行。
售卖周期购长,还怕卖不出去。
估计悦来酒店和蜀香阁都能吃下。
吃不下,还有锦华大酒店排着呢。
又租了一千亩水田,许岳的事儿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田逸之也更忙碌了起来。
不过,他如今主要精力在桃源村那茶山上。
为此,他还高价挖了几个炒茶师傅。
春茶,绝对是农场的一大笔收益。
“确实比我炒的好!”
许城阳对此没有丝毫不好意思。
术业有专攻。
人家是专业炒茶师傅,而他纯属业余。
估计在业余之中都不怎么样。
“后山那些百年野生茶也让他们炒了?”
后山那些差,许岳不打算卖。
当然,若是上面要的话,那也没办法。
不过肯定不会都给。
“你难道还让我炒?”许城阳说道,“那不浪费么?”
有更好的选择,许城阳自然不会亲自上了。
“听说诊所生意很好?”许岳说道,“你们三忙起来,还有时间研究这个研究那个么?”
“老徐的徒子徒孙会来两个帮忙。”许城阳说道,“没办法,老徐名气太大,哪怕没有宣传,也有许多人慕名而来,然后引得许多人从众。”
“名医嘛,哪怕来了山沟里,那也会有许多人前来的。”许岳说道,“不过,这样也能给村里增加客源。”
“村里的客源还少?”
许城阳直接撇嘴,如今果树开,不知多少人闻讯而来。
“就是!”许江铭说道,“这几天,村里不说人山人海,但真的有些多了。关键是还有不少游客素质不行,还折果树枝,那么多得结多少果啊!”
许江铭提及这个就同心。
尤其桃枝被折。
去年一颗桃子一百,那折一根桃子,损失都是好几千啊。
“已经让人做了警示牌了。”许岳说道,“人多了,问题自然就多了。农场那边也加大了安保力度。”
不仅仅是有人折果树枝,像后山桃园那边的韭菜也被踩踏了不少。
还有游客跑菜地“偷”菜的。
不过,游客多了,垂钓中心那边的生意却是爆了。
民宿每天都爆满。
哪怕是新修的那些民宿都没了。
来看桃、梨.那些山自然也不容错过。
民宿满了,那些山的门票也卖得惊人。
当然,钓位自然也是爆满。
这就是人流高带来的。
当然,加大安保力度,并非只是为了防止折、偷菜等,更多的还是为了游客的安全。
别说,李梁那一百多人这段时间在村里转悠的频率都高了。
不过主要还是实验室那边。
而那边是禁止游客去的。
可依旧拦了一波又一波。
有些是游客,有些恐怕就未必了。
“你那实验室我去看了,怎么有些看不懂啊!”李秀蓉开口说道,“跟电视里的那些实验室完全不一样啊!”
许岳这段时间在窑湾村忙碌,还真没怎么呆实验室。
不过,那实验室的阵法,许岳却已经布上了。
而且实验室已经在运行了。
张若汐坐镇!
而且她喜欢呆在实验室了。
因为在实验室运转呼吸法,比之在地里劳动都来得快。
“电视里的是科学实验室,我那儿是农家实验室。”许岳说道,“不一样不是很正常么?”
“是么?”李秀蓉说道,“今儿还有人问我实验室如何呢?”
“哦?”
许岳眉头一皱,看向李秀蓉。
“我没搭理他。”李秀蓉说道,“不管里面怎么怪异,那是能说的么?”
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
估摸着说了也没人相信。
“妈,聪明!”
许岳笑着说道,不过这事儿到也引起了他的警觉。
可他也知道这事儿显然是避免不了的。
“那茶叶定价了么?”张若汐开口问道,“今年能产多少?”
“农场这边出价一万和五千一斤!”许岳说道,“至于农贸公司那边卖多少,我就不知道了。至于产量,几万斤吧!”
许岳茶山的产量其实很不错,又有那么宽。
至于为何是两个价?
价高的那是许岳最先栽种的。
价低的,则是后面包下全村山头之后,栽种的。
因为时间关系,品质有些差距。
即便如此,那些茶叶给许岳带来的利润肯定上亿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