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游玩-复兴村,燕远村
麻婆豆腐的八字口诀就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
中餐讲究色香味俱全,豆腐烂了影响美观,影响美观就会影响食欲,所以一定要“捆”,也就是整。
而麻、辣、鲜、香这四种味道,又离不开“烫”的加持,这道菜一旦凉了,就是天王老子做出来的也绝对不会好吃。
滚烫的豆腐吃进嘴里“斯哈”“斯哈”吐出热气的同时,嘴中的麻意如同过电,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就是这道菜的精髓所在。
装米饭的碗不算大,米饭最高处与碗口平齐,中间突出一个半圆四边略低,是非常适合将菜放到碗里一起吃的造型。
米饭凑到鼻端,可以清晰的闻到那股大米的清香,一闻就知道绝对是今年的新米。
作为一个鱼米之乡,一个当地的菜馆就需要有这种规格的食材才对!
舀几勺麻婆豆腐到碗里,红润的汁水浸润白皙透亮的米粒,浓郁醇厚的酱香、豆香、肉香包裹住米饭独有的清香。
咀嚼间在唾液的作用下,嘴中的米粒越嚼越甜,给原本就美味无比的麻婆豆腐又增添了不同的味道层次,不知不觉间王凡就已经扒拉完了整碗米饭。
梁思雨看到这种情形,简直开心的都要飞起。
这可是美食大boss王老板!在自家饭馆里吃的酣畅淋漓,是不是就代表自家老爹的手艺其实很好?
虽然他以前总吹牛自己的厨艺多么多么厉害,可没有一个厉害的人点评谁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王老板,这饭菜吃的还合胃口吗?”
梁思雨小心翼翼的问道。
王凡擦了擦嘴上的油脂后夸赞道:“非常好吃,老板的厨艺非常好,说实话我刚从街头那家眉州过来,同样的麻婆豆腐根本没法比。”
王凡实话实说道。
麻婆豆腐这道菜是有商标的,属于陈麻婆豆腐,理论上来说只有陈麻婆豆腐家可以叫麻婆豆腐,即便是做法一样,你也只能叫麻辣豆腐或者其他豆腐,用麻婆豆腐就是侵权。
但是陈麻婆豆腐的传人,却将这个名字免费授权给所有人使用,格局不可谓不大。
但是你既然用了人家的名字,那最起码就要保证自己做的东西对得起人家的大度授权吧?
那么大一家店做出来的东西却如此糊弄,着实是让王凡气的不行。
听到王凡的夸奖梁思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说真的?”
王凡道:“真的,不过米饭再帮我来两碗吧,或者来一大份也行。”
梁思雨连忙指着不远处说道:“我们这就第一碗米饭收钱,后面的您想吃直接去桶里盛就行都是免费加饭,我去给您端菜。”
说着就欢快的跑回后厨,一脸兴奋的对梁波说道:“老汉儿你这手艺可以噻!王老板夸你做的比前面眉州做的好吃的多!”
梁波翻翻白眼:“那不废话吗?那的主厨看见我都得叫师叔!而且叫我我都不认,不学无术的龟儿子,糟蹋东西!”
梁思雨皱皱鼻子不再听自家老爹的抱怨,端着回锅肉就朝着王凡走去。
梁波却是透过窗户仔细打量起了王凡。
个子挺高长得不错,有一股阳刚气,就是怎么看怎么不像是厨师。
这身上看起来一点油烟气都没有,这能是什么特别厉害的厨师?
估计又是个靠着皮相玩探店吃播的,闺女年纪小容易被骗,自己可不吃这一套!
王凡不知道自己已经收获了一个老父亲的敌意,他已经准备开始幸福的炫第三碗饭,正宗滚烫的麻婆豆腐绝对是下饭利器。
等到回锅肉上桌,他的食欲竟然又被二次激发。
眼前这盘就很明显是一锅出来的,色泽红润,香气扑鼻,蒜苗似熟非熟翠绿翠绿的,跟肉和其他配菜显得异常融洽。
每一片肉都非常薄,卷起来像是一个个的灯盏窝,这是火候拿捏到位才会自然形成的形状。
猪肉一看用的就是二刀肉,肥瘦相间、连而不断,做那么多份还能保证食材的品质,这一份回锅肉和这一家小店,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
最主要的是价格还很实惠。
那一份麻婆豆腐两人吃绝对没问题,20块钱一份,一份回锅肉30块钱,一碗米饭2块钱还能无限续碗,用物美价廉物超所值来形容绝不为过。
深吸一口气,浓浓的豆豉、蒜苗、豆瓣酱、肉香味就被吸入了鼻子,肉香味中夹杂的锅气最是醇厚,也是最让人忍不住流口水的味道。
王凡从没想到自己就着两盘菜竟然能吃下去五碗饭,这两道菜下饭实在是太香,他确实有点控制不住自己。
这才是真正的川菜,麻、辣、鲜、香让你根本就管不住自己的嘴!
……
刘飞那里接了一个团餐,今天要很晚才有时间,王凡也没有打扰人家,就约了明天晚上到三苏祠店聚聚,回了房车洗漱完后,就美美的睡了一觉,准备明天在眉山周围逛逛。
眉山有很多景点,王凡逛了一天,三苏祠、彭祖山、柳江古镇都去看了,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反而不这些是景区,而是一个开发还没有那么完善的附近小县城-洪雅县。
尤其是复兴村茶山和燕远村瀑布。
到复兴村的时候还是早上,还幸运的赶上了晨雾。
徒步上复兴村茶山的过程,简直就是在享受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佳肴。
晨雾不算太浓密,但也让这里的风景都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绿油油的茶山、松柏、竹子,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勃勃生机。
清新的竹叶香,淡雅的茶香,略带苦涩却又显得芬芳的柏树香,混合在浓郁的薄雾水汽中,站在里面就是一种身处仙境般的享受。
王凡也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晕氧,真的就是那种氧气直接往身体里灌溉一样的感觉!
复兴村是游山,燕远村就是玩水。
一面巨大的瀑布潺潺流下,分成数不清的小股瀑布,虽然没有黄果树瀑布那么狂野震撼,却也有一种小家碧玉般的温情。
这里的景区是未经开发的,心越宁静越能感受到那股静雅的美。这里不适合游玩,但绝对适合散心,在这里根本就不会感觉到压力,只会感觉到无比放松。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这只是四川一个偏远县城村落的风景,但这句话就已经展现的淋漓尽致,整天看着这种风景,生活动在这种安逸的环境中,哪里还会想着出去奋斗找罪受?
玩了一天王凡简直神清气爽,就像是那种整个人都要发光一样的容光焕发。
没办法,去的那些地方空气和湿度实在是太好了,就好像整个人泡在最好的保养品里一天,想不容光焕发都难。
正好逛完了三苏祠以后就直接去了三苏祠的眉州东坡店,刘飞已经给他预留了小包间。
看到王凡后刘飞就忍不住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段时间没见,怎么感觉你又变年轻了?”
王凡笑道:“没办法,咱们四川这山水实在是太养人了,我感觉我来了这几天皮肤都好了很多。”
刘飞听到这话大为受用,毕竟谁不喜欢别人夸自己的家乡?
“喜欢那就多玩几天,正好等空了的时候我还能跟你交流交流厨艺,今天这桌你就别管了,听我安排。”
王凡道:“别太麻烦,压箱底的菜来两三道就行,我昨天在一家叫‘老梁小馆’的地方吃了一顿,那个菜做的是真的好吃。”
刘飞大为意外的说道:“你这鼻子可以啊?我师兄那小店藏的那么深你都找得到?”
接着略显狐疑的打量他一眼问道:“你该不会是先去了我们那家分店,然后觉得难吃出了门溜达的时候,正好发现了我师兄那家店吧?”
“啊?您怎么知道?”
王凡震惊的看向刘飞:“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流程。”
刘飞叹了口气:“老朋友过来这个流程都要走一遍,我也是没有办法。”
王凡看他这个样子,这是明显知道那家店的情况,只是身为总厨的他怎么还一副无奈的样子?
“那家店的菜我是觉得确实有些太糊弄人了,一点川菜的精髓都没有。”
刘飞无奈道:“中央厨房统一配发,还能有什么精髓?”
“您都没办法?”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嘛。”
叹了口气刘飞拍了拍王凡肩膀:“还是你自在啊,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我是羡慕不来,行了,我先去厨房干活,回头咱们再聊,不过今晚上的饭菜你也别有太大期待,在这边我也不好动手。”
看着刘飞有些萧索的背影,王凡也有些沉默,他看到了刘飞身上太多的无奈。
公司管理太多的条条框框压的一位厨师不能随便出手,不能做自己想做的菜,不能呈现自己最高水平的菜品,光是想一想都让他浑身难受。
宁肯饿死这辈子也绝不做打工仔!
菜上的很快,东坡肘子、东坡肉、毛血旺、麻婆豆腐,要不是王凡拦着,后面指不定还要上多少菜。
别人请的王凡自然不能不给面子,虽然达不到自己预期的味道,但是也算中规中矩,这个店算是京派川菜的代表,总店在帝都,在四川也开了很多家分店,据说以前的菜品非常不错,只是近些年口味越来越差强人意。
自己这就是没赶上好时候。
王凡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后来跟刘飞又聊了聊,喝了一些酒的刘飞那是大吐苦水,中央管控以后他们这种总厨的操作空间都越来越小,但是因为这个职位是他师父传下来的,他不得不接,至于他师兄梁波,那就是传说中的那种为了追求自在,宁肯被逐出师门也不愿意被束缚的大师兄,整个就是江湖小说中的爱恨情仇。
有了诉苦对象吐了半天苦水,刘飞的精神头明显好了很多,王凡既是行业人,又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王凡也喝了点酒,索性晚上就直接休息了。
他这休息了,四川的粉丝却是精神的很,无他,王凡的行踪被发现了。
去复兴村里还好,三苏祠可就是知名景点了,被发现也实在是在情理之中。
“兄弟们!王老板已经确认在三苏祠出没!”
“我也刚看见新闻,这货优哉游哉的看着就让人不爽,为什么他在那闲逛,而我却还在苦逼的加班?”
“有没有揪住他的脖领子问他什么时候才能摆摊?我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一尝正经川菜的天板是什么味道了。”
“没错,强烈要求王老板在四川就做川菜,给这些本地厨子上上强度,现在几个老字号接连塌房,真是越来越难吃。”
“有些小馆子其实还不错,那些大酒店是真的没啥可期待的。”
“吃麻婆豆腐可以去杜甫草堂斜对面那一家,味道巴适得很,米饭至少三碗起步。”
王凡这微薄里基本上也不会讨论其他的,很快就成了这些粉丝分享自己宝藏餐厅的地方,而且几乎所有人的想法都达成了一致。
那就是王凡在四川摆摊的主题,必须是川菜!
不过翌日起床的王凡依旧没有摆摊的想法,没办法,四川好玩的好看的实在是太多,根本就没有心思工作嘛!
今天他准备离开这里去成都,然后去武侯祠逛逛。
华夏历史上有很多多智近妖的人,武侯诸葛亮在这些人中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都说诸葛亮被三国演义神话了,但看过其他史书就知道,三国演义里写的还是保守了。
这是一个仅凭一己之力,就将一个姓氏与“聪明”二字挂钩的人。
就算是一个看上去傻里傻气的人,他要说自己姓“诸葛”,你也得觉得他是大智若愚。
三国演义秋风五丈原,武侯去世的时候,870万以上的弹幕恭送丞相,可见这位传奇老祖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据说当年修铁路要过昭烈庙,拆还是不拆让所有人都陷入了两难,最后决定要拆的时候,一个微弱的声音说了一句“武侯祠还在里面”,拆庙这件事就再也没人提起过,而铁路也直接绕了道。
如此传奇人物,来了四川都不去看一下的话,那实在是白来了,没准这转一圈还能变得聪明一些说不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