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2章 提前交卷(二更)
    第172章 提前交卷(二更)
    听到晏殊的解释。
    政治斗争经验极为丰富的曹利用两条眉毛立马挑起:
    “我看他们二人脸上都是带着笑意,原来都是在这互相演戏呢!”
    曹利用虽然为武将,但是在朝中这么多年,大风大浪都过来了。
    他自是有着超越一般人的见识。
    在官场当中争斗,大家面上笑呵呵,背地里捅刀子的事,他早就见惯了。
    读书人的阴狠,可一丁点都不比那些没卵子的宦官弱。
    这段时间为了避嫌,晏殊并没有与宋煊有过什么交流。
    因为晏殊有些担忧。
    他知道宋煊是个聪明人。
    而聪明人就爱“取巧省力”。
    晏殊就是这样。
    以己度人。
    他太了解宋煊的想法了。
    晏殊就是预防宋煊从自己的只言片语当中,猜出一些考题的内容。
    那对于其他学子就不公平了。
    不要以为不可能,就算晏殊在朝廷厮混这么多年,那也是容易中别人语言的陷阱的。
    晏殊有心想要让宋煊奔着连中三元的目标去,但前提是相对公平。
    而不是那种故意泄题,把宋煊给推上神坛。
    这种事,晏殊不会去做,也不屑去做。
    因为他相信依照宋煊的傲气,定然会狠狠的奚落自己看不起他。
    晏殊太懂年轻气盛的自己了。
    故而他也相信宋煊也是如此心气!
    年轻的晏殊是有过被泄题的经验的。
    当时是南人北人之间的对决,他不愿意卷入其中,说自己恰巧提前做过天子出过的题目,所以他请真宗皇帝现场另外出题。
    他不需要搞这些下三滥的手段。
    因为晏殊对自己有些极强的自信!
    难道宋煊如此骄傲之人,他会搞这种拿不上台面的事吗?
    这种事晏殊都不用去问宋煊,他就知道显然不可能!
    “同叔,那顾子墨会不会想暗中使坏啊?”
    曹利用知道宋煊说过的计划,此时不过是在提醒晏殊。
    他这个老友聪明是聪明,但只是善于自保。
    并不是善于政治斗争以及保护他人。
    “是会有这种可能,我会亲自盯着他,不给他在卷子上弄事的机会。”
    晏殊虽然没有与宋煊直接交流,但是也明白他身边带了一个护卫。
    看样子宋煊是怀疑有人要威胁他的身家性命了。
    曹利用颔首。
    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显。
    宋煊到了考场当中,来到了自己的号区,发现周遭都坐满了人。
    此时北宋的科举考试环境还行,倒是没有像明清那样。
    学子们缩在狭小的号棚里,连考三天吃喝撒都在里面,大便都是要提前申请的。
    有的学子为了不让考官厌恶自己,留下坏印象,会憋着不上大号。
    此时大宋考生头上全都是棚子遮阳,棚子下摆满了桌椅,隔着间距。
    因为这又不是经常用,三年才用两次,故而都是临时搭建,方便恢复。
    高台上。
    考官累了就坐在上面,或者下来巡逻。
    总之就是所有学子的动作,都要收入眼中。
    绝不允许看不见任何人的小动作。
    监考这件事也是极为严肃的活,至少能保证官府对外的信用。
    一旦发生科场舞弊时间,无论是考生还是考官全都得倒霉妥妥送政敌手里的把柄。
    而且考场也不是一个考官盯着。
    宋煊环顾左右,又有兵丁来回巡逻。
    晏殊作为主考官也是左右巡逻,待到时间到了便响起敲锣声。
    天圣二年。
    应天府解试。
    开考了。
    在铜锣响起之前,所有的学子都禁止交头接耳。
    该磨墨的磨墨,该顺毛笔的顺毛笔毛,都在做准备工作。
    今天考的第一科是经义题。
    一共十五道。
    全都是晏殊亲自从儒家经典书籍挑选出来的。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兵丁举着牌子在考场上来回走动。
    确认所有学子都看到了。
    等他们誊抄在草稿纸上。
    然后再由另外的四个人举着牌子是下一道题。
    此举相比于搞试卷出来,更不容易泄题。
    还是现场写牌子,相对不容易被人提前泄密。
    卷子这种事,总归是有人能够轻易抽走泄题的。
    如今的大宋对于科举考试,还没有单独搞出来“别头试”来进一步加强公平。
    否则长期照此下去,那便是平民出身的学子会减少,许多进士都是世代为官。
    家里头一代考取进士,自是要竭尽全力培养下一代子嗣考取进士。
    从而把这份家族富贵,延长下去。
    再加上进京考试还要需要官员的关系作保,平民子弟哪有这层关系?
    宋煊着实没想到自己运气还不错,前两道竟然是春秋。
    第一道题还是自己考校孙复的。
    孙复被范仲淹收在书院当中,教授所有人春秋,想必他是极为擅长的。
    故而宋煊想都没想,就把这题的答案给写上去了。
    紧接着便是诗经的两道题,关关雎鸠这个他还能写,但是下一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便是有些为难了。
    晏殊出的这十五道题,四书五经全都覆盖过来了。
    既考察考生对经典原文的理解,又要求考生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问题阐发自己的见解,能够全面考察考生的经义水平和思想深度。
    宋煊在草稿纸上写完后,开始在试卷上誊抄。
    这一场,十五道题当中有两道他拿不准。
    合格标准是十二道,但是这些题当中又有侧重点。
    宋煊不知道哪几道会被列为重点题目,这些题目的答案,会直接影响最终成绩。
    尤其北宋科举考试竞争激烈,录取率极低,需要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才能脱颖而出。
    这段时间虽然通读经典,重心放在了诗赋上面,对于经义这方面重心放的不够。
    曹利用慢悠悠的溜达。
    许多考生脸上都是露出凝重之色,或者十分焦急。
    甚至有人当场痛哭,被兵丁给拉了出去。
    在房间里冷静,免得影响其余学子考试。
    像直接逐出考场的学子,几乎没有。
    因为闹得厉害的人,都是要进监牢里的。
    曹利用不得不佩服晏殊,在出题方面还是有着不小的本事的。
    他巡场看见仅有个别的学子能够神态自若。
    曹利用慢悠悠的走着。
    他瞥见宋煊已经放下笔开始等待了。
    曹利用故意站定了一下。
    他仔细瞧了宋煊卷子,发现上十五道题都写满了。
    曹利用满意的颔首,越过他继续探查其余人。
    “晏同叔说的不错,十二郎果然是有考状元的本事。”
    顾子墨也紧随其后瞥了一眼。
    宋煊写的试卷,全都满了。
    “呵,写的又快又对,那也没有用了!”
    顾子墨暗暗揣摩着,心中异常得意。
    “过了今晚,你什么都白搭。”
    宋煊见顾子墨站在自己边上不走,于是举手示意考官。
    苏耆见状自是走了过来。
    他瞥了一眼顾子墨,明白他为何会单独停留在宋煊这里。
    宋煊小心些,也是挺好的,避免传出什么风闻来。
    “怎么?”
    苏耆询问。
    顾子墨一下子怔在这里,他也被宋煊的动作搞得莫名其妙。
    好像自己在这停留,是故意针对他的一样!
    宋煊无视顾子墨,对着眼前这位运转使道:
    “先生,俺不幸染了风寒,如今题目已经答完,能否出考场?”
    “俺想回去早日休息,养足精神,也好准备明日的考试。”
    苏耆瞧着宋煊的模样,不似健康之色,未曾想他竟然是带病考试。
    提前交卷这事不是不能干。
    一般都是学子拿着自己的试卷主动上高台去交。
    宋煊习惯于先举手,得到允许后才开始行动。
    苏耆见宋煊试卷又全都写完了。
    他又瞥了一眼顾子墨,便伸手把宋煊的所有的纸张全都收起来,示意他可以离开。
    宋煊站起身来,行礼道谢,收拾自己的东西。
    在兵丁的带领下,宋煊慢慢往外走。
    这个场地的许多考生都看向宋煊,真没想到竟然有人交卷了。
    不知道他是不是全都答完了?
    不应该那么强吧?
    韩琦瞥了一眼宋煊。
    他很快收归心神,依旧在慢慢研磨自己的答案。
    范详见宋煊早早离开,暗暗松了口气。
    明白自己并没有影响宋十二的发挥,故而把全身心都放在了眼前的试卷上。
    考场的大门并不是想开就开的,必须得等一阵子。
    或者是凑齐一波人,一起出去。
    宋煊直接把自己的考篮放下,蹲坐在门槛的阴凉处。
    正在巡场的晏殊,见宋煊自己一人坐在那里等待开门。
    他慢悠悠的走了过去:“宋十二,你全都答完了?”
    “回晏相公,都答完了。”
    晏殊自是知道殿试时对于快枪手都是罢黜的下场,他眼里有些不满:
    “确保十五道题都能写的符合考官的意图?”
    “倒是不能。”宋煊指了指自己:
    “俺不幸染了风寒,所以才想着早点回去休息,争取明后两天能够精神更好一些。”
    “要是一直都在这里混时间,怕是明后日的考试也不会太好。”
    晏殊瞧了瞧宋煊这幅模样,便没多说些什么。
    不过既然宋煊说不把握,那就是没答好。
    否则依照他的性子,如何会这般顺从,一点反驳的欲望都没有?
    晏殊在心中叹了口气,看样子今后还需要对宋煊加倍严格。
    否则就平白耽误了这么一颗好苗子。
    曹利用见晏殊他们二人在交谈,也是凑过来。
    毕竟考官针对性的询问交完卷子的考生,那也是常见的事。
    “怎么?”
    曹利用瞧着晏殊有些难看的脸色:“宋十二的卷子都写满了,如何还是这幅模样?”
    晏殊没有见到宋煊的卷子,一会还要集体都糊上名字呢。
    如此方能更加保证公平。
    晏殊瞥了曹利用一眼:
    “卷子写满了,又不一定是全都能答对,这里面的门道深着呢。”
    曹利用倒是无所谓:
    “十二郎,你怎么就不敢拍着胸脯跟晏相公说你都答对了呢?”
    宋煊:???
    “俺没把握。”
    宋煊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就算俺没有感染风寒,可四书五经上的释义,俺也并没有全都记住。”
    “所以有两道题拿不准,要不然俺早就老晏老晏的嘚瑟起来了。”
    “哈哈哈。”
    曹利用捧着自己的肚腩大笑起来。
    他当然知道宋煊会习惯性的在前面加个老字,这种称呼旁人都不敢这样叫自己的。
    “无妨。”
    曹利用随便挥挥手:“接下来还有三科呢,好好考,拿个解元不成问题。”
    “俺努力!”
    曹利用以及晏殊都很满意宋煊的这个回答。
    过了一会,依旧没有人来交卷,就宋煊自己个。
    晏殊便挥挥手,示意兵丁开门,放宋煊出去。
    随着贡院的大门打开,宋煊从里面走出来,站在门口寻找着王珪的下落。
    丁哲一下子就激灵了,他连忙带着衙役上前护住宋煊。
    外面这帮人可都是玩扑买的。
    众人一听是十二郎出来了,登时有不少人变得兴奋起来。
    毕竟应天府书院前十名都在他们的押注范围内。
    此时瞧见宋煊第一个出来。
    押注他夺得解元的,岂不是稳妥了。
    “怎么如此多的人?”
    宋煊戒备心大起,直接拉过丁哲,护在自己身前。
    若是刺客趁机动手,他很难有什么躲避的空间。
    丁哲听到询问,连忙小声道:
    “好叫十二郎知晓,是有人开了盘口,赌今年的解元是谁。”
    “你在入院考试当中排第三,又写了一首名动宋城的诗词,再加上针对朝廷命官都不落下风,所以买你是解元的人不少。”
    “买俺赢的人多,岂不是赔率很低,根本就没有太大的盈利空间?”
    “对的,大家选你都是为了稳妥嘛。”
    捕头丁哲没想到宋煊会对盘口如此了解。
    “你不会也买了吧?”宋煊依旧是扶着丁哲。
    “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买的不多,希望十二郎能够高中。”
    “趁早死了这条心吧,俺都病了,能发挥出几条实力?”
    丁哲原本笑呵呵的脸庞,听到宋煊如此讲话,登时愣住了。
    “丁捕头,你让围观的人群都散开,俺染了风寒头晕,看这么多人围过来很是难受。”
    “谁要是突然靠近俺,俺可是下意识的会动手的。”
    丁哲连忙让手下把这些人都驱赶开,直到王珪牵着驴出现,宋煊才松了口气。
    “十二郎慢行。”
    丁哲把宋煊扶上驴子,便听到:
    “丁捕头,俺不坑你,趁早把那赌注转让,免得亏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