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0章 各有部署
    第210章 各有部署
    随着明军主力围困南阳,整个汉江流域,除了襄阳等少数几个城市之外,基本上都已经被明军收复,清廷在豫南地区的统治也随之分崩离析,被分成了南阳,襄阳两个孤岛。
    在朱慈烺率领明军主力继续北伐之后,勒克德浑和尚可喜其实也多次派兵出城袭扰城外的忠贞营大军,但全都无功而返。
    他们虽然没有损失什么兵马,但因为无法改变战局,士气不免受到了影响。
    而南阳城外,局势甚至还要更加和平一些,朱慈烺并没有立即攻城破城的打算,他现如今麾下包括马士秀,马进忠统领的左镇,刘体纯,郝效忠统领的右镇两部人马,在南阳附近的兵力超过十万,而且还都是真正的战兵。
    南阳城虽然具有极强的政治意义,但朱慈烺并没有要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它的意思,他在等多尔衮的主力大军,在等实力进一步积蓄,那才是真正决战的时候。
    不止如此,在明军主力围困南阳,清军陆续集结,准备南征的影响下,山东,山西,河南等北方各省的义军,纷纷趁着清军腹地兵力空虚之际,再度活跃起来。
    但这些义军因为缺乏盔甲刀枪,还有火枪火炮等装备和弹药,以及攻城所需的器械,基本上还是只能在山间乡野活动,声势固然浩大,但根本无法撼动清廷的统治。
    而与此同时,随着陈福,高一功领兵在四川的进一步行动,吴三桂一面派兵探查四川明军的真正实力,一面暗中联络陕甘的绿营军,正积极为自己谋取更好的出路。
    毕竟,朱慈烺指挥主力大军在襄阳,南阳打出来的气势,已经使得满清上下震动,特别是那些本就信心不足的汉将们。
    不过,岳乐亲自镇守西安,再加上阿尔津和李国翰的掣肘,使得吴三桂颇为忌惮,并不敢明目张胆联络各方。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还颇为年轻,并没有经历过原本历史上的多次生死苦战,以及灭明之后的一系列局势变化,根本没有“三藩之乱”前后的胆识和魄力,更没有那样的威望。
    但吴三桂毕竟是在辽东成长起来的,经历过许许多多,虚虚实实的勾心斗角,在战场上也是多次九死一生,如今政治嗅觉已经极其灵敏,明白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
    不过,如今的局势还十分不明朗,吴三桂若是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更多的筹码,但李定国和刘文秀的不配合,祖大寿和他又不是一条心,这些都使得他不得不继续观望局势。
    因此,当朱慈烺御驾亲征,领兵围困南阳的军情传到汉中后,吴三桂在阿尔津,李国翰等人面前固然是一脸忧愁,担心不已,但背地里却是暗暗得意。
    他在等待岳乐的调令,清廷在收到南阳的军情之后,很有可能会立刻开始重新谋划陕甘地区的军事部署,这对他来说是难得的机会。
    在吴三桂看来,真正影响大局,决定着满清命运的大战,一定不会爆发在山高路险的川北,南阳,或者是兖州,才是真正决战的地方
    但川北的战局牵制着清军部署在陕甘的大量兵马,如今多尔衮短时间内难以领兵南下,随即把目光转到了岳乐和吴三桂的身上。
    他甚至担心朱慈烺会趁机攻取潼关,到时候西北的局势就彻底崩坏了。
    而此时,潼关确实防务空虚,岳乐就算不南下增援襄阳,南阳,也需要分出部分兵马,驻守潼关,否则就是门户大开了。
    朱慈烺派兵攻略南阳府城北部的州县,甚至排除锦衣卫进入洛阳,便是为了释放假情报,诱导多尔衮往这些方面想,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而这个时候,陈福在派兵占据周边的南津,梁山,和溪三大关口之后,已经开始组织炮兵猛攻保宁府城,城内的清军根本无力组织同样的反击。
    保宁城在岳乐的安排下,虽然已经加固和修缮小半年,城中的兵马粮草也算充足,但也经不住陈福两万多大军,三十多门千斤火炮的连续猛攻,外围的城墙逐渐开始受损。
    而吴国贵虽然是一员猛将,但也没有吴三桂的本事,并不敢主动出击,击退陈福的兵马。若是没有救援,那保宁城破,大概只是时间问题。
    于是乎,意识到事情不简单的岳乐,直接带兵来到了汉中府城,打算亲自指挥川北的战事。
    “明军的斥候已经穿过剑阁,到利州卫了?”
    岳乐看着那幅挂在墙上的抽象派地图,对着早他数月来到汉中的阿尔津问道:“保宁城外的明军又多少兵马,吴国贵还能坚持多久?”
    阿尔津瞥了一眼吴三桂之后,随即微微叹了口气道:
    “贝勒,保宁城周边人丁稀少,强征的民夫不足,屯田的粮草也不多,城防颇为简陋。若是没有援兵,明军如此炮轰,估计短则两三个月,多则半年,保宁城必破。保宁城一破,汉中也就危险了。”
    “现在明军兵强马壮,在川南估计没有留下兵马,主力全都北上了。”吴三桂说着,把吴国贵此前送回来的军报直接递给了岳乐,又道:
    “贝勒若是想要集中兵力固守汉中,咱们就必须得快点了,要是保宁城一破,咱们的军心士气必定受到沉重打击,若是明军再集合四五万精锐之师北上进攻汉中,后果就真的是不堪设想了。”
    岳乐如今手上包括吴三桂的兵马在内,也不过两万多精兵,其中八旗兵精锐只占了不过三成,就算加上陕西各地的绿营军,他麾下的总兵力也不过是四万多,根本无法分兵,争夺一城一池的得失。
    因此,当前的局势下,岳乐如果想要分兵增援南阳,或者是单纯把守潼关,他就必须要在保宁城破之前,将城中的守军接应出来。若是明军穷追不舍,他还需要佯装溃败,引诱明军追击,然后在保宁东北的山谷中伏击明军。
    阿尔津已经看过多尔衮传来的密报,他知道岳乐的想法,想了想,然后站起身来说道:
    “但若是要引诱明军追击,咱们就必须得先败,到时候必定需诱饵,可明军士气正盛,无论是什么诱饵,恐怕都会死伤惨重.”
    岳乐闻言,眯了眯眼睛,沉声道:
    “保宁领兵的是陈福,那是明帝手下的悍将,咱们想要让明军上当,不下点血本怎么能行?而且,若是咱们的大军毫无战力,陈福说不定还会怀疑。”
    “贝勒,咱们不等于要伏击明军,只要能把保宁城内的守军接应出来,便万事大吉了。”吴三桂闻言,赶紧道:“吴国贵守住保宁几个月还是没问题的,咱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明军周旋,不必急于一时。”
    “湖广的明军已经北上,没有时间了。”岳乐当即否定了吴三桂的话,但顿了顿,又道:
    “陈福不好对付,若是能不和他交手固然好,但想要接应保宁城内的守军,恐怕咱们不得不和他打一仗。”
    苍溪县南面,嘉陵江弯弯曲曲的河谷平地上,一支支红黑相间的行军队列,就如同一条条长蛇在滑行。
    殿前左军士兵仍旧按照往常的习惯,以旗队为单位,每个旗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满足遇袭和遭遇战的作战阵列要求。
    若是突然遇敌,这样的距离能够确保各旗队立即做出反应,结成作战军阵,对敌人的进攻展开反击,而不是因为拥挤踩压陷入混乱之中。
    在大军行进了半个时辰之后,队列中突然有数匹哨骑中间分开,然后朝着队伍的两端策马跑过,依次向各个旗总传递原地休息的命令。
    那些旗总收到命令之后,随即又向手下的三个队长传递,等最后每个小队中的伍长收到,传达到最后一层的时候,原地休息的命令便传遍了整个战兵营。
    将士们在收到就地休息的军令之后,大部分披着锁子甲戒备的士兵,都偷偷松了松自己身上的甲胄,这个时候河谷的气温已经很高,披着重甲行军,他们都热的不行。
    为了应对突发情况,同时减少不必要的伤亡,陈福要求殿前左军各支部队在领兵北上诱敌的时候,凡行军都必须保持部分士兵轮流披甲,不过都只是一层甲,以确保士兵的体力。
    要知道,殿前左军的士兵都是经过这个时代东方战场上最为严苛,最为科学的军事训练的,在充足的能量供应下,体力情况要好过同时期的其他任何建制过千的军队。
    如今,随着殿前左军包围保宁府城,开始分兵进入保宁府北部,引诱清军出击,周围崎岖的山地地形使得各部队之间,难以相互策应,这无疑给了清军斥候和小股部队可乘之机。
    陈福知道,岳乐和吴三桂都绝对不是那种被动挨打的人,他们极有可能会利用保宁府北部的特殊地形,派出兵马南下,在山区潜伏袭击,干扰殿前军的行动。
    要知道,如今八旗军中,有许多甲兵都是关外新抓来的,他们或许战阵不行,可是单兵作战,特别是山林野地的偷袭,却都是一顶一的高手,这是他们的生存本领。
    而大军行进,必然会在前方部署哨骑斥候,侦察情况,特别是山野之地,环境复杂,更需要提前探清楚最新的情况。
    但这片山区范围很大,那些关外来的八旗甲兵原本就十分适应野外生活,甚至连续十天不生火也能保持战斗力。殿前左军也不可能派出兵马搜山驱逐,只能是下令各部兵马加强戒备。
    而这也就给了早已经潜藏在山野之中的清军伏兵可乘之机。
    从保宁到汉中,到处都是山岭,殿前左军受地形所阻,在这些地方的军事行动进展得并不算顺利,而且大队兵马目标极大,难以隐蔽。
    这些河谷原本就行军困难,原本平坦结实的官道,还被清军破坏了,对于殿前左军的将士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这里也是岳乐疲惫殿前左军,消耗殿前左军战力的大好机会,陈福料定对方不会轻易放弃那么好的机会。
    在大军休息了一刻钟,将士们补充完水分,又各自吃了一点干粮之后,随即又开始了进行,他们今晚之前要赶到苍溪城北面的大山山口,然后第二日早上,继续赶路,目的地是剑阁。
    陈福迫切想要清军南下,他既不能轻易击败清军,展示出强大的实力,也不能过分示弱,否则岳乐和吴三桂必定会怀疑,他的计划也就难以实现了。
    当然,若是岳乐倾军南下,高一功可以在利州卫将对方堵住,自然最好,但从清军当前的部署来看,岳乐十分小心,这一计划恐怕难以实现了。
    在这种情况下,陈福不得不随机应变,根据清军的表现,来确定自己的作战计划,以便能达到一开始的战略目的。
    而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已经派塘马传令,将高一功和李定国召了回来,那两支兵马直接从锦州,绕道赶来了保宁,这也使得陈福得以从保宁城的军务中脱身,带兵北上,刺激汉中的清军。
    “提督,穿过剑阁,在利州卫附近探查军情的哨骑送回前线的军情了,咱们派到前线侦察的斥候被清军劫杀了十三个。岳乐现在可能已经到汉中,他还加派了不少精锐八旗甲兵,全都分散在了山中,咱们的斥候防不胜防。”陈福手下的副将拿着一份塘报,拱手抱拳汇报道。
    陈福听罢,眉头微皱,沉声道:
    “岳乐派出这些散兵的最终目的,肯定还是偷袭我大军,伺机破坏咱们的辎重,打击咱们的士气,这说明他还是很在乎保宁和汉中安危的。
    立刻传令下去,各部到了晚上,必须加强戒备,绝不能在地势险要的地方扎营,另外骑兵要提前占据优良的地势,决不能给清军钻了空子,那些八旗甲兵赶来突袭,必定会想着脱身。”
    “是,提督。”副将应和了一声之后,又继续说道:
    “岳乐目前在陕西的精锐兵马不到四万,现在陇西还有义军,他必定不敢全军南下,在保宁,应该也掀不起什么大浪。”
    “主力不出,这点小打小闹确实算不了什么,但咱们还是得小心。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轻敌大意”
    陈福顿了顿,又继续说道:
    “咱们这一路兵马绝对不能出任何问题,否则陛下的战略,就功亏一篑了。”
    如今,周世显通过锦衣卫,已经将陕西等地的清军调动情况,送到保宁,但这些情报十分模糊,陈福并不知道岳乐,吴三桂等人的计划,心里自然十分担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