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章 难得的人才,腾飞前夜
    “这事儿你们别管了,到时候我来想办法。来,大哥,喝起。”
    方唯没有正面回答方平的问题,而是大包大揽,说自己会帮侄女解决工作问题的。
    田桂不禁大喜,有了三弟这句话,估计女儿的前途就有保障了。
    方唯也不是胡乱答应的,上次见到武耀阳的时候,对方提了一句,说县里有一件大好事,本县建设的一座卷烟厂、【新林县卷烟厂】即将竣工投产。
    新林县有着得天独厚的烤烟资源,地区决定在县里建设卷烟厂也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关于婷婷今后的前途,方唯早就帮侄女考虑过了。
    趁着新厂招工的机会,先把婷婷塞进去,当工人也行,毕竟能在城里工作对一个女孩子来说也是蛮不错的。
    如果婷婷有所追求,那就一边上班一边学习,等国家恢复高考之后争取能去上个大学。
    要是没那个追求,回头找个好男人嫁了,这辈子也能做到衣食无忧。
    第二天。
    方唯带了一些瑶山腊肉和干笋,来到了武耀阳的办公室。
    “方支书,你算是抓住我的喜好了,知道我爱吃腊肉和干笋。东西我收下,说吧,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武耀阳从来不敢小瞧方唯的能力,上次的事情之所以能能圆满解决,还是对方出的手。
    他和对方的关系一直都不错,所以说话也没那么多的顾忌。
    “武主任,我的亲侄女即将高中毕业。上次听你说烟厂要招工,我想麻烦你帮我侄女解决一个招工名额。”
    方唯也不啰嗦,直接说了方婷婷的事情。
    武耀阳还以为是啥事呢,结果就这么一件小事?
    “好说,好说!不过,你真愿意让你侄女进烟厂当工人?要不多等等,看能不能在县里解决一个干部指标。”
    “算了,干部指标盯的人太多,还是不要给领导添麻烦了,能进烟厂就挺好。”
    方唯没那么贪心,自己本来就处在风口浪尖上,做得太过容易招惹麻烦。
    而一个烟厂的工人名额,就不会引起什么波澜,对大家都好。
    婷婷要是争气,以后可以考上大学走出去,到了那时真就是海阔天空。
    再不济,还可以在厂里好好工作,也能完成从工人到干部的身份转变。
    所以,有些事终究还是靠自己,自己不努力一切都白搭。
    “行,这事我帮你办,你回去等消息吧。”
    武耀阳确定方唯真打算让侄女进烟厂,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当即给了对方肯定的答复。
    方唯离开武耀阳的办公室之后,去看了一下侄女,把带来的红烧肉给了对方。
    这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婷婷也即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时间过得可真快。
    “满满,最近不用给我送东西来了,下个月我就会离校。”
    方婷婷看到小叔带了红烧肉,不禁大喜。
    但很快,她的眼睛里面就透出些许的迷茫。离校就意味着回乡务农,她的心里充满了不甘和忐忑。
    这孩子的学习一向很好,可惜没有晋升通道。
    “嗯,我知道了。你去吃饭吧,有什么事给家里带个信儿。”
    方唯什么都没说,年轻人总得经历过一些事情才会长大。
    随后他便骑着自行车返回了家里,阿姐给他留出了饭菜,坐下之后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要说饭量,盘莲和阿姐加起来都比不上他。
    “三哥,你调过来的那个林汉阳不错啊,今天我看到他改了两款竹制家具的设计图,效果特别好。”
    盘莲吃过饭进屋把孩子哄睡着,这会出来和方唯聊了几句。
    说起林汉阳,她就觉得方唯的眼光很毒辣,又给厂里挑选了一个人材。
    “他会搞设计?我之前也不知道。”
    方唯的确不清楚林汉阳还有这一手,去竹器厂是对方自己要求的,他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
    “是啊,我们都很惊奇。后来林汉阳说他父亲是临海家具厂的总工,我们才知道他从小就接触了这些东西。”
    盘莲觉得这件事很有趣,所以才讲给了男人听。
    方唯也觉得很有意思,这个林汉阳藏得还挺深,当时竹器厂要人对方压根就没有报名。
    可能是因为结婚之后觉得自己回不去了,这才毛遂自荐去了竹器厂。
    “有本事好,多给他一些机会,看看他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方唯决定多给林汉阳一些机会,说不定对方还能给厂里带来惊喜。
    盘莲点了点头,她在厂里更多是负责技术和质检这一块,这事儿回头她还得和方平说说。
    翌日。
    方唯一早起来就上了山。
    陈州中医院那边又在催货,他打算再采摘一批珍稀草药,就暂停给对方供货。
    现在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彻底好转,他没必要再像以前那么辛苦。
    可当他走进【一号草药培育基地】的时候,这个想法马上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因为他陆续移栽过来的珍稀草药,在翻倍的属性加持下,几乎全都进入了采摘期。
    单项属性翻倍这个能力实在是太强大了,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只不过这一带的山林已经变得很危险,草木茂密不说,还引来了大量的毒虫毒蛇在这里繁衍生息。
    尽管他的身上撒了很多的驱虫驱蛇药粉,但还是会有个别毒蛇攻击他。
    比如像现在,就在他愣神的时候,一条五步蛇就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向他发起了攻击。
    方唯虽然惊讶于眼前的变化,但该有的警惕性还在。
    只见他抽出了砍刀,一道寒光闪过,五步蛇的蛇头就和躯体分离,飞入了对面的草丛中。
    “唉,凡事有利就有弊,很难两全啊。”
    随后,他不得不将一些碍事的杂草砍掉,然后才开始采摘草药。
    按照他的速度,只了两个来小时就装满了几麻袋草药,起码有300来斤。
    回到家正好赶上午饭。
    这个路程就很合适,不至于整天都在呆在山里,万一有什么事都没人能找到他。
    吃过饭,方唯小睡了一会,起来后就去了队部。
    匆匆数日。
    方唯准备齐了中医院所需的药材,张采购员便过来将这些药材全都拉走。
    这一次采摘的数量比较多,方唯获得了3800元的现金收入,比队里一年的分红还多。
    从原始森林里移栽草药的工作已经结束,基本上山里常见的或者不常见的草药,在草药培育基地都能找到。
    在属性的加持下,各种草药的自我繁殖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移栽过来一株就能长成一大片。
    所以,他以后采摘草药就不用去那么远了,最多半天一个来回,什么事都不会耽误。
    “有几种珍稀草药已经大量生长了,等回头就可以抽空移栽到板栗林中。”
    方唯打算逐渐将一些珍稀草药移栽到队里的领地中,前提是这种草药现有的数量足够大,没有灭绝的风险。
    这样做并不影响他赚钱,野生草药和人工种植的草药,在价格上有很大的差异。
    总之,下塘大队会一天比一天更好的。
    “三哥,快到端午节了,咱们还杀猪吗?”
    临近端午节,郑虎来找方唯,商量过节分配的事情。
    方唯考虑了一下,说道:“还是给大家分点猪肉吧,不要多,杀60头猪就行。另外,别忘了鸡鸭和鸡蛋。”
    大队现在有这个能力,而且更换生猪品种的工作业已完成,没必要再抠抠索索的。
    方唯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大家辛辛苦苦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子吗?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
    郑虎随后确定了分配方案,除了猪肉,每个人还会按照人头分到1只鸡、1只鸭和5斤鸡蛋。
    【产出生猪,点数+16800】
    【产出肉鸡,点数+8000】
    【产出麻鸭,点数+9000】
    【产出鸡蛋,点数+10000】
    【总点数:4298630点。】
    养猪场还剩下2931头猪。
    这次猪肉分的不多,平均一个人只有8斤多点,但过个节还是足够了。
    更何况还有鸡有鸭,在当下来说妥妥的好生活了。
    方唯把东西领回家,阿姐、盘莲和大嫂正在包粽子。今天学校和托儿所都放假,整个大队都在准备过节。
    “阿公,你说到了明年,咱们大队举办一次赛龙舟活动咋样?”
    阿公坐在堂屋里在听收音机,方唯把东西放好,过来和他聊天。
    现在的文化生活很单调,方唯突发奇想,想搞一赛龙舟活动,只是不知道上级会不会批准。
    “这事儿你就别惦记了,我估计上面不会批。”
    阿公笑了一下,觉得对方有点想当然了。
    方唯倒没有和阿公争辩,只是叹了口气,便转移了话题。
    正在这时,一台拖拉机“突突突”的开到了家门口,然后有两位阿哥跳下车,搬进来不少东西。
    “阿公,三哥,这些是王队长让我们送来的,放哪儿?”
    “辛苦你们了,放院子里就行,回头我自己收拾。都进来,喝杯茶休息一会。”
    这些东西是瑶寨的分配物资,阿公和方唯都有份。
    方唯喊几人进屋喝了几杯茶,对方便起身告辞,说回去以后还有很多事情。
    今天过节,方唯就没有留他们在家吃饭,临走的时候一人塞了一包烟,叮嘱他们路上小心些。
    晚上。
    方唯去把关崇阳和孙道人喊到了家里,方平和田桂带着婷婷也来了,大家便热热闹闹的吃了顿饭。
    第二天。
    方唯一早去了瑶寨,在山上呆了几天。
    他查看了寨里的农业生产情况,【农优58】稻种长势良好,其他各项工作也都进行的不错。
    只是他又觉得哪里不对。
    “对了,松林,寨里的竹子销售有起色吗?”
    方唯很快就想起来了,这几天他怎么没有看到有车来拉竹子。
    瑶寨的会竹子资源很丰富,有好几种很出色的品种,他之前交代过王松林可以扩大销售。
    “三哥,竹器厂最近不要货,他们说库存还很多,等过些日子再说。”
    王松林不明所以,然后解释了一句。
    “不是,你就指望竹器厂一家消化山里的竹子啊?”
    方唯感到很无语,他当时说的很清楚,结果王松林他们根本没有理解是啥意思。
    “除了竹器厂还能卖给谁?”
    瑶寨之前根本没有销售过未经加工的竹子,县里也没人大批量要。
    王松林是真不知道该卖给谁。
    “行了,就当我没说。这事儿我找人,看能不能打通销售渠道。咱们寨里的竹子资源非常棒的,多卖一些出去也可以增加收入。”
    方唯也想明白了,这是自己的错。
    等他返回下塘大队之后,就去竹器厂询问于浩啥时候回来。
    结果很凑巧,于浩因为回家过节还没走呢。
    于是方唯就和对方谈了谈,希望他带一带瑶寨的人,为漫山遍野的各种品种竹子找到销路。
    于浩自然不会拒绝,他随后跟着方唯去瑶寨挑选了两个比较机灵的阿哥,这个他出去跑销售。
    再好的东西没有销售渠道也是白扯,方唯就从来不相信“好酒不怕巷子深”这句话。
    安顿好瑶寨的事情,方唯就回到了队里,督促郑虎安排好接下来的下首夏种工作。
    “三哥,好消息啊!前些天各队都陆陆续续的采收了生,你猜怎么着,各队的生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现在各队已经种植了黄豆,你说有没有可能,队里黄豆的产量也会大幅增加?”
    今年下塘大队要种植三季经济作物,包括生、黄豆和烤烟。
    第一季的生已经采收了,产量基本上追平了二队的产量,这让郑虎欣喜若狂。
    “这还用问吗?现在队里用的最新一代高产种子,产量没有增加才怪。别想那些有的没的,抓紧时间准备夏收夏种吧。”
    方唯翻了个白眼,心说,咱可是开了挂的,增产是必须的、没有增长才奇怪呢。
    谁也别好奇,问就是更换了最新的种子。
    实际上春播的时候,生种子都是二队提供的,说是最新一代高产种子也不为过。
    “明白了,这都是三哥你的功劳。看来培育种子真是一门大学问,有了高产的种子,农作物的产量还不得蹭蹭的往上涨?”
    郑虎在方唯面前根本没啥心机,对方说什么他都信。
    还好这一次增产的幅度不大,就连各队的社员都没有关注这个问题。这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整个大队也没多少知道这种需要保密的数据。
    方唯随后巡视了几个生产队,发现这一次的生里面有一多半都可以当做高产种子出售。
    销售种子肯定比卖普通作物赚钱。
    方唯随后把各队的队长集中到一起,说了选种的事情。
    这下各队的积极性立刻就调动了起来,一个队男女老少齐上阵,直接把适合做种的生都挑了出来,然后高价卖了出去。
    二队每年的高产生种子,产量不算多,说不好听的在外面钱都买不到。
    现在下塘大队突然增加了高产作物的种子供应量,有需要的人蜂拥而上,很快就销售一空。
    方唯没有详细问具体的数据,一般要等到秋收后,队里才会详细统计各种经济作物的产量、价格以及库存比例。
    生增收,并没有引起大的波澜。
    相较于这些年水稻的增产增收,生增加的些许产量真不算什么。
    在郑虎的整体安排下,下塘大队开始为接下来的夏收工作积极做准备。这一季的收割还是和以往一样,集中农业机械和人力,务必保证一天完成两个生产队的收割任务。
    拖拉机、收割机、电动脱粒机的广泛应用,一是可以提高效率,二是可以避免浪费。
    收割稻子最怕的就下雨,所以收割回来的水稻及时进行脱粒和晾晒就很重要,免得下雨受潮之后引起霉变。
    清晨。
    全大队的主要劳动力和农机队,齐聚十二队和十一队,今年的夏收工作就从这两个生产队开始。
    收割机开进了农田,拖拉机紧跟着装载收割下来的稻子,然后大量的人员再将农田清理一遍。拉回去稻子随即进行脱粒晾晒,整个过程配合默契,速度非常快。
    方唯统计了一下,收割两个生产队的水稻都用不了一天的时间。
    “支书,还是这些铁家伙用起来带劲,光靠人力还是落后了。”
    一队的张楚跟在方唯的身边,随着农业机械的数量增加,队里的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
    张楚现在充分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集中力量办大事”,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分工协作快速的完成任务,为接下来的夏种工作争取时间。
    前后六天,下塘大队就完成了收割,拖拉机开始下场耕地,基本上做到了无缝衔接。
    方唯全程都跟着大家转战各地,收割工作刚结束,他就和张楚来到了一队。
    “张队长,咱们这一次的试种应该是成功了。”
    虽然最后的统计数据还没出来,但凭借多年的经验,他就知道产量绝对没问题。
    张楚中午在队里安排了饭食,主食就是这种【农优58】杂交水稻。在座的人纷纷品尝了新米,无不为细腻的口感、清香的味道所折服。(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