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4章 采摘季有惊喜,立规矩
    第164章 采摘季有惊喜,立规矩
    在【南光三号】彻底定型之后,以前培育的稻种,比如像【南光一号】和【农垦58】就会被逐渐淘汰,毕竟都有了汽车了谁还要自行车,是吧?
    他召集队干部一起开会,在会上宣布了此项决定。
    郑虎等人倒没啥意见,就是觉得怪可惜的。
    【南光一号】和【农垦58】在目前看来,依然不失为两种优秀的稻种。
    “队里的种子库还有大量的留存,未来不定期还会继续少量种植,不至于让这两个品种彻底断绝。”
    方唯看出了大家的心思,随后又补充了一句。
    这就没问题了,郑虎等人松了一口气。
    紧接着,二队就开始了夏种工作。
    夏收和夏种紧密相连,要不说这是全年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呢?社员们几乎没有任何的休息,就得连续奋战。
    不过插秧机的应用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晚稻的种植很快就结束了。
    “妹子,我打算进山去看看,你要和我一起去吗?”
    一转眼,孩子都满百天了。
    盘莲的身体恢复的不错,她本身就属于那种怎么吃都不会很胖的体型。
    方唯刚好想进山去转转,就问对方要不要一起?
    “好啊,好啊!不过,小宝怎么办?我还要喂他。”
    盘莲只兴奋了三秒钟,便蔫头耷脑的坐了下来。
    方唯一拍脑门,自己居然疏忽了这个事情,不应该。
    “三哥,你自己去吧,等回头咱们一起在附近转一转。”
    盘莲很快就收拾好心情,笑着说道。
    方唯点点头,吃过早饭背上枪就进了山。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觉得山里已经变得和以往大不相同。今年虽然雨水很少,但山里的树木和各种植被依然生长的很茂盛。
    不夸张的说,很多草药仿佛一夜之间就成熟了。
    端午节过后,方唯再次调整了【育林采摘区】各地块的属性值。
    其中,将深山老林的指定区域,其生长速度的加成比例调整到200%,同时还增加了“抗旱”的属性加成。
    以至于山里的情况,一天一个样。
    “这么搞真的没问题?”
    方唯再次抽出砍刀,砍断了一人多高的杂草,开辟了一条路出来,然后很快就看到了野生油茶树林。
    山里的指定区域并不相连,几个大的片区包括野生油茶树林、野生板栗树林、野生枇杷树林、珍贵野生树木林,以及几块野生草药区。
    整座大瑶山绵延上千公里,他那点区域面积也远远不够看啊。
    他没有把整个的【育林采摘区】的生长速度都调整的那么快,相较于正常生长状态,2倍的生长速度加成,还是很夸张的。
    比如像十年成材的树木或者十年成熟的草药,现在只需要3年多点的时间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好在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很难被人注意到。
    “油茶籽已经快成熟了,看样子产量会有所增长。”
    尽管生长速度加快,但树木依然遵循四季。
    就拿眼前的油茶树来说,五月开、八月结籽,时间上或许有少许的偏差,但绝不会出现一年之内三次开三次结籽的情况。
    但毫无疑问,油茶籽的产量会大大的增加。
    同时,这片油茶林的面积也在不知不觉间扩大了一些。
    有了属性的加持,林木自然繁育的成功率大增,几个月的时间种子就能长出小苗。
    暂时他不打算进行人工干预,还是让它们自然生长吧。
    方唯来的时候带了一个大背篓,他干脆采摘了一些已经成熟的油茶籽,便踏上了归程。
    他今天来就是为了确定油茶籽的采摘期,顺路看了一下野生板栗林和各种草药的情况。
    草药可以再等等,等到九月以后再来采摘。
    这一趟,他带回去了100斤油茶籽。
    过了几天,方唯便组织人手进山进行大规模采摘。
    首先是采摘油茶籽,其次是采摘野生板栗。至于野生枇杷,大家自愿,谁采的归谁,只需要给队里上交20%的收获。
    热热闹闹的采摘季开启,郑豹带着民兵小队保护大家的安全,山高路远,要小心防范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方唯和盘莲以及方平和田桂,都参与了这次采摘劳动。
    大家天不亮就出发,抵达野生油茶林之后就忙着采摘。饿了吃一口干粮,渴了喝一口带来的清水,大家的干劲很足。
    今年从端午节之后,就没怎么下雨。
    天气十分燥热,所以方唯下令不准生明火。
    方唯和盘莲采摘的速度很快,盘莲的背篓里装了50来斤,方唯的大背篓还是装了100斤,两个人就准备先行返回。
    “队长,你咋不等着和大家一起走啊?”
    郑豹负责此次采摘行动的安全,看到方唯两口子准备先走,就笑着问了一句。
    他其实也很清楚,这两个人在山里绝对不会吃亏,就是随口打个招呼。
    “我们先走,其他人最好一起返回,要注意安全哦。”
    方唯笑着回应了一句,便和盘莲一起踏上了归程。
    他俩主要是担心小宝在家哭闹,孩子还没断奶呢,当妈的肯定想早点回去。
    两人穿行在山林里,健步如飞,一点没有负重的感觉。
    盘莲出了月子之后就把养生功又重新捡了起来,两口子不管平时多忙,总会抽出一点时间进行锻炼。
    她的身体底子本来就很好,家里的伙食也不差,所以恢复的很快。
    孙道人给她开过调理身体的方子,不过因为要哺乳,所以就没有吃。要不然,她的恢复期还能再短一些。
    “三哥,等采摘完油茶籽和板栗,我就不来了。到时候你记得采摘一些枇杷果回去,我和阿姐都爱吃呢。”
    两人一路上也不歇息,甚至还有余力说话。
    “没问题,保管让你们吃个够。妹子,到前面歇歇脚,这鬼天气太热。”
    方唯瞅了一眼盘莲,看到对方的头上已经见汗,就主动提出来休息一会
    盘莲嫣然一笑,知道男人心疼自己,随后便在树荫下停了下来。生过孩子的她看起来依然明艳动人,连身材都几乎没走样。
    方唯的心里有数,对方的状态之所以这么好,除了坚持锻炼,应该和主宅也有很大的关系。“旺主人”可不是一句空话,现在他越来越感觉到这三个字很神奇。
    他和盘莲是宅子的男女主人,孩子是宅子的小主人。
    先不说他俩,孩子从生下来到现在就没生过病,养的胖乎乎的。
    还有就是王竹韵,对方的身体本来有点小毛病,用西医的话说就是内分泌失调,脸上的皮肤没有光泽,脸色发暗。
    可她偏偏又不愿意吃药,盘莲喊孙道人给她看过一次,她吃了三服药之后,说什么都不肯再吃了。
    可随着她在这边住的时间越长,她的身体却越来越好。
    皮肤也有光泽了,气色红润,连孙道人都啧啧称奇,开玩笑说还是方家的米养人。
    “三哥,走吧,我休息好了。”
    两个人歇了有十分钟,盘莲便起身继续赶路。
    方唯见对方的确还有余力,就不再吱声,和她一起返回了村里。
    去队里交了油茶籽,回到家才下午四点过。
    盘莲洗了手,就赶紧去照看小宝。没想到小家伙睡得正香,叫都叫不醒。
    王竹韵把她拉了出去,说道:“小宝挺乖的,之前吃了藕粉就一直睡到现在。”
    “那就让他睡吧,等他醒了再喂。”
    到了傍晚,全队的人都回来了,队部门前已经做好了晚餐。
    今天倒没有杀猪,但菜里面的油水足够,还放了一点腊肉。
    上次进山围剿野猪,后面猎杀的野猪就没有进行分配,全都做成腊肉储存在仓库里。
    “还是队里贴心,知道大家都累了懒得做饭,就提前准备好了大锅饭。”
    社员们纷纷开口称赞队里的举措,还是老规矩,二队的所有人都能过来吃饭,包括五保户和孩子。
    方唯一家包括王竹韵也都来了,吃现成的最省心,没人会抗拒。
    一周后。
    进山采摘便结束了,随后方唯和一些体力充沛的社员,一起去采摘了枇杷果。
    方唯来回跑了好几趟,一共采摘回来了1000斤枇杷果。
    方平也跑了两趟,采摘回来了200多斤果子。
    他之所以采摘这么多,除了给盘莲和王竹韵当零嘴之外,主要是用来制作【枇杷膏】。
    每年到了冬天咳嗽的人不少,赵宝成提前就说了想要一些这玩意。
    【采摘野生枇杷果,点数+1000】
    【采摘野生油茶籽,点数+28736】
    【采摘野生板栗,点数+30160】
    【总点数:540278点。】
    经过统计,野生油茶籽和野生板栗的产量,都有了大幅增长。
    这可把队干部乐坏了,这等于是捡来的便宜,虽然很累人,但同样是收获满满。
    野生板栗卖了一大部分,队里收入了差不多5000元钱,剩下的留了点种子之后就分给了社员们。
    野生油茶籽经过晾晒,暂时储存在了仓库里。
    接下来还要去队里的油茶林进行采摘,这个要稍晚一些,到时候再一起榨油。
    接下来就是交公粮、换购稻种等事情,大家都在等公社的安排,如果公社不做安排,那么二队就会自行处理。
    “方队长,你先别着急,等各个生产队完成了换购,他们就会来找你的。”
    魏光华担心方唯像以前一样急着处理稻种,就特意跑来和方唯打了声招呼。
    这点时间还是能等的,他就干脆先把公粮交了,一次交了全年的,省得下次还要麻烦。
    交完69000斤公粮,队里的库存还剩下5万斤稻谷。至于征购粮回头再折算,按照以往的经验,等换购了稻种之后,就能折算完毕,不需要再动用存库。
    匆匆数日。
    下塘大队的各个生产队开始来换购稻种。
    “我先把话和你们说明白,从这一季开始,队里就不再种植【南光一号】和【农垦58】,以后只有只有【南光二号】和其他的新品种。”
    一直到现在,还是有一些生产队不愿意种植杂交水稻。
    倒不是说杂交水稻不好,关键是这些年,一些生产队卖次一级、次二级甚至次三级种子尝到了甜头。
    不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走出舒适区的,所以方唯的话一出口,就引起了一片质疑。
    “我不是和你们商量,反正杂交水稻的亩产更高,我们以后只培育杂交水稻稻种。好了,现在开始登记,大家确定了品种和数量,然后从一队开始换购。”
    方唯懒得和有些人争论,直接把话说死了。
    随后就是登记环节,登记好之后再按照顺序,一家一家来换购,要不然会很忙乱。
    就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似的,下塘大队下属11个生产队,全部都换购了【农垦58】。等他们换购完毕,【瑶岭公社】其他的大队的生产队,也陆续前来换购。
    种子是按照一季的用量进行分配份额的,排在前面的生产队把【农垦58】稻种都换购完了,其他的生产队就只能换购【南光二号】稻种。
    整个公社如果所有的生产队都种植定型稻种,就等于是全公社都在培育次一级稻种,产量当然会大大的增加。
    按照计算,全公社需要的定型稻种数量大约在40万斤左右,而这一季二队的总收获,达到了39万斤,差一点也没事,大家互相匀一下就行。
    从这一季开始,二队不再精挑细选,所有的产出全部当种子出售。
    22.5万斤【农垦58】稻种,加上16.5万斤的【南光二号】稻种,全部换购了出去。二队收获了78万斤稻谷,以及32.8万元的收入,同时还完成了征购粮的抵扣。
    也是从这个时间点开始,【瑶岭公社】被人戏称为“种子公社”。
    晚上。
    方平家里坐了不少人,有田幽兰、田炳义和方梅夫妇、阿公和王竹韵,自然也不少不了方唯一家三口。
    田幽兰所在的生产队、田炳义所在的生产队以及瑶寨,这三个是二队最铁的“关系户”。缺了谁的稻种都不可能缺他们的,队里早就提前留了出来。
    不过方唯给他们留的都是【南光二号】稻种。
    “以后前面那两种稻种就没有了,你们早点更换稻种会更好一些。你们放心,【南光二号】的次一级稻种肯定会有人抢着要,产量决定了一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