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钱!钱!钱!(今日三更达成)
卡尔迪亚军区1金币的补给,在埃尔祖鲁姆能换2金币,在安条克能换4金币。
就毛利来说,这是100%或者300%的利润。
但在事实上,商队的实质毛利,只会比这个更高。
毕竟,商队本身就是希腊农民们和突厥人自己组织的,让他们提供食物补给,其价格只会比市价要低的多。
但盖里斯不会去细究,亚历山德罗斯也不会去细究。
若是想节省这方面的钱,那么代价只会更加高昂。
要么是走上几百公里来提供补给,要么是对地方劫掠,损害民众好感。
多支付些钱,反而能避免许多事端。
在如今这个时代,还不是很明显,但再过个两三百年的话,那么欧洲的战争其实也就演变成了“工程项目”
国王需要向军事承包人分发项目,军事承包人再去找二级的佣兵队长,集结雇佣军。
军事承包人又需要向商人发包,好给他们庞大的军队提供补给。
钱成了这个过程中最为可信的对象,有钱便意味着拥有军队……
没钱的话,即便是国王,也不免众叛亲离。
……
通常来说,军区的首领,应该被称之为将军才对,这代表着其军事上的身份与职责。
但卡尔迪亚军区现如今却并非如此,康斯坦丁先生也更愿意让人称呼自己为总督,而不是军区将军。
并非如此,其一开始的时候隶属于亚美尼亚军区,而后独立出来。
又在11世纪时期,因为突厥人在安纳托利亚的入侵,同君士坦丁堡断绝了陆地上的联系。
从那时起,卡尔迪亚军区的地方分离主义就很浓厚。
加布拉斯家族,甚至于近乎成为了这里的世袭统治者,垄断着卡尔迪亚军区将军的职位。
相比较于将军的称呼,他们还是更愿意称自己为总督。
后续1140年时期,科穆宁王朝痛殴突厥人,成功威慑了加布拉斯家族,才使得君堡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对这里的任免权力。
至少加布拉斯家族,不再垄断着这里的总督职位,而是会在不同的本地实权派手中轮流打转。
康斯坦丁就是这样一位本地实权派,靠着关系、人脉、名望,出任了这个名存实亡军区的最高领袖。
相传卡尔迪亚军区将军最兴盛的时候,能指挥着一万人的军区部队。
但康斯坦丁表示,他已经没法从军区体制上,再拉出哪怕一名能打的士兵了!
“军区”一词本身就暧昧模糊,它既指一种军事占据、亦指一种行政区划。军区事实上是一种将小块土地委任给士兵耕种的屯田体制。
这些务农士兵从严格意义上讲仍是军事单位,且其耕作土地仍归属国有。
士兵个人一旦接受了屯田协议后,即代表同意他们的后代仍在军区中同时承担军事与农务工作,从而更加节省地维持军队。
但怎么说呢……
体制是人维系的,再好的体制,只要体制里的人不愿意再遵循过往的“规矩”,那么就能顷刻间山崩。
长期以来,军区将军职位,都成了加布拉斯家族的私产,那么他们自然要将自己的家族利益,凌驾于军区之上。
毕竟军区的职位说不定哪天就轮不到自己了,可这期间从军区手中剥夺的地产,可不会那么轻易消散。
纵然后续君堡恢复了一定的对地方权威,但新上任的“总督”们,也照样对自己的前辈们有样学样。
经过这么几十上百年持之以恒的挖墙脚,军区本身尚且能直接管辖的农户数量,已经不足当初的四分之一了。
而就这四分之一,大家基本上也是情愿选择缴纳代役金,而不是真的去服役。
“军区、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我记得上一代总督,还能拉出来五百人来着。”
康斯坦丁总督,对着一旁自己家族的秘书轻声问道。
虽然说现如今军区还存在一套官僚体制,但比起那些名义上的官僚,康斯坦丁真正能信赖的,反而只有自己家族的雇员。
至少这个秘书或者说“师爷”,是吃他的、喝他的,是他拿真金白银养出来的。
“大人啊,您要知道,在您当政的这些年里,我们家族的地产,已经翻了快一倍了!”
“哪怕是前任总督,也没您这么……”
秘书、哦不,是师爷,想了想措辞,接着说到:“……英明神武,善于理财。”
“哈!”
想到自己家族的财富增长,康斯坦丁便对自己拉不出来一个能打农兵的事,没那么难过了。
“不过眼下终归是要对付那伙突厥人的,指望不了农兵,就只能去想办法雇人了,或者想办法从我家那些庄园里拉出来点私兵。”
正如君士坦丁堡在科穆宁王朝时期,更加依赖于科穆宁家族的私兵与雇佣军。
特拉比松其实也是如此。
而与君士坦丁堡不同的一点在于,特拉比松终究是没那么有钱,没法把雇佣军当常备军使。
“对了,先前我们收了多少钱来着?”
康斯坦丁指的是先前同各路达官显贵们讨价还价时的情况。
“大人,这个、当时账面上,各个家族……”
师爷话没说完,康斯坦丁就将之打断
“别提账面,我说的是他们给的实数。”
“啊……这个嘛,城里豪门18户,总计送您这里的约莫有三千金币来着。”
“三千?才三千!光约安尼斯那家伙,当时就说要拿一千给我的!”
“这三千够我干什么?!”
“咳。”师爷清了清嗓子,也觉得有些尴尬。
“大人啊,这个您也清楚,虽然当时他们说了那些数字,但您为了能上台当总督,那可是欠下了许多人情的。那些人愿意拿出真金白银,就已经相当给您面子了。”
康斯坦丁深深叹了口气,也清楚这确实是没办法。
“总之,这一千金币就给你了,记得帮我物色点精明能干的人,现如今这君堡有难,日子不太平了,如果能找到些靠谱的人,就帮我长期雇下来。”
总督大人一张口,三千就成了一千,果真如师爷夸的那般“英明神武,善于理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