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7章 :残缺的《古都》上
    第387章 :残缺的《古都》上
    东京,风和日丽。
    远处的白云被热风吹散,街角的辣妹将裙摆高高卷起。
    “那么,第一届谷崎润一郎奖的获奖作品就暂定为《细雪》,明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没问题的话七月的第一个周末为宫诚先生颁奖。”
    在龙川彻为弗兰克小说奖在英国左摇右晃的时候,东京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第一届谷崎润一郎奖的获奖作品产生,七月初的这天,日本作家协会,以及由日本文化厅,出版社主编代表组成的文学奖组委会在东京大学为几日后的颁奖礼商议。
    组织活动,创立文学奖。
    一切都是为了保持日本传统文学的正统性不会旁落。
    “明智先生的那位学生最近情况怎么样了?”
    聊天的过程中难免牵扯到龙川彻,一位谷崎润一郎奖的评委席成员,好奇的看向今天一起来参加议事的老人。
    老人身上带着金色麦穗,是隔壁早稻田大学的教授。
    按理来说国内没有多少人能够给老人的文章做评论,但是没办法。
    说话的谷崎润一郎评委看了一下四周。
    宫诚一太郎,加贺悠风,三岛司。
    国内有名有姓的文人都在这里,想找个能评论对方作品的人都找不出来。
    宫诚一太郎的作品获得谷崎润一郎奖的优胜,明智进的《饲育》获得次优胜。
    这次谷崎润一郎奖的获奖名单拉出来都吓死人,随便边边角扯一个出来都是往日难以窥见的上流文人。
    “龙川么?”
    提起这个名字明智进有点晃神。
    他的那位学生在樱结成粉云的时候来到早稻田大学。
    可是中间药王诗会,群像赏评选。
    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
    “说来惭愧。”
    今天是谷崎润一郎奖内部排名公布,在场的有很多很多人。
    站在礼厅的角落,看着纷乱的人群。
    “我也很长时间没跟他联系上了。”
    明智进叹气。
    他不明白自己本来应该宏图展望的学生怎么会闹到现在这个地步。
    《源氏物语》的重译,普林斯顿学术团队的加入。
    龙川彻在背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至于这场本该有他一席之地的文学盛会不见年轻人的身影。
    在场的人穿着妆容肃穆的和服,相互之间络绎交谈。
    明智进左看右看。
    都没有自己学生的位置。
    “我倒是知道一点他的近况。”
    评委神秘兮兮的,明智进认识他,读卖日报负责国际新闻的主编,国际上很多消息很灵通。
    “哦,那你跟我说说。”
    明智进笑了笑找个一个僻静的角落坐下。
    四周人声鼎沸,组委会的人在跟各个作者商量七月份颁奖礼的事情。
    其实这个颁奖礼挺难办的。
    参加的人大部分都能称得上名流文人,一个安排不好就会折了各方的面子。
    三岛司对自己的《征夷大将军》没进入获奖名单有争议,白川毅人奇怪自己随手写的《捕风捉影散文集》为什么都能进入获奖名单。
    一个比赛分出一个优胜,三个次优胜,还有五个次准优胜。
    不得不说这次谷崎润一郎奖为了不得罪各位名人文豪也是了大心思。
    “听说他啊.”
    消息灵通的主编话还没说完,几个人就也到这个角落坐了下来。
    这个《谷崎润一郎奖内部布告》的地方是一个小礼堂。
    一排排的阶梯座椅,有官员,有文学界来人。
    “不用你到前面站着了?”
    过来坐下的人是明智进的好友,一身素衣的弘平和尚。
    老和尚明显很多年没有这种参奖经历了,刚刚一帮人将他围的水泄不通,此时顶着满头细汗看着有点不厌其烦。
    “走个过场罢了。”
    老和尚往前面看了一眼。
    这届谷崎润一郎奖呈现参赛者跟评委文学地位反过来的形式。
    几乎没人会觉得他不获奖,也几乎没人觉得自己能走到他前面去。
    《细雪》的包罗万千一出来就让所有人公认会拿到这次谷崎润一郎奖的优胜,很多人也等着老和尚以这个古典文学奖的优胜得住姿态去跟龙川彻谈论那场纷纷扰扰的《雪国》。
    从北境飘来的大雪,在日本掀起古典文学风潮的时候被越来越多人研究。
    “物哀美的代表”“通透的北国雪境”
    越是研究越是能察觉出那本《雪国》对于物哀传承的贡献,现在基本没有几个人能觉得自己能跟龙川彻聊聊传统美学了。
    “在聊什么?”
    弘平是被自己的学生室安内部搀扶过来的,后面还跟着一个满足说着恭喜的三岛司。
    三个人一下凑到最后排显得有些挤。
    明智进看了眼刚刚说话的主编。
    “在聊你口中的那个‘民贼’。”
    明智进对自己的老朋友是颇有怨言的。
    在他看来他跟龙川彻不管怎么样都是学派上的争端。
    “群像赏舞弊?你觉得他会做这种事?”
    当时明智进因为群像赏的事找过自己的这位老朋友,日本文学界很多情况下都是弘平的一言堂,只要对方愿意出面,那场风波很快会解决。
    “他会不会做这种事跟我有什么关系?跟文部省的人牵扯太深就应该想到会有这种结果。”
    当时弘平和尚厉声,好像有这种结果是龙川彻咎由自取。
    日本文人从上个世纪开始就跟政府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
    文人们查缺补漏,政府被民声裹挟。
    两方其实有点半敌对关系。
    其实明智进现在想说你不是也因为《源氏物语》的事情与文化厅合作了,但是怕直接给老和尚气死,早稻田的教授选择闭口不言。
    “哦,他现在在干嘛?”
    弘平和尚翻着一本线稿,上面写着——
    东山如意峰上点的是正经的“大文字”;靠近金阁寺的大北山上的,叫“左大文字”;松崎山上的是“妙法”;
    文字写的是京都盂兰盆会的一小片景观。
    简单的文字,朴实的语言。
    明智进看了眼,线稿的名字叫《古都》
    突然又来了几个重量级的人,读卖日报的主编有些紧张。
    “宫诚老师,”
    读卖日报的主编咽了口口水说道:
    “听说爱尔兰那边有将弗兰克小说奖颁给龙川彻的准备,并且.”
    主编左望望,右瞧瞧。
    压低声音说道:
    “并且有意向邀请他加入爱尔兰作家协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