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70.第367章 又一个
    第367章 又一个
    王姮和王都看到了楼彧的浅笑,她们对视一眼,一颗心,都忍不住的向下沉。
    “我们猜对了?”
    “幕后之人,还真是为了紫河车?”
    “数名失踪者,一半都是遮掩,他们的目的就是身怀六甲的孕妇?”
    “……畜生!”
    王姮与王的目光,激烈的碰撞,两人无声的交流着。
    王姮还好,虽然气愤于某些上位者的“残暴不仁”,却还没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王则不然——
    一则,她本就出身底层,活了两辈子,都是平头百姓。
    她也就更能共情弱者。
    二则,她现在怀了身孕,月份虽然浅,却已经能够感受到胎儿的存在。
    王在古代生活了这些年,早已熟悉古代的医疗条件。
    在后世,想要紫河车,未必需要害人性命。
    而在古代,正常生产都是在闯鬼门关,更何况是强权者别有目的的强取豪夺?
    王根本不敢去想,某些视人命如草芥的权贵,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药材”,会做出怎样残忍血腥、有违人伦的举动。
    一定非常的残酷,非常的挑战人类底线。
    她轻轻扶着自己的小腹,无声的骂了句“畜生”还嫌不够,索性痛骂出声:“不!不是畜生!他们这般泯灭人性,分明就是畜生不如!”
    王姮虽不能共情不相干的外人,却会心疼自己的好姐妹。
    她看到了王轻抚小腹的动作,知道她这是被触动了。
    王姮伸手,轻轻拍了拍王的手背,低声道:“阿,不要生气,更不要害怕。”
    “案子既然已经上报到了大理寺,阿兄定会调查清楚!”
    至于王,更无需担心自己。
    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也只敢劫掠平民,似王这样的贵妇,他们是万不敢招惹的。
    那些人只是坏,并不蠢。
    更不用说,王不是孤身一人,她身边有奴婢、有护卫,还有萧无疾安排的暗卫。
    若是想要突破这层层迭迭的保护,十几个人都不够,需得集结上百、甚至几百的人手——
    呵!
    这里是骊山,京郊之地,若非有皇命,谁敢集结这么多的兵卒?
    想要造反不成?!
    “阿玖,我知道!我不怕,我、我就是不理解,为什么人性之恶可以达到如此境地!”
    王感受到好闺蜜的关心,她反手握住王姮的小手,低声道:“这还是京畿之地,天子脚下啊。”
    长安这样的百善之地,都有如此目无法纪、肆意妄为的狂徒。
    若是那些更为偏远的地方,普通百姓岂不是更没有活路?
    “……”听到王姮、王的对话,楼彧没有说话。
    她们已经够清醒、够能看清现实了,但,楼彧必须说,真正的现实,远比她们所想象的更为残酷。
    京畿之地又如何?
    正是京畿之地,才会有大量的王公贵族、世家豪门。
    他们掌握权柄,他们有恃无恐,他们总能为了一己之私而践踏法律、泯灭人性。
    区区失踪案而已,依着京兆府、大理寺以及刑部等多个衙门的手段,想要侦破并不难。
    难的是——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黑与白、正义与邪恶。”
    “有的只是利益的权衡……不说我等臣子了,就是圣人、太子,亦有粉饰太平的时候。”
    楼彧已经是标准的政客,他思考问题的角度、为人处世的方法,也就无法太过纯粹。
    他已经掌握了失踪案的诸多线索,也隐约有了嫌疑人,但,他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然后做出最后的利益取舍!
    这些,就不好对她们讲了。
    阿姮还好,她最懂他,不会为了不相干的人,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指责他。
    王……唉,到底出身不同,思维、眼界等,也会有所不同。
    这,便是王所说的“三观不同”吧。
    楼彧暗暗思索着,表面上,他依然和煦:“嗯,这件案子我已经接手了,我会将之调查清楚!”
    至于查到什么程度算“清楚”,就要看相关势力的角逐了。
    楼彧不是真的“青天大老爷”,他是权臣,他要的从来都不是是非曲直、黑白对错。
    ……
    沈度不愧是“亲”先生,对于自己的逆徒,十分疼爱。
    王姮将自己想要教授书法的计划告诉了他,他便立刻命人安排。
    次日清晨,王姮就去书院上课了。
    除了德音堂,王姮还给书院的男生授课。
    她那“左手飞白”的段子,早已成了书法圈儿的雅事。
    京城的士子们都知道,琅琊公主不愧是出身沂州王氏,颇有先祖遗风。
    其书法,堪称一绝。
    王姮的到来,也就引来了许多学生的关注。
    待到她上课的时候,即便不是本学堂的学生,也会有人跑来旁听。
    偌大的堂屋里,除了一排排书案后端坐的学生,后面、门外、窗外,亦有一圈乌压压的脑袋。
    王姮先是展示了自己的技艺,然后便开始授课。
    一堂课,半个时辰,王姮看着年轻,却沉稳、干练。
    教起书来,亦是言之有物,颇有章法。
    学生们最初是“慕名而来”,更多的还是有看热闹的想法。
    但听着听着,众人就听了进去。
    王姮教授的内容,可不只是她一人所长,而是糅杂了王氏历代先祖,近几百年的经验与心得。
    王姮还展示了自家祖传的字帖,有一本,据说还是当年书圣留下来的,无比珍贵。
    学生们:……贼娘的,每年一千贯的学费,只这一堂书法课,就值回票价啊。
    王姮的第一堂课,十分顺利,她讲得尽兴,学生们听得意犹未尽。
    这个时间,有关王姮、楼彧“琴琴和鸣”的轶事,也已经在骊山书院传开。
    学生们羡慕王、楼二人夫妻恩爱的同时,亦十分仰慕他们的才艺。
    楼彧本就有京城才子之首的美誉,诸多才艺,他无一不精。
    宫宴之上,还曾以一曲古琴惊艳四座,引得圣人、太子连连赞叹。
    还有那些外邦遣来的学生们,都把楼彧奉为凝聚了大虞文彩精华的谪仙。
    他们纷纷跑去求教楼彧,有些甚至跪在楼彧面前祈求能够拜入他的门下。
    其狂热、其赤诚,就连热情、开放的大虞人见了,都忍不住咋舌:
    这些蛮夷,倒是识货,知道楼含章才是京中第一才子。
    可惜啊,他们来晚了,楼彧已经卸任了弘文馆的差事,转战大理寺。
    否则,他们完全可以进入到弘文馆,名正言顺的跟着楼彧读书。
    来自各个番邦的“遣虞使”们都如此识货,就更不用说大虞本朝的士子了——
    楼彧本就多智近乎妖,又师从海内名士沈度,自是拥有一身的本领。
    这般神仙人物,本就极具传奇色彩。
    而琅琊公主,一介女子,却能够与他“琴琴和鸣”,其琴技,足见不俗啊。
    王姮首次上课便大获成功,书院的诸多学生,对她的议论就更多了。
    王最爱八卦,上完课,在书院的食堂、学堂、藏书阁等地方转了一圈,便搜集到了许多“素材”。
    她找到王姮,一对闺蜜,宛若未出阁前一般,凑到一起开始叽叽咕咕。
    看到王眉飞色舞的巴拉巴拉,作为八卦的当事人,王姮忍不住的嘴角抽搐。
    与王一样,王姮也喜欢吃瓜。
    但吃自己的瓜……呃,这感觉,略微妙啊。
    为了减少尴尬,王姮决定祸水东引:“……在书院,阿兄竟也这般受推崇?”
    嗯嗯,还是说说楼彧吧。
    他的话题度更高,王姮也想知道外界对于他的看法。
    “楼郎君本就颇有推崇啊!不只是京城的小郎君、小女郎们,就连那些‘遣虞使’都对楼郎君无比崇拜!”
    说到这里,王的眸光有些冷,“比如来自倭国的那个小野,哼,谦卑又殷勤,若非楼郎君再三不许,他都要免费给楼郎君做奴仆了。”
    不得不说,小日子的学习态度是真的能够打动人。
    他们为了学习强者身上的优点,可以将自己低到尘埃里。
    百般讨好,千般诚挚,万般勤奋……人骨子里都有好为人师的一面,而面对一个态度好、有天赋还爱学习的好苗子的时候,都会忍不住的想要指点一二。
    但,旁人也就罢了,某些鬼畜真的不配。
    “他们跟着我们学习,变得强大后,非但不会感恩,反而会反过来欺辱、毁灭。”
    “他们只是慕强,对弱者,却没有悲悯之心。”
    “楼郎君等才子们,有着君子之心,施恩不求回报,却也不能便宜了白眼狼啊!”
    “……所以,不管那个什么小野大野表现得如何完美,也不能心软,倾囊相授?做梦!”
    只要一提到这个地方的人,王就变得格外“刻薄”。
    王姮不理解,但尊重:“好!好好!我知道了!我会提醒阿兄的!”
    “那个,‘我辈楷模’呢?这段时间不是也来骊山了嘛,听说她与医学院的师生们,正在研究新的药丸?”
    聊八卦就该开开心心的,见好闺蜜被某个话题弄得情绪激动,王姮便赶忙转移了话题。
    而所谓“我辈楷模”,则是王促狭的给李明堂起的绰号。
    这个怪里怪气的称谓,就连李明堂本人,在听了王的解释后都十分满意。
    “嗯嗯,听说是治疗疫病的新药。”
    提到了李明堂,王忽的想到刚刚探听到的八卦,赶忙分享给好闺蜜:“阿玖,你可曾听说,京城又来了一个神医?且,也是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