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君明臣直
秦二世而亡,前车之鉴近在眼前。
贾诩等人绝不会允许田泽也钻进这个牛角尖。
在他们看来,田泽做的已经够多的了。
如今的大齐,已经犹如一张被绷紧了的弓。
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实际上民力已经濒临极限,再强行压迫下去,必然会适得其反,甚至有可能会崩坏。
“陛下,如今我们需要的,是稳定和沉淀,很多事情,该放下了。其他的事情,交给吕奉先和公孙伯圭他们去做吧。”贾诩劝谏道。
大齐的发展进入瓶颈是必然的。
田泽和贾诩等人早早的便预料到了这种情况。
实际上在拿下河北之地时,这一隐患便已经出现了。
所以贾诩等人才会和田泽一样,对于中原诸侯那么容忍。
因为以大齐的民力,想要干完眼前规划的事,也至少需要十年的水磨功夫。
若是再加上东南、北方、身毒、贵霜等地,只怕下一代人都干不完。
所以,他们需要一些帮手,一些有足够能力的帮手。
“朕明白。”田泽长叹了口气。
“罢了,就依你们所言。”
田泽略有些无奈的看向陈宫:“公台,此后的政务你要多加付担子,朕就不过多过问了。”
“子布、元皓,你们二人要辅佐好,把好人事和监察之关,切不可再出现大规模腐败之事。”
陈宫、张昭和田丰皆是应诺。
田泽摆了摆手,随后众人退下。
静静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空荡荡的房间,田泽此时的心情也略有些复杂。
释然之余,也不免有些失落。
看来,自己真的可以提前“退休”了。
当一切步入正轨,他豁然发现,自己的身份似乎已经从曾经的主导者变为了监督者。
一手缔造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培养了诸多的文武。
终于,这个帝国似乎没有他也能够顺利的运转了。
他能够改善的地方已经越来越少,似乎可以功成身退了。
想到这里,田泽忽的自嘲的笑了笑。
都是走上修真之路的人了,还贪恋这些俗世干什么?
很快调整好了心态,释然的田泽开始规划起了自己接下来的要做的事。
除了战事和外交,以后需要自己关注的事情应该不多了,大把的时间不能浪费。
对于孩子的教育看来得多关注些了,起码给大齐培养一个如刘禅一般的守成之君以过渡。
百家的进展也该督促督促了,尤其是墨家和儒家,未来何时能够突破发展的瓶颈主要还是要靠他们。
道教那边也得关注关注,可以研究研究典籍什么的,顺便把宗教信仰的问题处理一下。
这样想下来,田泽忽的发现自己需要做的事还不少。
唉,何时才能平定三大帝国啊!
田泽的目光幽幽的看向西方,心中满是急迫。
他追求的可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是长生久视。
但在修为即将触碰到筑基期时,他才发现这方天地对于修真者的不友好。要想“飞升”,唯有集合这方世界的大部分人道气运方有可能。
所以,田泽对于覆灭其余三大帝国是势在必行。
阻挠道爷长生的,都得死。
……
离开皇宫之后,田丰等人并未如往常一般各自回府,而是来到一处幽静的酒肆。
“文和,你方才所言,是否有些过了?只怕陛下会……”董昭喝了一口闷酒,语气略有些不善的问道。
作为彻头彻尾的帝党,董昭一直是以田泽的利益为先。
平日众人与田泽议事之时,虽然也都经常会进行争辩和劝谏,但是今日的情况却完全不同。
贾诩的发言,看似不痛不痒,实际上蕴含的意思是颇为深远的。
田泽一直以来的执政思想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核,大刀阔斧、激进严谨。
但是贾诩却径直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意思,这是在原则上抵制了田泽的选择。
“忠言逆耳,为人臣者,若不能在关键时刻谏言,那便是失职。”贾诩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神色平静却透着坚定。
“如今陛下雄心壮志,欲成就不世之功,然民力有限,大齐已如强弩之末。若不及时调整,秦二世而亡的悲剧恐将重演。”
“我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此时若不直言,更待何时?”
听到贾诩的话,田丰不屑的冷哼一声。
“说得好听,哪有那么严重?你也就是欺负陛下仁德,若是寻常帝王,只怕你贾文和早就充当瞎子、聋子了。”
贾诩也不恼怒,只是给自己又倒了一杯。
“君明则臣直,自古如此。”
田丰说的不错。
若不是遇上的是田泽,深知其脾性,他怎么可能说出那种话。
往小了说只是劝谏而已,往大了说,那其实算是诛心之言了。
陈宫却是出声道:“文和今日之言,确实是至关重要。”
“治国如登山,逾是向上,逾是危险。我大齐发展的速度,太快了!”
说到这里,在座众人不禁纷纷陷入了沉思。
哪怕自田泽从长兴岛发家算起,至今也不过才十八年。
十八年,便是一个婴儿成长起来,至今都尚未及冠。
田泽却硬生生用这十八年的时间,再造了一个空前强大的盛世。
这已经不能说是速度快了,完全是开挂了。
但是,欲速则不达,大齐的根基被田泽夯实的极为深厚,但依旧无法掩盖其迅速膨胀的事实。
“虽然至今大齐稳固异常,尚未出现问题,但文和说得对,我们必须要慢下来。”陈宫说道。
“只要是快速发展,就必然会有隐患,绝不可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荀攸说道。
“可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不能只依靠曹孟德和袁本初等人吧。”程昱不甘的说道。
看着在场众人的反应,他明白,恐怕只有自己还在坚持着了。
即便是董昭和满宠也已经动摇,其余人更是坚定无比的站在了贾诩的一方。
“大齐的民力已经到极致了,不可能再大动干戈。否则陛下也不会苦心孤诣的想要收复曹孟德和袁本初等人。”
“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事,但只能是有限的。要想达成陛下的目标,必须要以曹孟德等人为主导。”贾诩沉声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