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5章 即位(一)
    第155章 即位(一)
    西宫的烈焰以一种怪异的形式流入地宫之后,越来越多的禁卫们赶到,渐渐控制了火势。
    火势虽不大,燃烧的烈度却极高,短短的一段时间,竟把那刚刚修建的巍峨宫殿群烧得透透的,终于轰然倒塌。
    烟灰随风飘扬,飘到了殷景亘的面前。
    他站在一口井边,注视着那一路向下的深幽石阶,眉头微皱,眼中藏着深深的思虑。
    其实,在做出计划之时,他便与殷誉和说过一句话。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此番行事,请父亲做好万劫不复的准备。”
    事实证明,哪怕千算万算,总会有疏忽之处,殷括还是逃了,一旦让他活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而比起后果,更让人焦虑的是后果揭晓之前什么都未知的时刻。
    殷景亘等待着,什么也没说。
    在他身后,不停地有甲士过来,道:“昭王,太子殿下问你何时过去?”
    每一次,殷景亘都会回答“马上”以安抚殷誉和的情绪,同时嘱咐让殷誉和果断进行登基事宜。
    最后,殷誉和派了殷婉晴过来询问。
    “兄长……”
    “告诉父亲,我马上就过去。”
    殷婉晴没走,反而走到井边,低声问道:“还有别的出入口吗?”
    “我在找。”殷景亘道,“整个宫城,每个角落我都在找。”
    “我是说宫城之外。”殷婉晴问道:“地宫是否有出口通入宫外?”
    “若有,会很麻烦……”
    殷景亘脸色很凝重,像是一朵随时要滴出雨的乌云。
    正在此时,有人高喊了一句。
    “昭王,快看!”
    几个禁卫快步赶上来,喘着粗气,指着身后,喊道:“来了!”
    石阶太长,殷景亘等了很久,才看到一道身影缓缓地走了出来。
    渐渐地,走到了阳光能照到的地方。
    是顾经年。
    他衣衫褴褛,满是被刀刮、被火烧的痕迹,背上没有火翅,看起来就像一个艰难逃生出来的普通人。
    他手里捧着一个干瘦的躯体,那躯体干瘪,枯瘦,像是烤到了半熟的肉干。
    殷景亘屏息看去,认出殷括。
    那个他小时候无比敬畏的、高高在上的至尊皇帝,被烤干之后,也只有羊羔大小。
    那种惨烈的对比,让殷景亘觉得荒唐可笑。
    可笑感泛起,他眼眶却是瞬间就红了,“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皇祖父!”
    身为雍国皇氏,演技是必须会的技能,殷景亘演技并不算好,胜在有几分认真与诚挚。
    他确实是悲痛。
    悲痛的不是殷括之死,死在他亲手布置的刺杀之下。
    他悲痛的是殷括早就死了,那个曾经让他崇敬的皇帝很早就以另外一种方式死掉了,被岁月、权力腐蚀,死于自私与懦弱,剩下一具苍老的空壳,在阴暗潮湿中通过最卑劣的手段偷生。
    大雍国的重担、一统中州的理想,将落在殷誉和与他身上。
    殷景亘咬着牙,眼神无比坚定。
    他心中暗道:“皇祖父,你早该死了,大雍社稷交给我,只会更好。”
    顾经年看着跪在自己脚下的殷景亘一眼,坦然受了,然后,他把殷括的尸体放下,走到了一边,与殷婉晴对视了一眼。
    殷婉晴目光清澈,再次示意顾经年放心,眼神中却不见太多的悲伤。
    殷括与这一对孙子孙女,看起来并没有太多感情。
    也是,若有感情,不至于能有这样一场刺杀。
    “是你将皇祖父的遗体从逆贼手里抢回来。”
    殷景亘终于起身,看向顾经年,开口将整件事定了性。
    然后,他亲自抱起了殷括的尸体,步履坚定地走向前朝的大殿。
    殷婉晴走到了顾经年身旁,小声道:“信王叛乱,你最先发现他的阴谋,因此与他交手,并带走凤娘做为人证。御前对质,眼看事情要败露,凤娘便助信王刺杀了殿下。”
    这会是对外的说词。
    顾经年问道:“凤娘会怎么样?”
    “已经被‘当场’格杀了。”
    殷婉晴特意加重“当场”两个字的语气,告诉顾经年,死的不是真正的凤娘。
    死的或许是阴差,被东宫灭了口。或许阴差也没有死,东宫还需要他刺杀更多人,毕竟要灭口的话,顾经年也是知情人。
    “至于你的朋友。”殷婉晴道:“见过她的人并不多,改名换姓便是。”
    相比起来,殷婉晴虽然没有允诺任何封赏,可所作所为比殷括更有诚意得多。
    如果不是殷婉晴在事前擅自对顾经年透露计划,顾经年是否会被殷括说动还是未知数。
    换言之,殷婉晴当时比划的那简单手势,可以说是挽救了东宫的命运。
    顾经年对此是满意的,问道:“屈济之的立场是什么?”
    “为何问他?”“朝堂上我只认得他,不想与他为敌。”顾经年道:“担心他做出傻事来。”
    殷婉晴显然不信,深深打量了顾经年一眼。
    她想了想,干脆把事情挑明了说。
    这也是她的行事风格,尽可能地用阳谋。
    “你很聪明,看出了接下来的事态,屈济之的态度举足轻重。”
    “我没看出来。”顾经年道。
    殷婉晴见他故作谦虚,更是不信。
    “屈济之当年提倡包容异人,甚得异人之心,阅微学堂由他创立,朝中不少宗室、重臣都是他的学生,更关键的是,他能够调动雍京城中的异人队伍。”
    “哦。”
    “至于他的立场。”殷婉晴沉吟道:“他为人方正,若是没看出什么来,该能支持父亲继位。怎么?你觉得我们有破绽被他捉到了?”
    顾经年也不解释,道:“我想见一见他。”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殷婉晴道:“可以,不过得等此间事毕。”
    顾经年既然听殷括说过,屈济之已经得到了缨摇下落的线索,担心夜长梦多,便道:“我想尽快见他,郡主只需告诉我他在哪里便好。”
    殷婉晴愈发认为顾经年怀疑屈济之掌握了什么,便道:“想必已赶到宫中了吧,你随我来。”
    到了前殿,只见重臣云集,已得知了雍帝驾崩的消息,纷纷拜倒大哭。
    但顾经年目光逡巡,始终没有见到屈济之。
    他遂向殷婉晴问道:“他在吗?”
    “我没看到,想必是有事耽误了。”
    又过了好一会,殷誉和被人搀扶到了殿上,跪拜在殷括的尸体前痛哭不已,几次哭死过去,让人对群臣诉说事情的委原。
    顾经年知道接着还要商议殷括的丧事,百官请殷誉和即位,三请三让……总之流程还很长。
    而屈济之始终没有赶到。
    顾经年于是打算离开去找屈济之。
    才转身,恰遇到殷景亘。
    殷景亘拉了顾经年一下,低声道:“你是抢回皇祖父遗体的功臣,且待论功行赏。”
    依旧是殷婉晴上前,附耳与殷景亘说了几句。
    殷景亘转头扫视了群臣一眼,此时才发现屈济之不在,遂道:“不急,我派人去寻屈公。”
    顾经年只好耐着性子听人介绍自己的功劳,接受殷誉和的勉励。
    这既是对他能力与功绩的认同,更是因为东宫想要通过当众拉拢他,将顾家与东宫的立场绑在一起。
    正此时,有人从殿外匆匆赶来,走到殷景亘的身边附耳说了几句。
    殷景亘听罢,看起来虽然还镇定,眼神已有了涟漪,他看了顾经年一眼,招了招手,却没有把事情对殷誉和禀报。
    “你方才在地宫内,可有看到别的出口?”
    顾经年早已将经过说了,无非是再复述一遍,道:“或许有,只是我没看到。”
    殷景亘语气凝重了许多,轻声道:“找到了一个出口,是通往宫外的。想来,你并不确定有没有人从这个出口离开了?”
    “嗯。”顾经年道:“不确定。”
    殷景亘凑到他耳边低声道:“你也知道螈人的特性,一旦有人离开,会很麻烦。”
    这里的“有人”指的自然是殷括。
    此时所言,商议的已是继续追杀殷括的话题,可见殷景亘已是把顾经年当成自己人了,或许说,双方都没有选择。
    殷婉晴则提醒道:“屈济之还没有来。”
    ————————
    几个雍京城防将领正走向一间公廨,脚步略显焦急。
    “屈公为何此时唤我等过来?宫中出了大事,我们急着进宫!”
    说话的将领身形壮硕,快走时手臂挥动,隐隐有虎熊的形态显现。
    在他身后其余将领亦各有不同于常人的形态,皆为异人。
    赶到堂内,只见屈济之正端坐于屏风前,目透思索。
    “屈公,你怎么还坐得住?没听得宫中钟鼓,陛下驾崩了吗?!”
    屈济之开口却不急不徐,道:“关上门,随我来吧。”
    他起身,领着诸将转过屏风。
    一个老者正坐在屏风后,身上穿的虽只是件宦官衣袍,气势却无比威严。
    “陛下?!”
    诸将俱是大惊,纷纷拜倒。
    “臣等见过陛下!”
    坐在那的,正是一个活着的殷括。
    他扫视着他的臣子,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道:“朕,还没死。”
    于此同时,宫城,永寿殿。
    诸臣已纷纷拜倒在殷誉和面前,齐声山呼。
    “臣等请太子殿下即皇帝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