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2章 查与杀
    第92章 查与杀
    “当是在昨夜三更时分死的,死因是心口的致命伤。”
    苏长福喃喃着,又拿起地上的断手、断脚、断指接到伤口处仔细看了,道:“凶徒出手果断,对人体关节非常了解,是个万分凶残之人。”
    把收集到的所有结果全都禀报给了裴念,却见裴念正看着桌案发呆。
    “缉事?”
    “这里,是不是少了什么?”裴念道:“有笔、有墨,袁伯祯死前应该在写着什么,被凶手拿走了。”
    苏长福点点头,道:“缉事明鉴。”
    “夹墙里的钱财,凶徒既未拿走,可见此案并不是单纯的劫财,本也不可能有人为了劫财就敢杀入朝廷高官的宅院……”
    裴念喃喃自语着,往外走去。
    她已能够确定,凶手是为了裴伯祯正在办的案子来的,也就是顾北溟、陆晏宁叛国谋逆一案。
    但这案子分明已是证据确凿,顾、陆两家亲朋几乎一网打尽,谁还要翻起波澜?
    思及至此,裴念便想到昨日看到的那封没有署名的秘信。
    顾北溟果真是被朝中的雍人奸细逼反的?那陆晏宁谋逆的背后也有隐情?谁在查这件事?
    院子里,赵横正查看那些死去护卫的尸体。
    “缉事,卑职发现,他们死前都很惊恐,凶手的武功应该很高。”赵横压低了些声音,又道:“甚至,是个异人?”
    “那个驿吏,赵明。带来他见我。”
    说到此事,赵横脸色奇怪了些,道:“缉事,他没有去京中驿铺。”
    “每个驿铺你都查过了?”
    “是,每个驿铺都没有见过他。”
    裴念微微蹙眉,道:“吩咐人去泾原驿,打听此人。”
    “是,不过查此事,快马来回,最快要也六天。”
    “查,我有直觉,他与此案有关。”
    “是。”
    “我让你查顾采薇的下落,你查到没有?”
    赵横摇了摇头,道:“此事竟有些复杂,陆晏宁谋逆被捉当日,顾采薇并未与陆宅别的家眷一起被拿下,而是逃了。”
    “她一个孕妇,如何逃的?”
    “陆家供奉,武艺极高,护着她逃到了镇远侯府。”
    裴念自然知道镇远侯陆晏清是陆晏宁的兄长。
    虽说陆晏宁是瑞国军中年轻一代的翘楚,名望显著。可陆家的官职、权势、爵位等等一切底蕴,其实是由陆晏清继承的,此人虽然低调,可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远高于其弟。
    赵横接着道:“顾四娘逃到了镇远侯府,不久,镇远侯便上奏弹劾了顾北溟,该是大义灭亲、壮士断腕之意,但奇怪的是,那份奏折被相府压了下来,连罪名也不知道。相府似乎与镇远侯达成了某种交易,暂时没有追究到镇远侯府。”
    “换言之,顾四娘还在镇远侯府?”
    “不知道。”赵横道:“因为御前军曾去查抄了一批人与物,包括侯府供奉、珍宝、书籍。”
    “去了何处?”
    “不知。”
    “再去打探。”
    说话间,裴念出了袁宅,翻身上马。
    她目光一扫,忽留意到人群中有个老者拄着拐杖缓缓而行,看样子是个瞎子,让她隐隐想到了什么,她确实从未见过这个老瞎子。
    踢了踢马腹,正要离去,裴念忽然想起了什么。
    她此前曾看过情报,顾经年的启蒙先生,是个瞎了双眼,终日喝得大醉的邋遢老人。
    “去,带那老者来见我。”
    很快,那瞎眼老者便被带到了裴念面前。
    “叫什么名字?”她径直问道。
    “草民……”
    裴念敲了敲额头,终于想起了当时在情报上看到的那个名字,缓缓问道:“应时纶?”
    瞎眼老者脸上浮起了无可奈何的表情,长叹一声,道:“是,我愿伏法。”
    说罢,他低下头,作任人处置的模样。
    “你犯了何罪?”
    “我是顾家西席,顾家犯叛国大罪,我应在株连之列。”
    裴念问道:“既然如此,你如何没有被捉?反而在此闲晃?”
    “不知。”应时纶叹道:“那几日,我醉倒在外,醒来时主家已经被捉了,却漏了我,我这无用老朽不能独自活下去,只能前来投案。”
    “找袁伯祯投案?”
    “小人听说,这里是大理寺。”
    裴念看应时纶是眼瞎心不瞎,想了想,道:“随我来。”
    带着这老瞎子到了无人处,她开门见山道:“你若想找人帮你,我可以。”
    “我这老瞎子不知阁下在说什么。”
    裴念缓缓道:“我认得顾经年,与他关系……不错。”
    她是斟酌了用词,才用了“不错”这两个字,也不算是乱说。
    应时纶两个眼眶虽然空洞,但听到这句话,脸上依旧浮起了惊愣之色。
    裴念一看,便知自己猜得不错,于是问道:“你知道顾经年的秘密吗?”
    “姑娘,你……果真与公子相熟?”方才裴念说的只是与顾经年关系不错,一眨间,到了应时纶嘴里就成了“相熟”,但她却没有否认。
    “嗯。”
    应时纶遂激动了起来,道:“姑娘,你是……”
    “我能帮你们。”裴念道:“前提是,你得与我说实话。你一个瞎子,绝不可能独自逃脱追捕,你到底是如何从陆宅出来的?”
    应时纶手指摩挲着,思考之后很快有了决定。如今他已走投无路,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我是与四娘一起,由陆家供奉们护送到了镇远侯府。或者说,是我带走了四娘。”
    “你?”
    “是,之前,公子早料到了顾家可能生变,给我留了一封信,让我关键时刻递给陆家家主,使陆家与顾家划清界限,保住四娘。”
    顾经年会这么做,裴念并不意外。
    “那信上写的什么?”
    应时纶苦笑道:“我是个瞎子,如何能看到公子的信?但我猜想,公子该是自揭了秘密,作为陆家检举顾家的罪证,因当时,我听到陆晏清说了一句,‘顾北溟竟敢养异……’,后面的话他收住了,可当是‘异人’。”
    “然后呢?”
    “陆晏清上了奏折,确实保住了他自己,可他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由着人把四娘带走了。”应时纶道:“有人不愿意异人之事被捅出来,与他做了交易,让他闭嘴。这桩案子只提顾家、陆家叛乱,没人提陆晏清的奏折与异人之事。”
    “你找袁伯祯做什么?”
    “我想打听出四娘在哪。”庆时纶道:“朝中必有人在掩盖异人之事,谁带走了四娘,谁就是知情者。”
    裴念大概明白了。
    顾北溟、陆晏宁叛乱的背后,依旧与炼术有关。有人,大概率是宰相郑匡甫想把炼术之事摁下去。
    但这只是她的猜测,甚至是她的执念导致她胡思乱想,暂时连佐证都没有。
    “赵横,你亲自保护他。”
    裴念把应时纶交给属下,翻身上马,赶向大理寺。
    她还是决定顺着袁伯祯之死往下查,那首先就要看袁伯祯公廨中的卷宗。
    快马驰过京城道路,停在大理寺前。
    裴念快步登上台阶,手持牌符,对着门口的守卫一亮,风风火火地入内。
    “司直袁伯祯的公房在哪?带我去!”
    “缉事请……”
    站在衙门处的几名守卫见状,低声交谈了几句。
    “今日怎这么多公人来?”
    “不知道吗?袁司直昨夜死了。”
    “我,我有桩事。”一名守卫脸色难看,支支吾吾道:“方才他们盘问时,我没来得及说,他们就走了。”
    “什么?”
    “昨夜,寺中的官员们不是连夜办案吗?衙门一夜没关,我就在门外守着。天不亮时,大概四更吧,有个人,拿着袁司直的令牌进去了。”
    “什么?!你怎不早说?!”
    “也没人问我啊,一个个上来就‘袁司直的廨房何在’,我哪知袁司直死了。”
    “那人呢?出来了吗?”
    “不知道啊,好像没有吧……”
    ————————
    公廨中有浓重的纸墨的气味,可见短时间内,袁伯祯写了很多的卷宗。
    裴念打开其中一卷,首先看到的是顾继业的证词。
    她立即察觉到不对,因她太了解顾继业了,那是个蠢材。陆晏宁若要谋逆,顾继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都不奇怪,怎么可能事先告发,更像是有人授意迫害,但,为什么?
    正翻着卷宗,忽然,衙门里响起了惊呼声。
    “死人啦!”
    裴念放下手中的文书,朝着惊呼声传来的方向赶去。
    那里处在衙署更靠内的位置,让她有些担心,出事的会是她父亲、大理寺少卿裴无垢。
    于是,当看到倒在寺丞廨房里的那具尸体是另一人时,裴念心中的第一反应是松了口气。
    “都别动!”
    她喝止住围着尸体的官吏们,走上前扫了一眼,地板上的血迹已被踩乱了。
    死的是大理寺丞常进贤,五旬年岁,须发灰白,面容刚毅,至死,脸上犹带着不怒自威之色。
    他胸前插着一柄匕首。
    凶手显然连着捅了好几下,确定人死透了才走的。
    但常进贤的手里也拿着一块砚台,上面粘着些血迹,该是狠砸了凶手几下。
    “封锁大理寺,身上带伤者,立即拿下!”
    裴念叱喝了一声,留意到常进贤腰间挂着的令牌不见了,转身到桌案处寻找,发现官印也没了;宗卷被翻找过,应该被带走了一部分;有个上锁的抽屉也被撬开,散出里面的信件。
    第一时间确认了凶手果然是为叛国案来的,她再一摸尸体的脖子,还有些微微温热,顿时警惕起来。
    凶手还没走远,就在这大理寺中。
    推荐一本新书,《从一把妖刀开始》,权谋群像仙侠文,可以点下面的链接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