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村居(二)
这日,张富贵觉得很倒霉。
先是夜里,县衙来的两个差役偷看了张翠儿撒尿还不承认,然后一大早,他们竟反过来问张富贵有没有窝藏逃犯。
“什么?”
张富贵就连那逃犯是谁都不知,只看文书,还想着那女娃子能犯什么大事。
他认定这两个差役是因偷看张翠撒尿所以吓唬他,于是东拉西扯,说的都是些不相干的事,反倒加重了他们的怀疑。
“那走,带我们去你的田舍看看。”
差役这般一说,张富贵方才怀疑是否有谁在他的田舍窝藏了逃犯,遂带着他们去了他在溪边的田地。
田边确有一座小屋,原是供给佃户住的,暂时却是空置着。
打开门入内,并没有什么异样,可差役们搜查了一遍,却在窗边的地上捡到几缕彩色的羽毛。
“是吗?”
“有点像。”
他们拿起海捕文书看了看,当即板起脸来,向张富贵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张富贵顿时就吓坏了。
他虽不知详情,却能感受出来县衙对这次的搜捕很重视,海捕文书上那个逃犯肯定是很凶残或犯了很大的事。
“问你!怎么回事?!”
差役这么一喊,张富贵脑子里顿时空白。
如果再给他一会儿时间,他大概也能反应过来,给出回答。
可此时,却有人道:“官爷有所不知,这个田舍,并非村正的,而是张大石的。”
张富贵如蒙大赦,转头看去,见是半瞎子举着个“指点迷津”的幡子站在门外,独眼里满是智慧的光芒。
“哪个张大石?”差役们便问道。
“猎户,我刚看他往那边林子去了。”
“走,去问问。”
两个差役当即迈步走去,张富贵正要跟上,却被半瞎子拉了一把。
“村正且慢。”
“瞎算子,你说这事……”
“我知道,我知道。”
半瞎子掐着手指,喃喃道:“村正你是遭了小鬼啊,将有血光之灾。”
“什么灾?”
半瞎子低声道:“这是大事,处置不好,只怕全家都得……”
他做了个割喉的动作,吓得张富贵脸色煞白,连忙拉着他,问道:“该怎么办?”
半瞎子却不答,拄着那幡子往外走,嘴里喃喃道:“我得去算命了。”
“慢着慢着。”
张富贵连忙塞了钱到他手里,请他相救。
半瞎子这才道:“虽然我方才说这片田地与田舍都是张大石的,可他必会说一直是被你占了,据我说知,田契虽还是张远山的名字,可契书还抵在你家里吧?”
“是。”
“趁着那对兄妹还不知事态严重,把田契给他们,也就是把罪名栽给他们。”
“这能行吗?”
“若不想破财,哪能消灾?”半瞎子道:“张远山以前欠了钱,前些年,这田里的收成是归大家的,但去年钱已经还完了,借条也销了,今年这田舍就已经还给张大石了,发生什么,可与村正无关。”
“借条也销了?”
张富贵还在犹豫,半瞎子踱步便走,讥笑道:“晚了,这烫手的东西,张家兄妹可未必接。”
“别走啊,我也没说不行,这事,还得由你经手……”
这句话一出,半瞎子遂经手了此事。
张富贵拿出了田契、借据,但依旧不安,一整天惶惶不已。
待到傍晚,他终于坐不住了,去了半瞎子家中询问。
半瞎子正坐在屋中喝酒吃肉,摆手道:“村正放心,都已经解决了,两个官差已经回县里去了。”
“这就解决了?”
“不错。”
“那张大石……”
“村正不必理会他,且回去酣睡吧。”
半瞎子送走了张富贵,自饮了一口酒,贼兮兮地笑了起来。
整件事在他这里非常简单。
阿丑见县衙在搜捕人犯,便告知了差役“人犯在村正田舍中”,借机把田舍与那些田地要回来。
至于放在田舍里的彩色羽毛,那是从张大石以前猎到的锦鸡身上拔的。
差役一找到张大石,张大石就承认了那田舍就是他的,并把剩下的鸡毛都拿出来给他们看。
“我之前在那杀了鸡哩!”
于是在差役们看来,有人看到了锦鸡毛,又误以为那田舍还是张富贵的,于是写了那举报信,这种事报上去,只会让县官骂他们无能,便没什么好说的……
————————
这次,顾经年诈了诈张富贵。
他并不担心因此惊动了什么人来澜水村查。
笼人也好、开平司也罢,到了这个层面,任何人来都能一眼看出事情与张家兄妹无关,最多也就是查到他。
他不怕,甚至想反过来了解那夜发生了什么,以及缨摇、凤娘的去处。当然,大概率而言,几根鸡毛不可能惊动那些大人物,也就是吓唬吓唬无知村民。
无论如何,田契与借据拿回来了。
张小芳非常高兴,一整晚都在说要给大哥娶媳妇。
张大石并不想种田,一心把地卖了,或雇个佃户,好继续当个猎户,至于娶亲,他也不是不想,就是烦妹妹管得太多了,遂反问了一句。
“你早晚也得嫁人,想嫁个什么样的?”
没等张小芳回答,张小刀就道:“我听村口的媒婆说了,二姐眼光又高,出身又低,谁都看不上,只能给大户人家当妾。”
“放屁!”
张小芳很是着恼,扯着张小刀的耳朵教训了他一顿。
顾经年看着他们打打闹闹,在心里笑了笑,自去了柴房躺着。
过了一会儿,那兄弟俩去睡了,张小芳推门进来,蹲在顾经年身边,问道:“阿丑,你没睡吧。”
顾经年睁开眼。
“今早你跟半瞎子说了啥?怎就把田契和借据要回来了?”
顾经年遂哑着嗓子应了两声。
张小芳拍了他一下,嗔道:“你好好说,你肯好好说我就听得懂。”
顾经年于是又吐出几个声音。
张小芳把耳朵凑过去听了会儿,道:“你说,借势,吓唬,对吗?”
“对。”
声音颇含糊,但隐隐能听出来了。
张小芳不由笑了笑,问道:“你嗓子是烧坏了吗?慢慢能好些吧……别动,我看看,你这里好像结痂了。”
她非得把顾经年拉到窗户边,借着月光去看他的脸,只见原本的焦灼皮肤已经变硬了,确实是痂,不由好奇起来。
“这痂脱了,你就不像现在这么丑了吧?”
————————
天亮时,张大石醒来,意外地发现张小芳今日竟没起,不由道:“怪了。”
“二姐昨夜和阿丑聊到可晚哩。”张小刀揉着脸嘟囔道:“我夜里起来尿尿,听到她说心事,说整个村里、整个镇上,她谁都看不上。”
张大石道:“她能看上的,人家也看不上她,又黑又土的。”
“嘿嘿。”张小刀道:“等你们都说了亲,啥时候给我也说亲。”
过了一会,他想到一事,忽道:“大哥,你说阿丑又识字,又聪明,是不是大户人家的儿子。”
“可能是吧。”
“那二姐救了他,他说不定像戏文里那样带二姐回去过好日子,我也能沾沾光。”
张大石一拍他脑袋,道:“尽想没用的,你二姐爱俊,阿丑那么丑,家业再大,她都不要。”
因家里的皮货都换了粮,张大石去镇上赶集的日子就延后了,顾经年也就多住了五天,所幸,他帮忙拿回了田契与借据,张小芳也愿意多养他几日。
县衙果然没再来人闹事,倒是张富贵后来想明白了原委,带人欺上门来,被张大石以武力赶了回去。
日子就这样平静中有些小波澜,转眼到了分别的时候。
“我明日去赶集,你要想走的话,我送你去镇上。”
张大石挠了挠头,又道:“你伤要是没好的话,多待一阵子也好啊。”
顾经年哑着嗓子道:“走。”
他如今已能勉强说出些话来,至少与张小芳沟通已算顺利。
“大哥。”张小芳兴冲冲地跑进来,喜道:“我找媒人给你说了桩亲事!”
“我啥都没,拿什么娶亲。”
张小芳眼睛亮亮的,显得很高兴,迫不及待道:“是好人家,一对边关逃难回来的父女,老实贤惠,听说大哥是有田的,不收太多彩礼,只要你人好,能养活他们就好。我挑嫂子眼光高,这么久以来,还是头次遇到适合的,已经说好了,腊月前就成了亲,开春时,他们种地,你打猎,把日子操持起来。”
她说了这么多,转头立即对顾经年道:“阿丑,你晚些日子喝了喜酒再走嘛,等你的伤也再好些,不然话都说不清楚,怎好上路的?”
顾经年若要走,无非是去居塞城附近的旧集市镇找凤娘。
可凤娘以为他已死,大概早已离开了,且那是边境,以他如今的状况,很难过去,即使到了,也无法离开瑞国进入雍国。
去是得去的,确也不急在这一时,他遂点头应了下来。
“好。”
张小芳一听就高兴起来。
之前她是最不想收留顾经年的那个,此时眼中的欢喜却都藏不住。
转眼又过了七天,时近腊月,小院里已被重新布置了一番。
张家兄弟没钱,但胜在用心、手巧,把新房装饰得很漂亮,又制作了一张床,把柴房作为张小刀与顾经年的房间,好让张大石与新娘住在正屋。
顾经年一早起来,发现脸上的一块痂掉了,找了一盆水,往水中看去,隐约看到那张脸已经不再焦黑了。
但满是烧伤隆起、凹凸不平的伤疤。
“阿丑。”
张小芳走了过来,见他转过头来,她愣了愣,道:“没那么丑了,但还是阿丑,走吧,我们接亲去。”
顾经年倒也无所谓这些,跟着张小芳去帮忙操持张大石的婚礼。
宾客极少,只有半瞎子与几个还记得张远山恩惠的村中老人,早早坐在院里吃着点心聊天。
张大石的新丈翁是个跛脚老者,顾经年一眼就看出他脸上有洗掉很久的刺字,看形状,依稀能认出是雍国给俘虏刺的,想必是个逃兵。
老者与半瞎子聊着天,却是说出了一个让顾经年吃惊不已的消息。
“这村里,也只有与你能聊几句。问我为何逃来,不得不逃啊,这次算是天塌了,谁能想到顾将军带着骁毅军叛投雍国,边境连失二十余城,只求战火别烧过来,再要逃我也逃不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