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3章 《初恋这件小事》上映
    第263章 《初恋这件小事》上映
    2010年这一年的春晚,戚昊是在剧组下榻的酒店看的。
    身边没有其他人。
    安风被她妈妈抓走回老家去了。
    她最近的行为虽然没有引起刘女士的怀疑,但是该有的不满肯定有。
    你就客串一下,用得着三天两头去片场吗?
    然后,大年初一是《初恋这件小事》上映的日子。
    因为这个时间点大部分的人都还在休假,而且戚昊每天化着半永久的妆容,又沉浸式的拍戏,所以干脆就没弄首映礼。
    在各种热炒的贺岁片里,简直就低调的可怜。
    今年贺岁档大片云集。
    从去年十二月份开始就各种大片连接着上,甚至出现了《阿凡达》这样的巨无霸。
    应该说,整个2010年的开局,电影市场都是属于《阿凡达》的,无数国产大片败下阵来,最终以13.8亿的票房成绩傲视群雄。
    然而,过了年之后,档期突然就变得离奇了起来,虽然依旧是大片云集,但是竟然少有能打的。
    周润发、周薰、陆艺、任权、陈建彬等人主演的《孔子》,甄紫丹、赵燕子、洪京保主演的《锦衣卫》,刘德桦的《未来警察》,周杰轮、赵闻拙、周薰、杨紫琼的《苏乞儿》,群星主演的《越光宝盒》……
    如果说年前是烂片排队,那年后就是烂片照旧。
    当然,也有的电影口碑稀烂,但是票房还算可以的。
    比如《越光宝盒》《锦衣卫》,都在刚上映的时候大肆营销,圈了一波块钱。
    只是后劲越来越是不足,骂声一片而已。
    同期比较有竞争力的,主要就是房龙、王丽红的《大兵小将》,同一天上映。
    还有早两天上映的《全城热恋》,属于华姨今年的大作。
    《全城热恋》于2月11日正式上映,虽正是春节前夕人口大量流动的时期,但仍然取得首日750万元,情人节暨大年初一拿下1044万元票房。
    《大兵小将》首日票房更是高达1300万。
    飞扬传媒出品的《初恋这件小事》,一开始并没有太多路人关注,顶多就是初恋这个话题出了圈。
    但是这个出圈并不会立刻转化成电影票房的驱动力。
    顶多就是知道有这样一部电影。
    可谁又会因为在网上发了个帖子,就去看一部和帖子相关的电影呢。
    也就是粉丝讨论的多一些。
    毕竟封号cp这玩意太魔性了。
    两个顶级偶像的联手,要是没点儿粉丝关注度,那他们的人气也太水分了。
    光是凭借粉丝效应,这部电影的首日票房也破了千万,比《全城热恋》还要高一些,达到了1100万之多。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电影大概率要一直被《大兵小将》压着打了。
    可问题就在于,还有口碑这种东西。
    《大兵小将》也不知道为什么,讨论度非常低,网络上的口碑也比较一般。
    网友们表示,这部电影“故事情节不够丰富,张力不够”,“取景一流,故事不错,但武打场面很一般”,“房龙真的老了”。
    还有人把这部电影和《神话》进行对比,说《神话》光主题曲铃声下载就突破一个亿下载人次,《神话》火得不得了,爱情故事很凄美,“大兵看不到什么优点,了不起一点做作的反战噱头”。
    还有人吐槽王丽红的,说他还是老老实实唱歌去算了,演电影这种事情还是让专业的人来吧。
    你在《涩戒》里头就各种违和,心里就没点逼数吗?
    也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周杰轮、王丽红全都跑出来演电影了,奈何演技实在是一言难尽。
    更离谱的是,里头的棒棒演员刘承俊是个劣迹演员,在棒棒那边因为逃兵役千夫所指,弄得片方根本不敢拿他出来做宣传。
    《大兵小将》被冷落,虽说与影片的“内地市场”定位分不开,但也越发的凸显了成龙廉颇老矣的尴尬境地,动作演出不及以往酣畅的同时,号召力也开始陷入危机。
    好在这部电影的成本只有300万美元。
    没错,就是3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000万的样子。
    王丽红光是出场费都要上百万,片酬要六百万人民币,房龙代言费1500万人民币,片酬更是在800至1000万美元范围波动,他和李廉捷在《功夫之王》里头都是一千万美元的片酬。
    也不知道三百万美元怎么拍出来的电影。
    至于《全城热恋》,凑足了好几位电影圈的一流大牌,张蔓郁也露了脸,还特意搭上了春节档和情人节的双重班车。
    也不知道是不是约好了,这部电影的成本号称1800万。
    一部卖明星的电影,多地取景,这个钱能拍出来也真是奇迹。
    华姨显然是希望通过电影的成功,去挽救半死不活的股市。
    据传,原本打算等华姨股票被打下来之后,就动手吸纳华姨股票的企鹅,似乎没了继续的心思,竟然在春节前把手里吸纳的华姨股票全都在二级市场给抛掉了。
    造成了华姨股价进一步雪崩。
    不过,《全城热恋》这部电影的口碑也不算太好。
    网友表示,一直很讨厌这样的爱情电影,因为它离我或者说我们的爱情太遥远了。
    这电影从头到尾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在扯淡,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在撒狗血。
    《全城热恋》本质上还是香江电影那惯常使用桥段拼贴、明星凑数的招数,再加上一些煽情搞笑,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趁着春节情人节这机会捞一把就完。
    更有观众称其为“全城热烂”。
    两家同期对手,都不需要买黑通稿,就有一堆的帖子去批判,这就让《初恋这件小事》被凸显出来了。
    《初恋这件小事》号称一千万成本。
    比另外两部都要低,但是片方很清楚的表示,电影没有其他出品方,就是安风和戚昊两个人自己掏钱做的,所以两人都没有拿片酬。
    首日上映后,电影得到了极高的评价。
    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什么,因为两个顶级偶像参演的电影,首日看片的大多都是粉丝,有刷爆网络的好评并不奇怪。
    所以,哪怕好评如潮,大家也没觉得这电影好到多夸张的地步。
    然而,接下来的好几天,这电影都保持了每天千万级的票房成绩,而且好评越来越多,就让人觉得离大谱了。
    不少人看了《大兵小将》和《全城热恋》,抱着猎奇的心理买了《初恋这件小事》的电影票,走进了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有些人甚至是带着批判的心理去看的。
    看完就骂死你,揭穿你这部电影好评如潮的假象。
    然而……
    这些人很快就成了电影的自来水,一个个的全都在吹捧这部电影。
    这种情况像是瘟疫一般。
    有人说戚昊把青春期唯美小清新拍到极致了!
    有人说,好的电影一定要和自己产生共鸣,而《初恋》做到了。
    还有人说,青春相关的回忆,最容易被勾起。哪怕只是走在路上,嗅到了一种味道相似的空气,那些感触也能轻易被唤醒。暗恋过某某人的网友们,可以看一看这部电影。
    爱情只是一件小事,却让一个人的生命轨迹发生改变。
    除了感动还是感动,除了美好还是美好。
    很多人表示,自己不是戚昊和安风的粉丝,但是看了电影之后也喜欢上了他们,希望他们真的能够在一起。
    当然,电影肯定是有不同声音的。
    不过这些声音基本上都是欲扬先抑,有的人说剧情太简单,有的人说剧情太俗套,然后话锋一转,又开始了夸赞这部电影。
    简直就是魔性。
    弄得戚昊都看不太明白了。
    你要说这电影不成功吧,口碑和票房都摆在那里了。
    你要说这电影有多成功吧,他原本以为会有的评论点居然很少有人提及,或者就算有人说几句也很快就淹没的找不到了。
    比如戚昊以为,会有很多人关注安风的妆容。
    这可是安风真正的扮丑。
    《十月围城》那个不算,那个还有不少人夸赞安风打戏帅呢。
    《初恋这件小事》的安风,在丑小鸭阶段的真的在扮丑,怎么丑怎么打扮。
    这样一个小美女变得这么丑,难道不值得你们讨论吗?
    你们不该夸一夸她有多么敬业吗?
    结果呢。
    一个个的都在那里讨论初恋,讨论自己的学生时代,完全无视了演员的卖力表演,无视了导演的抓耳挠腮。
    就……怪离谱的。
    这种结果引得之前在网上讨论初恋的那些网友,也走进了电影院,进而转化成了电影的忠实粉丝。
    此外,中影还进行了一次比较“失败”的营销。
    也不知道中影那边脑子是不是进水了,好好的“初恋”话题不加大力度搞,居然重启了一个赛道,营销起了国产电影也有出色的作品。
    我们没有《阿凡达》,但是我们有《初恋这件小事》。
    期望能够在《阿凡达》屠杀国产电影市场的空挡里,利用《初恋这件小事》给国产电影保留一些颜面。
    支持国产电影,就去看《初恋这件小事》!
    这就捅了马蜂窝了。
    《阿凡达》在内地票房过十亿,属于划时代的电影,这十多亿的票房,是一个个观影人次累计起来的。
    你一个小小的爱情片,居然也敢碰瓷?
    引得《阿凡达》的粉丝蜂拥而至,在网上展开了骂战。
    你说《初恋这件小事》是好电影,我却偏偏说它不好,垃圾国产电影,再过五十年也比不上《阿凡达》的一根毛。
    舆论一经引爆就有些收不住了。
    哪怕中影那边赶紧偃旗息鼓,《初恋这件小事》也被骂到了家门口。
    甚至有媒体打电话到戚昊这边,要求他对这个话题进行回应。
    你就说你拍的电影和《阿凡达》哪个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