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内地四三采购的机遇
“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李晓龙倒是突然谦虚说道:“我看了下,香港还是有很多不错的电影的,特别是一些搞笑的,非常有趣,跟我的类型完全不一样,很受欢迎。”
在别人面前,李晓龙会保持高傲,但在杨文东面前,他还是很低调的,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位在亚洲电影行业的影响力,甚至电影行业对其商业帝国来说,不过也就是九牛一毛罢了。
“题材越多才越好,不然时间长了,观众肯定也就腻了。”杨文东接着说道。
李晓龙顿了顿,问道:“杨生,如果这样的话,我的电影题材,时间长了岂不是也会让人腻?”
杨文东点点头道:“如果你没有创新,总是拍摄同样的一套,那时间长了,绝对也会一样;
这其实也是常态,再好的山珍海味,你天天吃,也会吃腻的,任何东西都是如此,所以你以后也需要想办法创新,不过眼下暂时还是不需要考虑的。”
对于海外的娱乐圈,杨文东在前世不算很了解,但对于内娱以及部分港娱,他还是清楚一点的;
这个行业,其实大部分人就只能火五年左右,甭管是电影、电视剧还是音乐,只有极少数会不断创新、挑战自己、拍摄不同题材的,那才能成为真正火爆几十年的存在;
而这种也是极少数的,大部分在合适的时候就此隐退了,不过也有可能是钱赚够了,不想那么累了,毕竟火一年,甚至一部剧爆火,就可以赚到很多人一辈子难以企及的财富,从而财富自由了。
李晓龙则摇头道:“那不行,我也得早做准备,以后,我得研究一下其他武打剧情,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创新了。”
“跟科技结合,可能会是一个方法。”杨文东笑了笑说道:“我也期待你能够有更好的创新与成绩。”
如今李晓龙已经拍摄了几部前世不存在的电影,让他这个穿越者也增加了不少娱乐兴趣;包括香港的其他电影也是如此,出现了很多原先历史上没有过的明星与电影,甚至就算原人物,比如搞笑电影天才许冠纹,也拍摄了很多前世没有过的电影节目,因为收益更高了,动力更强.
穿越过来15载,除了在商业上获得了巨大的成绩,华语文化娱乐上,他也推动了很大,不是直接参与,而是以资本的力量为香港电影开拓市场,只要市场扩大了,钱多了,那各种人才自然而然就涌入进来,同时自己也能收益,这可比去发现未来的一些明星更简单粗暴且高效;
当然,李晓龙这种金字塔尖的是例外,这也是他唯一一个接触的明星演员了。
李晓龙点点头道:“好,今天也是多谢杨生提醒了。”
“不客气,你的知名度越高,对我的商业也越好。”杨文东又说道:“如今红牛在美国的销量逐步走高,也是有你一份功劳的。”
红牛这种饮料,跟电子产品甚至小创意产品不一样,不是比拼的技术含量与实用性,而是品牌知名度,只要知名度上来了,那随便做什么类似饮料食品都能成功;就比如可口可乐,哪怕它突然做面包了,凭借着品牌信任度,那也必然会获得无数客户的信任;
早期的红牛,因为渠道不足以及宣传成本问题因素,只能在少数地方或者少数领域发展,而随着李晓龙出名之后,由他进行代言,加上hbc进行播放,使得红牛的名气陡增,加上几年时间的渠道建设,红牛也成为了美国一款名气中等的运动饮料,很受一些运动爱好者的喜欢;
李晓龙笑了笑,又问道:“杨生,除了红牛,我也是可以代言其他长兴集团的产品的。”
“这些不用着急,到了时机自然会找你的。”杨文东摇头道:“代言,也是需要企业做好生产、渠道、售后、宣传方面的准备的,不是说你的广告放出去,其他就不用管了,这里面,很复杂的。”
好的代言人固然重要,但这也只是宣传的一部分,一个产品,想要成功,核心因素还是非常多的;特别是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技术、质量、售后才是更重要的,如果相关方面没有准备好,就盲目的进行大范围宣传,那反而会造成负面效果;
原先历史上,健力宝就犯了这样的错,80年代赞助奥运会,结果一炮而红,生产来不及,直到90年代产能才足够,要不是当时的国内市场玩家比较少,这种致命错误半年就能搞垮一家公司,而现在的海外市场,可是非常成熟的。
“好,那我随时等着。”李晓龙也没有多问;
找他代言拍广告,其实一般也就几天时间而已,对他来说,他也只是想尽快在杨文东旗下的财团中,展现出更高作用;
1973年6月,杨文东的办公室,迎来了两位客人,一人是华润集团在香港的负责人张光斗,另外一位则是来自于北方内地。
张光斗介绍道:“杨生,这位是内地纺织工业部的戴局长,戴局长,这位就是香港最著名的华裔商人杨文东杨先生。”
“杨先生,您好。”、“戴局长,您好。”
杨、戴二人相继握手说道。
戴局长笑说道:“杨生,即使我身在内地,也是知道香港有一位非常成功的华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白手起家,前几个月还击败了香港最强大的英资怡和集团,真是涨了我华人的志气啊。”
“哈哈,戴局长过奖了。”杨文东也是笑道:“香港本身就应该是我们华人的,中华文明强大了5000年,只不过最近百年有些不太好,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再次崛起的。”
都说前世的历史书是5000年文明扩展史短短几页,100年屈辱上下两册;
华人的韧性就在如此,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是能熬过去的,前世内地改开不足50年的成绩,就能够说明一切。
戴局长一听此话,顿时喜笑颜开,道:“是啊,上一代人拿无数生命换来的和平,希望我们这一辈的努力,能够让天下的华人,能够过上好一点的日子。”
“那不知道戴局长来香港,有何事找我?”杨文东直入主题的问道。
就在前几天,他的助理接到华润方面的电话,说有一位内地来的官员要拜访杨文东,他得知后也很奇怪,为何内地纺织工业部的官员要拜访自己。
在纺织领域,他虽然与伯克希尔有合资工厂,但运营上基本上都是伯克希尔的人在负责,这种非集团核心业务,他一般也不会与合作商争夺管理权,本身自己手下也没有专业人士,没必要什么都自己掌控。
反而伯克希尔的人经验丰富,将高端的纺织产品做出来后,对香港的纺织业帮助极大,在有廉价本土原材料后,香港的纺织业,也可以开始逐步进行转型,这也是杨文东给香港高端产业发展的一个机会,毕竟,不可能只有自己维持未来的高端产业,能够多一些高端服装品牌也是好的,哪怕未来香港这里只有设计,没有生产。
不过无论怎么样,这也是内地第一次的正式官员来拜访他,他自然也得慎重。
戴局长顿了顿,问道:“杨先生,你可知道内地如今准备的对外采购计划?”
“听说过,内地准备大规模从海外引进各种设备。”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在50-60年代,内地的核心问题是安全,同时谁也不知道三战会不会随时爆发,加上60年代又与北极熊闹翻了,国防安全方面的压力非常大,所以整个国家的资源全部投向了重工业;
随着各方面的逐步完善,基本安全有了把握之后,民生问题便成了重中之重,当时国内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都有不足,所以国家发展的核心成了改善民生,为此,连“曙光”号载人航天的计划也取消了,因为实在是太耗钱了,“先管地球内,再搞地球外”成了一句经典名言。
而随着与西方国家的交好,便有了准备大规模采购各种基础民生设备的打算,包括大型化肥厂、化纤厂、石油工厂、烷基苯工厂、发电厂、采煤设备、钢铁轧机设备、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等等设备,总计43亿美元,后世简称四三采购。
这也足以看出,即使内地的经济很穷,但综合财力还是非常强的,别说43亿美元,就算4.3亿美元,现在的杨文东想要拿出这么多现金,也得费很大的代价。
戴局长笑道:“杨生您知道就好,我这边负责的就是寻找合适的化纤设备,听说杨生与美国的伯克希尔关系不错,那可否作为中间平台,替我们询问一下相关设备生产线。”
“为何要我去问?”杨文东不解问道。
戴局长摇摇头道:“因为我国的对外人员对海外情况很不了解,之前的询问报价,我们基本上确认了,是被严重拉高报价了。”
“这也正常,很多西方的商人的确会这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香港为何能够成为沟通东西双方的桥梁?其实本质原因就是如果东西方直接接触,首先就是文化方面会有很大的冲突,第二就是西方资本家必然漫天要价。
之前内地找到郭贺年,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如今内地这边找到自己,看来也是差不多的事情了。
戴局长接着道:“是啊,我听说香港的纺织工厂,投资成本都不是很高,但我们出去的价格,一对比,就明显不对了。”
杨文东回道:“戴局长,这方面可能有西方资本家漫天要价的原因,但贵方应该要求的是从最开始的石油衍生品,到直接生产出化纤甚至衣服产品,这种整条生产线,价格肯定也是贵很多的;
而且内地人口众多,你们要的设备规模,估计要远远大于香港的设备,这也是不能对比的。”
在西方或者未来工业化之后的内地,投资建工厂,基本上都是只做属于自己产品的一道工艺,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都是采取购买模式,这样会方便很多;
但这种模式,在如今还没有工业化的内地,是行不通的,想做一款产品,就只能自己搞全产业链,不然各种东西靠进口,那成本高的吓人,且以今天的运输效率也很难做到及时;再一个,国家层面还得考虑断供的可能性,所以一切都需要自主。
甚至这些年来,长兴集团在香港很多时候向前端扩张产业链,不是说想什么钱都自己赚,而是都依赖进口,那绝对做不起来,香港又是一个城市,也不能指望其他资本,只能自己动手,而如果是几十年后的内地,他做工厂的话,那绝对学习雷布斯,自己搞个组装甚至全部外包都行,只要监控好质量即可,多简单?
戴局长点点头道:“我明白,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杨生这边的关系,来购买一条合适的生产线,香港这边有着亚洲最大的纺织业产能,对外寻求购买产线,也不算很异常。”
“贵方需要一条年产多少万吨的化纤生产线?”杨文东又问道。
戴局长回道:“去年国内已经分别引进了2条总计18.5万吨的化纤生产线,分别在辽阳与上沪,解决了北方与东面的化纤缺失问题;
这一次引进的目标是6-8万吨,准备放在西部城市,具体哪里,恕我目前还不能告知。”
国内过去的一些事情,其实也不算秘密,毕竟引进生产线,也是需要海外厂家来内地调式的,以香港富豪的能力,想调查轻轻松松,本身也不是国家机密,所以告知也无所谓。
但未来的,还是不能随意透露的。
“行,这件事我会询问一下美国那边。”杨文东想了想,突然道:“戴局长,贵方有没有考虑过购买二手设备?”
“二手的?”戴局长愣了下,问:“为何要买二手的?”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