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许氏猜想
夜晚的北五环路边烧烤摊,升腾的烟雾在路灯下显得愈发有颗粒感。
烟雾笼罩下的人影像是被挂上了几层厚滤镜,完全分不清谁是谁。
晚上九点多,有些从城内刚刚下班通勤结束,出了地铁站的白领们带着满脸的疲色,根本没有心思去享受一顿路边摊。
或许告诉了他们,他们也不太会相信,目前全球热度最高的顶级青年学者,会蹲在路边摊的小折迭凳上毫无形象地喝酒撸串。
“来喽!你的十串大腰子!”
刘若川端着已经变形得凹凸不平的长方形铁盘,扬着一双长眉,把铁盘放到许青山的面前。
许青山刚刚扯了几些抽纸擦得勉强干净的桌面,又沾上了新的油渍。
“你今天这点的都是什么啊?十串大腰子,两打蒜蓉大生蚝,还有韭菜串,炒蒜黄……师妹能遭得住么?你个牲口。”
刘若川挤眉弄眼地跟许青山吐槽道。
许青山别的是一样都不吃,就全选大补的东西。
许青山也不恼,嘿嘿一笑,拿起铁盘里的大串,轻一咬,汁水四溢,腥香味十足。
“你个肾虚仔懂什么?我和你可不一样,我还是挺节制的,是气候到了,吃点燥的,回回气血。”
许青山明明比刘若川还要小上好几岁,说话的腔调却和养生多年的老登一样。
“你这话说得,老气横秋的,你才几岁啊?就养生……”
刘若川嗤之以鼻,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养生这个词。
许青山不紧不慢地瞥了他一眼,继续慢慢撸串。
“你不懂,养生这种事,就得从年纪小做起,等你不行了那就不叫养生了,叫求生。”
许青山和刘若川的对话,各有各的理,可却把一旁也在撸串的老大哥逗乐了。
“那边那两小弟弟,你们搁着烧烤摊喝酒撸串说养生?还有,那个帅哥,你这稳稳的胆固醇超标啊!那么多腰子生蚝,还带啤酒,可得小心痛风。”
许青山:……囧。
刘若川在一旁偷笑。
晚上散场的时候,是江浣溪开着车慢悠悠地过来载许青山的。
本来还在嘲笑许青山现在酒量不如自己的刘若川,帮着江浣溪把许青山扶上车,目送那辆迈巴赫缓缓驶离。
刘若川脸上还挂着得意的,但在夜晚的冷风里站了一会,一股凉风卷来,给他吹了一阵哆嗦。
“恩?”
刘若川后知后觉,突然抬手给了自己一巴掌。
“人家要豪车有豪车,要老婆有老婆,晚上出来喝酒还有老婆接,学术成绩也比我好,我在得意什么呢?!”
刘若川一脸苦涩,给代驾打了个电话,自己也回家休息去了。
翌日。
江浣溪跟今天有课的两位任课老师请了病假,说身体有点不舒服,需要在家里休养一日。
倒是许青山神清气爽地从家里开车出来回到了实验室里。
早上师兄弟两人在办公室门口碰了个面。
刘若川看着整个人精神焕发的许青山,再用手机屏幕照了照精神萎靡的自己。
“他奶奶了个熊!”
刘若川暗暗骂道。
真该死啊!!!
昨晚还是自己付的钱!!!
“师哥,下次有问题还找我啊,请客标准就按昨晚的来就行,我先去忙了。”
许青山朝着刘若川嘿嘿一笑,眉眼间春风得意之色尽显。
今日他自己的手头工作基本上就完成了。
许青山在办公室里泡了半天,到了下午两点多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去吃午饭。
从抽屉里随便翻了点零食出来,许青山一边对付着,一边对自己这多轮精炼后的七页论文反复核验。
思路无误。
方向确定。
体系扎实。
恩……
许青山的手指在这份论文上快速地轮转敲打着,陷入了思考。
按照正常的学术逻辑来说,这篇被许青山自己称为【许氏猜想】的预言式论文,以临界解析纤维丛作为基础理论,讨论了素数的纤维丛映射的归一性和趋近规律。
如果说黎曼猜想的终极目的是想让人类发现素数的基本规律,告诉人们,素数是什么。
那许青山想要做的许氏猜想,终极目的是想探索素数的终极规律,全面揭示素数的本质与应用定理。
黎曼所做的是“应该是什么”,许青山所做的是“实际是什么,应该怎么用”。
谈不上优劣高低。
但许青山作为将数论这一领域完全继承并且发扬的存在,基本改变了数论的属性。
这篇猜想,将把古往今来初等数论、现代数论的内容,都找到落实的根基。
也会将许青山的江湖地位,一步提升到后现代数论的开宗祖师的程度。
数学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
几个世纪的发展,很有可能都比不上特别的一个十年。
特别是19世纪,代表着数学这一门学科从古典数学进步到现代数学,从而对数学家的学术成果价值进行了颠覆性的重排。
后来者大放异彩,将最为基础的数学转化为更为具有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细化学科。
科学的本质终究是要作用于人类身上的。
无论是探索未知的外太空,还是研究神奇的微生物。
在19世纪之后,人类科学的进展自然也被笼罩在了以黎曼为代表的一众惊才绝绝的19世纪众神的阴影之中。
并不是每一位解答出了世纪难题的学者都能够成功地突破到下一个境界和领域,成为新阶段的开创者。
那位解决了庞加莱猜想,却被学术界的胡来影响得宣布再也不出世的佩雷尔曼是这样,另外解决了费马猜想的安德鲁·怀尔斯先生也是这样。
解决世纪难题,是他们毕生成就中最为闪耀的一环。
但许青山不一样。
他轻松地跨越了这个层次,直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可以被称为现代数论的集大成者,也更应该被称为后现代数论的开创者。
同样也是因为这一层特殊的关系。
让许青山有些纠结自己应该要把这一篇具备了纲领意义的论文发到哪里。
数学学术界的四大顶刊,他已经发得够多了。
对于别人来说,难如登天的四大顶刊,在他的团队里都成了小组指标。
没看到人家王虹都能自己主导完成一篇顶刊级的论文了么?
如果说京大数学系是华夏数学的黄埔军校,那许青山的实验室简直就是京大数学系的黄埔军校。
按照数院的老登们私底下估算,许青山实验室里的学生,像陈杲和王虹他们这些许青山自己从零开始培养的学生,未来在博士毕业的时候,所积累下来的学术成果和荣誉,基本上都能够在京大数学系得到终身教职。
所以,许青山并没有打算把这篇纲领论文发表在四大顶刊上。
那他打算发哪里?
许青山不语,只是一味地在看着眼前,两本期刊。
《science》
《nature》
看着那由彩色几何拼凑成的趣味封面,许青山不断地琢磨着自己应该选择哪一家更合适。
正常情况下,science和nature并不怎么会收录数学论文。
毕竟人家数学界自娱自乐,哪怕science和nature的影响因子更高,也完全影响不到人家的评估结果。
全球各大知名高校在招收教职人员的时候,可不会太在意你发过science或者nature,数学刊物的质量和数量,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但数学家真的会不想上这两大至高学术期刊吗?
说不想是骗人的。
只是人的精力有限,一位一流的数学家,一辈子能够出产的学术成果才多少?
能够有一项重量级成果,就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
重量级成果只有一项,那发在哪里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利呢?
根本不需要多想。
也只有许青山这种发四大顶刊发到手软,同时又拥有无穷潜力、精力的年轻学者,才有去肖想science和nature的机会。
另一方面,也不是什么重量级的数学论文都能发在两大刊上帝。
两大刊各有侧重。
science更喜欢能够落实到实际应用上的理论和技术,需要的更多是拥有充足实验数据和实际应用成果产出的项目。
更多是依靠着抽象逻辑的数学明显就不是其核心受众。
nature更偏爱于拥有新奇的创新领域和自然探索领域,例如医学和化学的元素深度挖掘或者研究方式方法的开拓。
这么稍微斟酌了一下。
许青山的纠结不无道理。
如果从创新性和理论性质来看,nature似乎要更加契合自己打算简称为量子分析的临界解析纤维丛及量子谱同调映射。
可如果从实用性、应用性的角度来看,以数学为骨干,以物理学与计算机为血肉皮肤的量子分析,似乎天然是为science而生的。
后来许青山琢磨了一下,一时间有了主意。
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他灵机一动,把自己整理出来的7页纲领性文件放到一旁,又开始动笔、敲键盘,重新写起新论文来。
胸有成稿的许青山并不需要费太多的时间,就又写出来了另外一篇十三页的论文。
这篇论文相较于【许氏猜想】的纯理论属性,拥有更多的公式和推导过程。
许青山以临界解析纤维丛及量子谱同调映射作为主体,从头开始打造了完整的量子分析体系。
良久之后,都快到晚上九点了,许青山也没有离开过办公室半步。
孤独他倒是不孤独
实验室这边,学生们会自发地过来工位上学习或者做研究,这栋小楼的灯光除了一些节假日,其他时候基本上都是常亮的。
在许青山的团队里,努力往往意味着有正向的回馈。
这帮本身就已经是卷王的学生们,在看得到回馈的时候,就已经心甘情愿地认定了许青山,哪怕是当牛马都在所不惜。
一个团体里,有人开始卷了,其他人自然也会被拉上一起卷。
当卷的人多了,本来不想卷的人也被逼只能卷。
还好有刘若川他们这些研究员盯着时不时地给学生强制休假,否则都不敢想这里能有多卷。
“我就知道你还在这里。”
没有敲门的动静,只有月光落不到的影子,一道倩影出现在了办公室,许青山抬头才发现自己都忘记了开灯。
当他抬头想去看看突然出现在这里的江浣溪时,自己面前的显示器的光闪得他什么都瞧不见。
“这么晚了都不开灯,等等眼睛坏掉了怎么办?最近特殊时候,我不说你,但是等你最近忙完了之后,以后不许这样了。”
江浣溪抱怨道,走进了屋里。
“啪嗒。”
她将办公室里的灯打开。
许青山眯起了眼,才看到了眼前的少女。
江浣溪看起来气色要比早上起床的时候好许多,只是身上还穿着日常家居的衣服,不施粉黛,看起来有一种素雅的感觉。
她手里还提着一个青图案的饭盒,一边走进办公室里,一边把饭盒放到了许青山的办公桌上;
“饭都不记得吃,真不知道怎么说你好。”
江浣溪说的话里带着几分怨气,这种怨气是对许青山不珍爱自己身体的。
嘴上虽然说着,江浣溪还是站在桌边,都没有去拉凳子,只顾着快点把饭盒打开,让许青山吃上热乎的饭。
“本来和阿嬷在家里等你回来吃饭一直没等到,给你发消息你也不回,我就让阿嬷先把饭吃了,我再带着饭过来,结果路上车太多了,堵了好一会,我又不怎么会开,刚刚才开到学校里来。”
江浣溪絮絮叨叨的。
许青山揉了揉眼睛,心中反倒升起了一股暖意。
“以后肯定不会这样了,今天就忙完了。”
许青山出了奇的乖巧,没有什么奇奇怪怪的话,只是低着头虚心听着江浣溪教育,还有接过江浣溪推过来的饭菜汤。
“快吃吧,吃完我在这陪你把工作做完,晚上回去了好好休息。”
说到这,江浣溪不由地白了许青山一眼。
“你昨晚折腾到那么晚,今天还能这么高强度忙了一整天的工作,也亏是你,换别人指不定都猝死了。”
许青山狼吞虎咽地吃饭,没顾上调笑江浣溪两句。
江浣溪送了一个半小时的饭,许青山不到十分钟就全吃完了,打了个响嗝,许青山看着江浣溪慢条斯理地收拾着饭盒,就伸手把她拉到自己怀里。
“哎呀,你干嘛呢?”
江浣溪手一顿,跌坐在许青山的大腿上,用眼神剐了他一眼,又继续收拾起东西来。
“先别管那个,来,你看看,两篇论文,你想让哪篇发science,哪篇发nature?”
“这还能选的?”
江浣溪眨了眨眼,放下了餐盒,好奇地拿起桌上的两篇论文看了起来。
几分钟后,她就放弃了。
无他,看不懂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