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1章 韩国访谈节目
    第451章 韩国访谈节目
    智云集团的市值冲上两万亿美元,华尔街日报指出徐申学的身家超过万亿美元,这两个消息在互联网里迅速转播,迅速成为了全球各国新闻媒体的头条。
    伴随着这两条新闻的同时,还有大量关于徐申学旗下各高科技企业的强烈讨论,而针对这些企业的讨论之余,还会提及华夏的其他高科技企业……华夏的高科技企业可不仅仅是徐申学名下的这些高科技企业,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大量高科技企业。
    比如做屏幕的华星科技,京东方。
    同样做电动车的比亚迪。
    做通讯基站设备以及智能终端,并且还拥有不俗的芯片设计能力的华威。
    就连设计组装类的大米以及ov其实都是属于相当不错的高科技企业……可别以为设计整合就不算高科技了,他们也是各自有着各自的独特技术的,只是没那么多而已。
    还有国内四大互联网企业为首的一大堆的互联网企业更是呈现百齐放的态势,持续推动了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发展。
    再有就是各种传统的机械设备等领域,最近十年也是发展迅速,很多品类的机械设备陆续冲上了高端市场领域,不仅仅填充了国内的空白,更是开始大规模反攻海外市场。
    比如发电以及电网设备、港口设备、造船等领域可是发展的相当不错……只是普通人一般不怎么关注而已。
    人们最关注的还是智云集团,海蓝汽车这些带有非常明显黑科技属性的高科技类企业。
    然后讨论这些企业的时候,很多海外地区的普通人就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华夏能够培育出来这些世界顶级的高科技企业,而我们就不行?
    隔壁的韩国里就有诸多访谈节目,最近针对徐申学以及其名下相关联企业进行了非常密集的讨论。
    邀请的嘉宾都是一些
    高科技从业人士或者是经济领域的专业人士,试图从这些专业人士的口中得知,华夏为什么能够诞生智云集团这样的高科技企业?为什么能够在半导体,智能电动车,人工智能领域里的发展如此的迅速?
    一位来自首尔大学的教授表达了他的观点:“新技术的诞生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更不是所谓的偶然性,而是建立在庞大的各种雄厚基础上的!”
    “我们都很清楚,智云集团目前是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根据业内人士判断,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底层核心算法至少领先了谷狗的人工智能技术一代以上!”
    “不是一年,而是一代!”
    “实际上,即便如此也是属于非常乐观的说法,因为人们可以分析对比的对象只是gtai2以及其他一些开源的人工智能算法!”
    “但是智云集团自用的yun ai,目前华夏人对该模型的技术封锁,缺乏共享精神,所以业内对该模型依旧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认知,但是普遍认为,yun ai至少要比gtai2的技术,还要领先一个时代!”
    “而这仅仅是yun ai,实际上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是这种大型的生成式ai,更为核心的还是yun robot这种智能机器人上搭载的yun rt模型,智云集团的这种用于终端设备的人工智能模型迄今为止,依旧没有公布任何信息,甚至我们连它采用的什么技术原理,参数模型规模,训练方法都一无所知。”
    “在这里,我不得不再说一句,智云集团的这种封锁技术,甚至连论文都不发表,技术原理都不说明的行为是很不妥当的,人工智能技术是属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是基于全球人类上万年的文明发展,全球七十多亿人口共同努力的成果,它不仅仅是属于华夏人,更不仅仅是只属于智云集团的,我强烈建议,智云集团能够为了人类文明整体,对yun rt模型进行开源!”
    这个时候,一旁的主持人听了这话,也是齐齐点头:“是啊,如果yun rt模型能够开源的话,必然能给全人类的文明发展更上一个台阶!”
    不过主持人更加关心的还是智云集团为什么能够做出来如此强悍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其他高科技的技术。
    而作为嘉宾的韩国教授多少也拿出来了一个干货,好歹是个教授,上节目前多少也是做了一些功课的。
    “人工智能技术,这是一个高级人才密集产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海量的数据,更需要大量顶级人才!”
    “根据一份人工智能从业人员的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排名前一万名的顶级人才,有百分之八十都是华夏人,大多毕业于华夏排名靠前的多所顶级院校,虽然有部分人出国就职于谷狗等外国大企业,但是绝大部分都留在了华夏工作。”
    “因为华夏在大概七八年前就在智云集团的影响下开始大规模投入人工智能领域,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人才有着充足的就业机会以及丰厚的薪资待遇。”
    “充足而质量高的大量人才,是华夏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里做出巨大突破的核心因素!”
    “至于为什么是智云集团能够做出来,理由其实非常的简单,根据报告显示,公认的全球排名前五百的顶级人工智能技术专家,几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智云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里工作,不仅仅是华夏人,甚至还包括俄罗斯人,美国人甚至是我们韩国人!”
    “实际上,最近回国担任四星电子旗下新成立的‘四星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的朴博士,他之前也是在智云集团旗下的人工智能部门任职,是一位经验丰富,技术顶级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
    “但是在之前,哪怕是朴博士这样在人工智能领域里的顶级人才,也只能在智云集团这样的顶级人工智能大企业才能够谋求到适合的岗位,其他企业根本无法支撑他的薪资水平以及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有了朴博士带领,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步伐将会加速很多,四星电子方面有人透露,他们有望在几年内研发出来自研的人工智能模型。”
    “此外据我所知,四星电子为了邀请朴博士回国工作,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
    这事这人不说,一般人还真不知道,实际上这个朴博士是很早就留学并移民美国的一个美籍韩国人,13年加入了智云美国工作,后来智云美国撤销了研发中心,此人被调往智云京城人工智能研发所工作。
    此人虽然从事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但是和很多外籍科学家一样,主要是搞一些开源项目,类似gtai2这种,因为智云京城的人工智能研究所,主要搞的就是gtai2以及其他开源项目,不需要谈什么保密性。
    至于智云集团里的诸多核心研发项目,比如yun ai以及yun rt这些顶级人工智能项目,都是总部的深城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的,员工也是清一色的华夏人……
    哪怕是华夏人科学家想要加入其中,都需要经过非常苛刻的多重审核……不仅仅智云集团的人事部门以及安保部门会审核,上头的秘密机构也会针对每一个加入智云集团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员工进行资格审核。
    甚至早些年加入的一些有留学经历的人,都被陆续清理了出去。
    到现在,智云集团的主要研发部门以及部分重要的文职岗位,原则上已经不招收具有留学背景的海归人才了……
    而朴博士这种外籍人才,虽然待遇也丰厚,也从事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研发,但是不可能接触到核心项目以及秘密资料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在智云集团里排不上号,只能搞一些开源项目的人才,放在海外各国里那也是属于顶级人才序列了。
    四星电子为了挖朴博士回韩国工作,可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的,想要让朴博士放弃熟悉的华夏生活环境,丰厚的收入,再加上优秀的工作环境,然后跑回韩国去开荒搞人工智能……那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
    其中的优秀工作环境,这一点其实很重要,智云集团的独特‘技术导向’的企业文化以及经营思路,对技术人员是高度优待的,哪怕是外籍科研人员也能够享受非常丰厚的薪资以及尊重。
    同时智云集团的技术牛逼啊,同坐的时候身边的同事都是和你差不多牛逼的顶级人才,做起事情来自然更得心应手,这种独特的技术研发环境,很少有技术人员能够拒绝的。
    此外,还有一个外人不知道的是是科研系统的作用,针对外籍人员徐申学虽然不会给高级别的科研名额,但是最低级别的d级别科研名额还是会给的,好歹也是自家员工,了钱的!
    诸多种种加起来,就会让技术人员在智云集团里工作的非常顺心,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要尊重有尊重,而且工作环境还特别友好且宽松……简直就是打工人的最佳打工圣地。
    每年一大群理工科的人才,都想要加入智云集团呢……可不仅仅是国内人才,国外人才也同样如此。
    根据一些第三方的统计,智云集团是全球最受顶级技术人才欢迎的顶级企业……智云印度在去年的时候,举办了一场招聘会,准备为孟买研发中心录取二十名印度本土的工程师,超过两千名印度工程师参与了面试,并且这两千名印度工程师,都是已经符合基本岗位需求的高级人才了,清一色的印度最顶级的院校印度理工出身!
    可见智云集团对于全球范围内的顶级人才,吸引力有多大!
    韩国人那边其实也不例外……朴博士就是个典型例子,早年宁愿加入智云集团工作,也不愿意加入四星电子。
    当然,现在出于各种考虑,他答应了,主要是四星电子为他开出来了天价年薪,年薪至少达到了三百万美元,而且还有各种丰厚的激励措施。
    此外,为了挖朴博士,四星电子还需要向智云集团支付天价敬业赔偿金,足足一千六百万美元!
    很夸张的!
    智云集团对此,也没啥好说的,一切按照合同来,只要赔偿金到位,不泄密,不把智云集团的技术挪用到四星那边使用,你爱干啥干啥。
    反正朴博士这种人才也不是很顶级的人才,人家想要跑路回韩国,玩河中无鱼虾为大,带着一群幼儿园小朋友搞人工智能,那就让他去呗。
    如此,四星电子那边,才算是挖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级人才!
    然后……就没然后了。
    朴博士只是个光杆司令,四星电子哪怕是搜遍整个韩国,再加上海外的韩国人,也没能找出来几个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人才,只能从其他领域里抽调部分人员去凑数。
    所以,现在的朴博士是一个人苦哈哈的写代码,连个能帮他打下手的助手都没几个。
    回国之前,四星电子的牛皮吹得震天响,说什么至少有一个五百人的团队等着他领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领导一个五百人的团队啊,这可是巨大的吸引力,他在智云京城研发中心里虽然级别不错,但手底下也就带着十来个组员而已……他也想当个高级管理层,带大团队,人嘛,都是有梦想和野心的。
    但是回国之后朴博士才发现,这纯粹是吹牛皮。
    他这个东风来了,但是‘万事’依旧连个人影都没有……说好的五百人的顶级团队,现在只有十几个懂得皮毛的半吊子,还有几十个连人工智能都没有怎么接触过的外行人。
    说个人工智能领域里的专业术语,这群人都听不明白……连日常交流都没法交流。
    刚回国一个月,朴博士就想要跑路了,后悔的很……这活就不是人干的,早知道自己就算要跳槽,也得跳去谷狗啊,当初真的是脑子烧坏了,为了丰厚的薪水竟然回韩国搞人工智能。
    搞人工智能的韩国人也不是没有,但是其他人不回来,那都是有理由的……
    再说了,哪怕他愿意继续做下去,他也没那个本事一个人就把人工智能给弄出来啊,gtai2这种顶级人工智能技术,那都是一个大团队的协力合作的成果,靠着他一个人,得弄到牛年马月去。
    可惜的是,朴博士和四星电子签署的工作合同,也带着天价违约金……合同期内也没办法辞职再跳槽到其他企业继续干人工智能了,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干,等着熬完五年合同就跑路!
    朴博士的这个情况,并不是个例,实际上很多从智云集团里跳槽,去其他企业工作的中高级别的技术人员,基本都会面临非常严重的水土不服的情况。
    各种后悔的可多了去……因为他们免不了要把新入职的企业和智云进行对比,这一对比就完蛋了……
    我可是坐过保时捷副驾驶,住过五星级顶级酒店,吃过米其林三星餐厅,当过大佬一夜恋人的女人,现在你娶我回家,就让我坐这破车?住这破酒店?吃这破玩意?
    很多人是受不了这种落差的!
    而这,其实也印证了节目里这位首尔大学的教授的说法,智云集团的确是拥有世界最顶级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级人才。
    全球里排名前五百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人才,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在智云集团里工作……当然,这其实也有另外一部分核心原因,那就是他们在智云集团工作,才能够成为全球排名前五百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人才。
    只是这些事情外人不知道,甚至他们本人也不知道而已。
    除了智云集团外,剩下的少数部分的人工智能领域里的顶级人才,一部分在国内的四大互联网企业里工作,还有一部分在美国的谷狗,脸书,水果,特斯拉等企业工作。
    其他国家的人工智能领域的顶级人才,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韩国,那更是人工智能荒漠,全球排名连前十都进不去……就这,其实已经是四星电子方面玩命发展的结果了,但是依旧没啥用。
    人才的匮乏,是导致韩国方面人工智能技术领域落后的核心因素。
    而这一点,短期内,甚至十年内,二十年内都无法改变!
    韩国人本来就少,大部分顶级人才还喜欢学文科领域,学法以及学医才是韩国顶级人才的首选,而学理科的顶级人才本来就不多,这些理科人才大多也是集中在消费电子以及半导体领域,四星电子方面为了维持半导体领域的优势,也是更倾向于培养这些领域的人才。
    诸多条件综合下来就变这样了。
    这也不是韩国的特例,其他国家基本如此。
    这年头,能够玩得起人工智能的其实也就华夏和美国。
    美国那边虽然技术还落后一些,但是人家真的有不少人才,只是没那么顶尖而已,同时也不差钱,apo显卡都是十万片十万片的订购,此外也有互联网产业基础,拥有足够多的数据来进行训练。
    这一位来自首尔大学的教授,在访谈节目里披露了这些数据以及现状后,引来了很多韩国网友们的讨论。
    担忧的有,骂人的也有。
    很多韩国网友们觉得这个首尔大学的教授,屁都不懂,竟然说我们韩国的人工智能连全球前十都进不去,这是妥妥的韩奸!
    不仅仅是他,还有其他韩国的专家学者们,也陆续参加一些节目,表达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说的领域都不太一样,各有偏差,但是都基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智云集团为首的华夏科技崛起,已经不容忽视。
    有人谈智能机器人领域,说在硬件以及人工智能领域里面,这个智云的机器人有多么牛逼,该如何追赶,他们韩国的机器人领域该如何面对这种威胁,该如何跟进。
    还有人说海蓝汽车,说海蓝汽车的各种先进技术以及夸张的低成本优势,其中核心说的还是华夏电动车产业链的完善。
    而他们为什么能够拥有如此完善的电动车产业链?
    “因为他们在二十年前开始就已经开始布局电动车产业链,在零几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把电动公交车用于商业化,并费了巨大的代价进行扶持,进而培育出来了电动车的全产业链!”
    “当年的海蓝汽车,就是站在这样的完整的电动车产业链上,通过自动驾驶技术的加成迅速崛起的。”
    “在海蓝汽车的带动下,过去五六年里华夏的电动车供应链进行了规模庞大的技术升级,从电池到电机,再到各类传感器以及其他零部件设备,全部都达到了国际一流的水准,并领先其他国家!”
    “最重要的是,他们依靠了华夏人的庞大本土市场,能够消化这些技术进步的成本。”
    “其庞大的本土市场优势,是他们的电动车产业能够迅速崛起的巨大因素,而这一优势,除了美国市场能够比拟外,其他国家,包括我们韩国是很难比拟的!”
    “这也是在海蓝车崛起之后,只有美国的特斯拉获得了成功,而不是其他国家的电动车企业获得了成功,因为美国同样拥有庞大的本土汽车市场!”
    “哪怕是欧洲在这方面也是显得力不从心,欧盟虽然是个统一的市场,但是显然不会有多少欧盟国家会为德国的电动车提供充足的支持以及补贴!”
    “在电动车领域里,我们的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我们的现代的主要出口市场就是华夏市场,而现在我们的现代汽车在华夏的销量,正在面临着他们本土新型电动车的巨大冲击威胁!”
    “尽管目前的冲击还不算大,但是这种势头已经凸显了,因为华夏市场里除了海蓝汽车这种高端智能电动车外,还有大量的中低端电动车,比如比亚迪的电动车就做的很不错,我曾经在华夏参观,体验过他们的车型,其性价比非常高,而且价格廉价!”
    “同时,大家应该也都听说了,华夏的威酷电子集团,全球排名第四的智能终端企业,我们四星电子在很多国家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他们也正式宣布了进军智能电动车行业!”
    “根据各种消息显示,包括他们自己公布的消息,威酷电子集团的智能电动车是打算做中端车型的,价格有可能下探到二十万甚至十五万华夏元,这必然会对我们的现代汽车造成一定的冲击!”
    “所以我们的汽车行业必须行动起来,智能电动车领域的布局必须加速,动力电池,车机系统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必须再加大,否则,我们将会在智能电动车时代里掉队,这对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的负面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针对韩国人的各种担忧,隔壁的日本人倒是淡定的很。
    丰田方面就多次在公开场合里表态,尽管智能电动车体现出来了一定的潜力,但是未来依旧是燃油车的的!
    当然,这只是表态,实际上丰田也在积极布局智能电动车领域,只是他们遇上了和韩国人一样的问题:搞不了!
    不仅仅是技术上搞不出来同样优秀的产品,而且成本方面也无法压下来。
    这就让人很无奈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