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9章 联合!
    第559章 联合!
    “li,来了,请坐!”
    李加诚被秘书领进来之后,沈弼伸手邀请他坐下。
    “今天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两人落座之后,沈弼主动开口说道。
    而李加诚则是脸上露出了一抹苦笑。
    “迈克尔,我确实是来向你求助的。”
    “我想问一下,包家那位小包生,是不是接受了马士基和英轮公司在现代箱货集团的股份?”
    李加诚也没有打机锋,而是开门见山的询问道。
    沈弼点了点头:“是的,包确实将自己的侄儿引入了现代箱货公司,接手了马士基和英轮的股份。”
    “马士基和英轮公司,都已经打定主意退出了,而太古洋行也没有接手这些股份的意思,至于汇丰,汇丰是一家银行,更不太可能去控股运营一家公司了。”
    “所以能接手的只有包氏,他们有优先权。”
    “而在马士基和英轮公司的认知中,包泽阳是包钰刚的侄儿,他们的企业,只是不同的公司而已,但是仍然属于一个家族。”
    “就像环球航运和九龙仓,都属于包钰刚,但是本质上是两家互不相干的公司。”
    “所以对于出售给包泽阳,马士基和英轮公司并没有什么异议,股东会很容易就通过了。”
    沈弼并没有对李加诚隐瞒,而是痛快的将里面的内幕讲了出来。
    “怎么,你觉得现代箱货公司对你有威胁?”
    沈弼这时候又好奇的问道。
    李加诚摇了摇头,随后叹了口气。
    “今天,和记黄埔那边收到了共计二十五份的辞职报告,几乎全是和黄旗下的中高层人物。”
    “都是以前韦理招进去的,而且全是港口船运和零售这几个行业的。”
    沈弼听李加诚说完之后,微微一笑。
    “这个事情包跟我提过了,那天victor去他的家里,找他咨询了这件事。”
    “但是确实不是victor有意要针对你,整个商业计划,是韦理提的。”
    “而韦理提议的思路也很明确,他打算拓展全球港口业务,结合环球航运的船队,为牛奶国际打造一条国际化的供应链。”
    “所以接下来,现代箱货应该是会向外扩张,环球航运这边,预计也会增加几艘货柜船,来为牛奶国际的全球供应链保驾护航。”
    “包泽阳入股了现代箱货,到时候肯定需要大量的人才,韦理恐怕就是借机对你下手的。”
    沈弼缓缓地冲着李加诚说道。
    其实他能明白韦理对李加诚的愤怒,毕竟李加诚摘走了韦理的果实。
    韦理是汇丰请来的挽救和记黄埔的负责人,而他利用了四五年的时间,好不容易把和记黄埔旗下的公司梳理清晰,步入了正规。
    眼瞅着和黄就要再度崛起了,而李加诚这时候却跟汇丰达成了协议,以超低超优惠的条件拿下了和记黄埔。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摘桃子了,这完全就是打劫式的掠夺。
    所以韦理对李加诚的愤怒,沈弼是可以理解的。
    只可惜韦理毕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并不知道沈弼做出这种决议的初衷。
    事实上,沈弼出售和记黄埔,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形势所迫。
    “他这个借机,却是让我太为难了。”
    “迈克尔,不瞒你说,现在和记黄埔的业务,是全面被置地压制。”
    “从零售到地产,再到港口码头这些,和记黄埔全部跟置地有竞争关系,也全都被置地占据了上风。”
    “迈克尔,我需要汇丰的帮助。”
    李加诚此刻抬起头,认真的盯着沈弼,正色的说道。
    沈弼听完之后,若有所思的看向了李加诚。
    “li,你应该知道,包氏家族在汇丰的能量,包那边不止是局限于我,他的好友人脉,是可以直通伦敦的,哪怕是汇丰董事会的很多股东,对他都非常认可。”
    “如果你要说跟别的公司竞争,汇丰自然可以提供助力,但是跟包氏,我这边是很为难的。”
    沈弼轻轻地摇头说道。
    李加诚此刻则是自信的笑了笑:“迈克尔,我觉得你说的不对,包钰刚是包钰刚,而包泽阳是包泽阳,两个人虽然一个姓,但是他们的企业是分开的。”
    “就拿汇丰来说,包钰刚虽然跟汇丰关系密切,但是就目前来看,包泽阳对汇丰的态度,并不热切。”
    “我相信迈克尔你看的肯定非常清楚,包泽阳在港岛,未必会延续包钰刚的路线,他的商业模式,也不会跟包钰刚完全重合。”
    “迈克尔你确定要因为包钰刚的关系,就放任包泽阳做大吗?”
    “迈克尔,说句实话,在我看来,包泽阳的选择,一直都在中美之间,现在的他可以说更坚定的选择了米国,而非你们。”
    “在他的眼中,大英从来都不是他的备选项,我想,这也是他对你和汇丰的态度,一直不冷不热的原因。”
    “汇丰,在他的眼中的分量,远没有你们在包钰刚眼中的分量那么重。”
    “他,不是你最好的选择。”
    李加诚开口让沈弼帮他,不是毫无底气的,他知道,沈弼别无选择,就像当年,沈弼把和记黄埔卖给他。
    很多人都不知道,沈弼为什么失心疯一般,把和记黄埔这么优质的企业卖给李加诚。
    但是李加诚清楚,沈弼一方面是拉拢,另一方面是迫不得已。
    李加诚拿捏住沈弼的脉搏,还得从当年九龙仓说起。
    九龙仓的股份,因为汇丰的出面,李加诚不得不中止收购,转手卖给了包钰刚。
    这里面固然让他大赚了一笔,但是其实他的损失是更大的,毕竟他是有机会吞下九龙仓这块肥肉的。
    也因此,李加诚盯上了和记黄埔,但是如何让汇丰把和记黄埔卖给他,李加诚赌了一把,他没有纯靠包钰刚,而是自己给汇丰施加了压力。
    这个压力,就是京城!
    七八年是个很特殊的年份,尤其是对港岛来说,伴随着大陆那边接连的大动作,甚至提出了改革的呼声,港岛这边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动。
    这其中很特殊的一点,就是港岛的许多华人富商,开始北上跟那边接触,包括包钰刚。
    李加诚也选择了加入其中,不止如此,他还极为高调的展示了出来。
    那一年,他不仅公开了自己的行踪,甚至观赏了当年的阅兵式,登上了城楼观景台。
    那年有这个殊荣的华商并不多,一个是他李加诚,而另一个就是胡应相,当然,霍家在他看来是不算的,毕竟他们一直立场鲜明。
    而李加诚和胡应相两个人旗下的产业,长江实业和合和实业都是港岛赫赫有名的地产五虎之一,是华人地产公司中的领头者。
    也正是因为如此,当李加诚回来之后,再度跟汇丰跟沈弼接触的时候,汇丰的态度就变了。
    李加诚就很清楚的知道,他赌赢了!
    汇丰必须要拉拢他,拉拢他这个港岛的华资代表之一。
    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汇丰以极其优惠的条件,把和记黄埔卖给了他,这里面的合作,绝不是出于经济考量,更多的出于正直方面的因素。
    所以从那时候起,李加诚就知道了汇丰的意图,它要拉拢华商。
    这也是如今他对沈弼开口的底气,沈弼需要他,汇丰也需要他。
    虽然包钰刚同样是华人,但是包钰刚是英籍,从法理上来说,他是个英国人,嗯,包泽阳也是。
    而他不一样,他目前就是港岛的华人,这一点在正直上是很重要的。
    当年论地位,包钰刚其实比他高很多,李加诚也知道,对方秘密去京城了,但是当时包钰刚受到的重视明显不如他跟胡应相。
    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就在这里,他们是港人,而包钰刚只能说是华人。
    有些时候,这种无形的身份,也是很有用的。
    就好比现在,对沈弼的劝说。
    沈弼听到李加诚的话,则是陷入了沉思。
    其实李加诚了解他,他何尝不了解李加诚呢,这个人可以说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年他力主把和记黄埔卖给他,一方面是考量了正直因素,而另一方面就是看中了他的胆大。
    这家伙是第一个敢肆无忌惮对英资下手的华商,而且还是直接冲四大洋行之首的怡和下手。
    而且这家伙前脚上了观景台看阅兵,后脚就回来跟他继续谈和记黄埔的交易,这也让他看到了对方的某些态度。
    相比较于那些极力站在北边的那些华商群体,李加诚明显是想要两头通吃的类型。
    但是他的两头通吃,其实在沈弼看来,就是背叛。
    正直上,向来是不允许蛇鼠两端的,即便是迫于当时的情形容忍,但是事后也会被清算。
    所以李那时候跟沈弼的接触,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献上了投名状。
    而沈弼自然选择了接纳,然后将和记黄埔光明正大的以低价卖给了李加诚,既是回应他的投名状,也是给港岛的华商做个表率。
    汇丰对英资和华商的态度是一视同仁的。
    甚至于在后续九龙仓大战中,沈弼支持了包钰刚,同样是基于这种展示!
    英资财团可以撤走,但是汇丰不能走,它的银行本命就在港岛。
    所以为了维系港岛的地位,为了大英在港岛的利益,它必须拉拢扶持一批华人群体环绕在它周围。
    而李加诚就是他选中的代表。
    相比较于包钰刚,李加诚这个人更为务实。
    另外,从港岛这边军情六处给沈弼展示出来的情报也显示,包钰刚虽然是英籍,但是在正直立场上,其实更倾向于北方,他的民族情节更重一些。
    而眼前这位则不然,他很少开口谈论这些,除了捐款之外,没有其他的大动作。
    这个人更注重的是自己商人的身份。
    所以结合军情处那边给的信息,沈弼适当的开始把资源往李加诚这边倾斜,心中慢慢的将他列入了首位的扶持对象。
    但是现在,李加诚的要求有点超出他的预料。
    不过李加诚说的也没错,或许在包泽阳的心中,中美才是他的选项,而大英从来都不是他的选择目标之一,即便是他的根基在港岛。
    这跟他预判的包泽阳打算构建财团势力的猜测又重合上了。
    因为无视大英的势力,所以对方想要在港岛构筑一个财团,然后作为中美之间的资本桥梁?
    沈弼这一刻,也愈发觉得自己的猜测,逐步接近真相。
    “li,你是打定了主意,要跟包泽阳竞争吗?”
    沈弼此刻认真的看着李加诚说道。
    李加诚叹了口气:“或许,这不叫竞争,而叫自救!”
    “置地跟和记黄埔重合的业务太多了,而韦理对我的误解又很深,如果和记黄埔这边再不出动作,那接下来的下场,不言而喻。”
    “其实我到今天也有个发现,除了你说的原因之外,我觉得包泽阳的商业路线,还有一个思路,那就是他打算构建一家以港岛为核心,辐射全世界的财团。”
    “就像米国的洛克菲勒,当年的怡和洋行那样,不同的是,他现在没有合适的银行。”
    “所以我认为,包泽阳的目光,放在了渣打银行上面。”
    “你如果跟置地对抗,就算汇丰支持你,渣打那边很有可能也支持包泽阳,还有米国那边的银行家,跟他的关系也很密切。”
    “li,你确定还要继续跟他对抗吗?”
    沈弼这时候微笑着继续问道。
    而李加诚听完之后,思索了一下,随后眼中露出了坚定地神色。
    “迈克尔,此刻的我,别无选择!”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置地如今对和记黄埔已经产生了全面的压制,如果李加诚继续退下去,那和记黄埔的下场只有解散或者破产。
    所以这一战在李加诚看来,无可避免。
    其实从马世民跟他提起的时候,他就知道了。
    他没有直接答应马世民,原因就在于,他必须先得到汇丰的支持。
    有了汇丰的支持,就相当于有了目前港督府的支持,同时砍断了包泽阳那边的一臂。
    毕竟在港岛很多人畏惧包氏,就在于包钰刚跟汇丰,跟港督府的亲密关系。
    而先把汇丰这边的支持给他斩掉,在李加诚看来,是极其必要的。
    只要能让汇丰和英国人支持自己,那李加诚心中就有了胜算。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就算包泽阳有米国人的关系,但是如今在港岛这个地界上,还是英国人说了算的。
    看到李加诚的神色,沈弼心中坐下了决议。
    他打算给李加诚一个机会,这也是他给对方最后的机会。
    “li,汇丰可以支持你,但是我需要你给我一个详细的计划。”
    “置地和victor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汇丰在这中间,能发挥的能量也是有限的,不要小看包,他在汇丰的影响力,太大了。”
    沈弼此刻正色的说道。
    而李加诚见状,则是微笑着点点头:“当然,迈克尔,我其实没想过要打压置地,那也很难。”
    “我们只要扩大和记黄埔的产业布局,就足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