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6章 德雷克的投名状
德雷克不停地咽口水。
投名状!
明国人这个要求真是好歹毒啊!
自绝后路!
死心塌地跟着大明走!
可是现在不纳投名状,自己就得死翘翘!
英女王对我再恩重如山,也不及我的性命重要!
可是纳个什么投名状?
杀几个西班牙贵族向明国人表忠心?
不行!
自己来回地表态,跟西班牙是死敌,一生之敌,明国人这才留下自己的性命。
现在明国人要自己纳投名状,不是担心自己不杀西班牙人,而是担心自己会为了英国出卖明国人。
理顺这个关系,自己杀再多的西班牙人贵族也没有用,依然不会消除他们担忧:当英国和明国的利益冲突时,自己会站在哪边?
德雷克左思右想,纳什么样的投名状才能让明国人满意?
想了一会,他心一横、牙一咬,终于做出了决定。
“诸位尊贵的大人,俘虏里有一位男爵,他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远房亲戚,奉命来监督女王的投资。
还有一位尼德兰子爵,是银行家们的代表,监督他们的投资。
我愿意当着大家的面,杀了这两人,以表示我与英国的决裂,我对大明的忠心无二。”
人才啊!
这么快就领悟到投名状的精髓!
不愧是西夷里的人杰,被西班牙人恨得咬牙切齿的枭雄。
王逢巨摆了摆手:“不用你杀同胞表心志,有这个心就好了。”
真让德雷克这么做了,他是表明了忠心,可大明就背了恶名,必须杀了旧主才能被纳入麾下。
大明又不是董卓,专收各色吕布做义子!
背信弃义、屠戳旧主,不管是大明还是西夷,天竺还是大食,都不是好人,都不会被主流社会容纳。
王逢巨说道:“你写下效忠书即可。大明今后只需要你卖力打西班牙人就是了。将来英吉利胆敢与我大明为敌,多你或少你一人,都无关紧要。”
德雷克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们要的投名状只是效忠书吗?
那玩意你要多少我都能写出来。
皇甫檀在旁边说道:“我们要的只是你的态度。
我大明有句古话,‘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忠诚,只有在生死危难之间,才能看得出来。
你杀多少个英吉利贵族,都只是想保住你的性命,并不是对我大明忠诚。”
旁边的通译忍不住低下头翻个白眼,你一句古话,我要费多少口水。不过幸好你没有用成语,要不然我非得先给他讲一长段故事不可。
德雷克听完通译的话,脸色变得凝重。
要是对面的王逢巨同意这个投名状,德雷克心里反而会轻视这位大明将军,会觉得他驾驭不了麾下如此强大的力量。
可是王逢巨却轻轻一句话,只是要自己的效忠书。所谓的投名状,只是想看看自己的态度。
态度?!
德雷克心里不由地后怕。
自己要是稍微犹豫一点,胡乱应对,恐怕已经被挂在桅杆上,等着喂鸟风干。
明国的将军真狡猾。
果真,能统领这么强大一支力量的人物,不是一般人物。
德雷克明白了王逢巨、皇甫檀的用意,他们只不过略施小计在考验自己而已。
自己的忠诚对于他们来说无所谓,
他沉声问道:“两位尊贵的大人,需要我做什么?”
“去联络法国胡格诺派的海盗们,尼德兰、瑞典和你们英国新教海盗,所有跟西班牙有仇的海盗,你们可以肆意地对西班牙船只下手,
大明的港口可以向你们开放,你们的船只可以进港补给休息。我们的商行会以优惠的价格收购你的战利品,包括俘虏。
但是有一条,你们胆敢攻击大明港口和船只,伤害任何大明子民,包括艮巽洲的夏商遗民,就是大明的死敌。
不管你们逃到天涯海角,大明陆海军都会将你们绳之以法,处以极刑。”
条件这么好?!
德雷克不敢置信。
他抬起头,小心地问道:“两位尊贵的大人,你们如此相信我们吗?”
“我们并不相信你们的忠诚和善良,但我们相信你们不是鲁莽愚钝之人。
我们现在需要爪牙,帮助我们堵住西班牙的漏网之鱼。
你们与大明为友,受益无穷。与大明为敌,死无葬身之地。
何去何从,你们可以自己选择,但是任何后果,你们自己承受。”
德雷克听懂了王逢巨的话,想了一会,抬起头道:“这片海洋,明国海军是最强大的,我们畏服强者,愿意为强者卖命。
尊贵的大人,我需要一艘船,还有我的水手船员,我愿意走遍加勒比海群岛,联络与西班牙人有仇的新教船只,把你们的命令传给他们,劝说他们归附到强者的旗帜下,携手对付西班牙人。”
“可以,副官,带德雷克下去,从俘获的船只里选一艘状态最好的船只,再把他的水手一并释放,再给他水和食物。
德雷克,两个月后本提督在春木港等你。如果你依约而来,不管有没有成果,本提督都会视你为一条汉子,可以重用你。
如果你不来,本提督就视你忘恩背义,以后你的下场只有一个,挂在大明船只的桅杆上。
听懂了吗?”
德雷克听完通译的话,浑身微微颤抖。
明国将军的话,真是霸气。
但德雷克相信,这位将军说得出做得到。
“好,两个月后,巴拿马东部港口,春木港。”德雷克用很别扭的口音说着港口名字,拍着胸脯说道,“我一定会按时赶到,向将军汇报我的成绩。”
等德雷克被带走,一直在旁边没有出声的朱璟法问道:“提督,此贼狼子野心,恐难收心。”
“我们又不要他们归心,只是合着联手,一并攻打西班牙人。等西班牙人收拾完了,该翻脸还得翻脸。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英吉利、法兰西、德意志,有自己的语言文化,有自己的宗教信仰,有自己的国家民族,跟夏商遗民截然不同。
我们与他们只有利益合作。
现在是合作伙伴,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要刀戎相见。”
朱璟法说道:“提督,何不趁早下手,免留后患?”
“后患?朱舰长,什么是后患?”
听到王逢巨的反问,朱璟法不知道如何回答。
这些英吉利海贼不就是后患吗?你自己都说了,我们大明早晚要跟他们翻脸,不如趁早收拾他们。
皇甫檀出口解释道:“饭要一口口吃,大明本土离艮巽洲有万里之遥,现在最要紧的就是肃清西班牙人在艮巽洲势力。
下一步就是教化夏商遗民。艮巽洲有上千万夏商遗民,分居各地。
我们认为他们是同宗同源的族人,他们很多人却不认。
在不少艮巽洲土著人眼里,我们跟西班牙人、跟葡萄牙人无异。对于他们来说,我们不是同一族类,其心必异。
下一步,我们在艮巽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化这上千万夏商遗民。
朱舰长,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是需要数十年,耗费无数精力,投入无数物力才能完成。”
皇甫檀语重深长地说道:“艮巽洲太大了,蓐收海和大西洋太大了,我们的海军散布各处,一点都不起眼。
前栅栏宿猫,后篱笆走狗,到处都是漏洞。
在我们腾不出手来的时候,要以夷制夷,至少不能让这些西夷诸国,联起手来对付我们。”
朱璟法眼睛一亮,“皇甫主任的意思是,利用西夷人新教和旧教之间的矛盾,让他们自相残杀,无暇他顾?”
皇甫檀点点头:“临出发前,我在政工总局学习班受训时,皇上御临,亲自给我们说过西夷的形势,也传授我们如何应对的策略。
我们就是要利用他们所有的矛盾。
新教和旧教的矛盾,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封建地主与商人之间的矛盾,基教和穆教之间的矛盾。
不断激化他们的矛盾,让他们陷入在无休无止的内耗中,把他们的发展之路封死,最后让欧罗巴成为第二个天竺。
朱舰长!
根据前期的情报,蓐收海的情况跟那个德雷克所言的相差无几,正中我们下怀。
在皇上俯视天下的方略,在朝廷和海军部奉诏制定的计策里,整个世界都是一盘棋,我们这里动几子,肯定会影响到欧罗巴那边。”
王逢巨补充道:“目前蓐收海地区,确实有不少法国胡格诺派的海盗船,还有尼德兰、德意志、瑞典等北欧新教徒的船只。
他们与西班牙是死敌,他们在蓐收海地区的争斗,是欧罗巴新旧教之争的延续,是西班牙-罗马与英吉利-德意志争斗的外溢。
他们在这里打得越激烈,传回欧罗巴去,会激起双方更大的仇恨和厮杀。
只是这些海盗,此前都是游兵散勇,一盘散沙,西班牙人不厌其烦,但是危害却极小。
这不行,这不是小孩子过家家,要打就必须打出真火来。
我们必须扶植出一个头目,把蓐收海地区的新教势力联合起来,跟西班牙势力拼个你死我活。
德雷克,就是本提督和皇甫主任选的候选人之一。
德雷克不行,我们重新再选就好了。多铺几个捕兽夹子,总能逮到合用的野狼。
我看这个德雷克气度不凡,思维敏锐,说不定会成为我们手里的一把好刀。”
朱璟法还是有些不放心,“王提督,皇甫主任,我还是有些担心。担心我们偷鸡不成蚀把米。”
王逢巨淡淡一笑,“呵呵,他要是敢作乱,我们能抓他一次,就能抓他第二次。只是第二次就没有现在这么幸运了。”
皇甫檀说道:“朱舰长,读过《水浒传》吗?”
“读过。”朱璟法心里一激灵,“皇甫主任,你说这个德雷克是英吉利的宋江?”
“没错。英吉利现在就是个草台班子,它的水师和实力远不及西班牙,只能出此下策,行海贼抢掠之举。
从刚才交谈中,我们都听得出,德雷克功利心非常重。
他冒险泛海万里,除了跟其他人一样,想发财之外,还希望功成名就,被他们的女王封为贵族。
相信用不了多久,德雷克们就会知道,他们的那个女王,这个国王册封的贵族,在我大明面前,不过土鸡瓦犬之辈、插标卖首之徒。
我大明皇帝册封的勋贵,那才是真正的功成名就!”
王逢巨淡淡说道:“试一试又何妨。就算失算了,也不过多打一仗,再抓一回的工夫。
万一成了,我们就多了许多可用的爪牙。
两个月转瞬过去。
句芒郡春木港,商州地峡东部港口,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
数千军民在忙碌的施工,修建道路、搭筑栈桥、垒砌城堡。在外围,数十艘战舰停泊在港口外海,其中一艘船型巨大,桅杆高耸入云,正是“平凉”号甲级战列舰。
朱璟法站在艉楼上,举着望远镜眺望着海面。
副官在旁边问道:“舰长,你在看什么?这一片没有敌船了,也没有哪个胆子这般大,敢自闯虎穴来找死。”
“不,我再看会不会有海盗船过来?”
副官更听不明白了,“舰长,西班牙海军都不敢来,海盗船怎么敢来?”
朱璟法不想解释,举着望远镜继续观察着海面。
现在是下午五点多钟,太阳正晃晃悠悠地向地峡地面坠去,阳光掠过地峡,在海面上染出橘红色的一大片。
海面波澜起伏,光影斑斓,却看不到一艘船影。
难道王提督和皇甫主任的招揽爪牙计策,完全失策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