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40章 庙里拜一拜
    吃了午饭,冯正明又和妻子罗晴一起,带着女儿去了灵隐寺逛一逛。
    罗晴到了灵隐寺,专门去上香为女儿祈福。
    冯正明倒是并不是很信,但也跟着妻子一起为女儿上香祈福。
    小丫头来到这古寺中,也变得更加安静。
    在灵隐寺里上香时,冯正明他们还真碰上了一些来参加个人比赛的厨师。
    他们也来灵隐寺上香,祈求能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一个好成绩。
    罗晴看到忍不住低声对丈夫说:“他们在这上香求好成绩,还不如找你这个评委指点指点呢。”
    听妻子这么说,冯正明笑了笑低声回应妻子。
    “他们这也就是希望获得一个美好祝愿,就和你给女儿祈福一样,都算是一份美好的期望。”
    罗晴撅起嘴嘀咕:“我给女儿祈福,那是希望女儿健康成长嘛。”
    冯正明笑着搂住妻子:“我知道,他们在这里祈求好成绩,也是美好愿望,毕竟当大家都一样努力了,可能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看天意。”
    罗晴奇怪:“为什么要看天意?”
    冯正明解释:“你想想啊,比赛中会遇到什么问题,谁能知道呢?
    兴许你运气不好,比赛的时候就是出现了一些失误,或者是比赛当中灶具上出了问题呢?这些谁也说不准的。”
    听了丈夫这么说,罗晴倒是突然理解了这些外地来的厨师到庙里求好运。
    之后罗晴拉着丈夫一起去给女儿求签。
    冯正明也是抱着女儿陪着妻子。
    罗晴对求签和解签还挺上心,甚至还为女儿求了平安符。
    冯正明看得出来,妻子这是对女儿有着相当多的心思。
    罗晴是希望女儿能够平安健康快乐。
    冯正明也是耐心陪伴妻子。
    在解签的时候,庙里的僧人表示女儿未来一定会是聪慧过人,而且有大富大贵之相。
    这让罗晴听得是非常开心,还让冯正明给庙里捐了不少香油钱。
    冯正明觉得女儿是不是大富大贵和自己努不努力关系更大。
    不过人家说了那么多的好话,确实也应该给些茶水费。
    冯正明就给庙里捐了一笔还算可观的香油钱。
    不过他和妻子都没有署名,是以女儿的名字捐的。
    罗晴很认真在单子上写上女儿的名字:冯暖悠。
    写好女儿的名字交给了庙里的僧人。
    冯正明和罗晴带着女儿转身离开。
    走出灵隐寺的时候,又遇到了几个之前上香求好运的,来杭城参加全国烹饪技能大赛的个人厨师。
    听几个人的对话,可以判断他们应该并非是一起的。
    是到了杭城之后,碰巧住在了一起。
    所以也就结伴在杭城这边游玩。
    然后他们一起来灵隐寺求个签,希望可以为自己的比赛助力。
    “我求的签好像不错,说我这次肯定能取得预期的成绩呢。”
    “我的签也说能取得好成绩。”
    “其实能获得什么成绩都可以,主要还是来这边跟其他厨师交流。”
    “对对,还有在这边比赛,可以见到冯状元。”
    提起冯正明这个状元,几个人明显都相当崇拜。
    “要是能获得冯状元的指点,那厨艺上肯定会获得提升。”
    “那是当然了,冯状元现在的手艺可真是有些出神入化。”
    “你们听说了吗?冯状元在沪城做了那个餐馆推荐指南,推荐了好多沪城的小餐馆,那些小餐馆一下子就变得火爆。”
    “那是肯定啊,毕竟是冯状元出面推荐的餐馆。”
    “也不知道冯状元推荐的标注是什么?要是能去我家乡也搞那种推荐指南就好了。”
    “哈哈哈,你就那么确定自己的手艺能让人家状元推荐你?”
    几个人有说有笑,虽然求到的签有好有坏,倒也丝毫没影响他们的心情。
    在聊起冯正明那个推荐指南的时候,厨师们的看法倒是有些区别。
    “我觉得冯状元的那个推荐指南,先是在他们齐鲁各地推行,现在又在沪城推行,但可能也就只能在这两个地方推行,其他地方应该不容易做起来。”
    “不一定吧?只要冯状元做出影响力,其他地方也会需要的。”
    “主要味道好不好吃那个东西,太主观了,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口味嘛。”
    “是啊,冯状元的那个推荐指南,明显是学习国外的那种形式啊,但人家国外的评判标准,好像是以餐厅的布置,还有服务等一些东西去评判。”
    “不一样,完全不一样的,你们没看冯状元推荐指南上,几乎都是小餐馆吗?”
    “就是啊,所以冯状元的理念是,要菜做的美味,而且价格也不高。”
    “哦哦,那么看冯状元他们的标准是物美价廉。”
    “哈哈哈你们没看过那本推荐指南吧?”
    这话把其他几个人都给问住,他们确实都没有看过推荐指南。
    问话的人从自己背包里掏出来一本。
    “你们看看,这上面其实写明了,是给在沪城的普通人推荐沪城美味实惠的馆子。”
    翻看冯正明在沪城做的推荐指南。
    几个来杭城参加比赛的厨师,慢慢对冯正明更加敬佩。
    “不愧是状元,格局就是不一样,这上面推荐的馆子,我看了基本上都是一些街边小餐馆,应该都是那种实惠而且好吃的。”
    “是啊,而且有沪城本地的本帮菜,也有一些外地厨师的馆子。”
    “这样一来,有了这一本在沪城玩,可以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店吃饭。”
    “还真是,我之前去沪城就有些烦恼,到底吃什么?有些沪城的餐馆实在是吃不惯。”
    这个时候掏出推荐指南的厨师突然表示。
    “其实以后去沪城的话,如果不知道该吃什么?有一个绝对不会错的选择。”
    其他人都奇怪的看向他。
    “是什么选择?”
    面对大家的一问,那位厨师笑着回答:“去状元的店里吃啊。”
    在旁边听到这话的罗晴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冯正明也是忍俊不禁,只能和妻子一起带女儿先离开。
    等走远了之后,罗晴才忍不住笑出来。
    “哈哈哈,真是不行了,没想到连那些参加比赛的厨师,都对你那么崇拜。”
    冯正明也是一脸无奈地苦笑。
    他心里倒是并不希望大家崇拜自己,他更希望大家看到自己的努力,然后可以学习自己一样去努力,能把心思都在手艺上。
    不过冯正明也清楚,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下,想要让厨师们还能完全把心思放在手艺上,确实是不那么容易了。
    马上步入2000年了,社会各种思潮都在相互交织和冲击。
    现在网络也在兴起,网络上更多的思潮碰撞,把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
    在这样各种思潮冲击之下,让人依旧保持初心确实很难。
    就连冯正明自己,也都在利用推荐指南,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标准,并且在推广自己的分店,也在宣传自己的手艺。
    时代不同了,有些东西确实需要做出改变。
    要跟得上时代,哪怕是坚守手艺,也还是不能忽略时代发展。
    这次来杭城当评委,冯正明心里也有自己的打算。
    他是想要借助杭城为跳板,可以让自己的店继续南下,能够沿着东南沿海省份,把自己的分店开遍后,再把自己的一套理念推广开。
    尤其是要把推荐指南那本小册子,更好的在东南沿海各地传播开。
    先在东南沿海各地推广传播开,再通过东南沿海各地外乡工作的人。
    把推荐指南慢慢传播回内地的一些省分去。
    如此一来,就能够逐步把推荐指南影响力扩展到全国。
    罗晴见丈夫陷入思考,她有些奇怪。
    “你在想什么?”
    冯正明笑着揽住妻子入怀,低声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告诉妻子。
    罗晴听了点点头:“你这些想法挺好的,时代不同了,我们确实是要与时俱进,你的手艺再好,没有足够的宣传也还是不行。”
    说到这,罗晴掏出自己的手机。
    “就像是这手机,几年前谁能想到,手机发展的会这么快?”
    冯正明也笑了:“是啊,科技进步太快,要跟上才行。”
    罗晴问:“你说我要不要去学个计算机?听说现在计算机业发展的很快,尤其是现在有什么英特网,在网上好多人可以在一起交流讨论。”
    冯正明对妻子的决定很支持。
    “可以啊,等过了年,你可以抽空去学一学,计算机这个东西,确实需要及时学习,要能跟得上时代,以后说不定都是能用得上。”
    获得丈夫支持,罗晴自然是更有信心。
    “好啊,明年女儿差不多也大了一些,到时候我去学一学。”
    一家三口在杭城玩了一整天。
    傍晚时分,在外面吃了一些东西,才回到了酒店。
    刚回到酒店,杭城这边赛事方的人就找到冯正明。
    把一些赛事方的安排告诉了冯正明。
    冯正明拿着赛事方给自己的各种表单。
    回到房间里仔细看了一遍。
    “杭城看起来对这次比赛确实很重视啊,不但是有海选的比赛安排,后面竟然还有在西湖那边的一些比赛呢,甚至决赛的场地,竟然安排在西湖边上的酒店里。”
    罗晴接过丈夫递给自己的安排表单,翻看了一番也感叹。
    “真是大手笔。”
    冯正明点头:“确实是大手笔,杭城看来是真的希望获得一些美食上的标签。”
    这个时候,冯正明他们的房间门铃被按响了。
    冯正明走到门前。
    打开门迎进门的是几位杭城餐饮和厨师协会的会长、副会长。
    他们陪同一起来的是一位杭城的领导。
    好在冯正明他们住的是套间。
    罗晴见有人来,抱着女儿进了里面卧室。
    冯正明招呼大家在外面坐下来。
    杭城的领导有些不好意思:“真是不好意思,打扰状元的休息了。”
    冯正明笑着回应:“没关系,主要是带女儿过来,小孩子玩了一天有些累了,我们说我们的,他们娘俩在里面睡。”
    接着冯正明又表示:“各位不用叫我状元,我叫冯正明,几位年龄都比我大,叫我小冯,或者是正明都可以。”
    冯正明的这些话,让来的一行人也都是放松了下来。
    杭城领导还是先开口:“那我们就托大,叫你正明。”
    冯正明点头应下:“好的。”
    领导接着把来意开门见山的说了出来。
    冯正明听了之后明白过来。
    原来这几位今晚专门来找他,其实是希望冯正明可以把分店开到杭城来。
    杭城领导说的比较直接:“现在我们杭城在进行各种开发建设,我们希望可以依托西湖的知名景观为核心,打造一系列的杭城文化旅游圈。
    但现在有一些声音,觉得我们杭城是美食荒漠,没有好的美食。
    所以我们就希望正明你可以来我们杭城开分店,我们保证会给你提供最好的帮助。”
    此时,餐饮协会的会长接着开口了。
    “我们听说,正明你在你们齐鲁还有沪城,都做了那个餐馆推荐指南,我们也希望你能不能来我们杭城,也做那样一个推荐指南?”
    稍微停顿一下,餐饮协会的会长表示:“甚至不光是杭城,是我们整个省。”
    厨师协会的会长也开口:“正明我们算是老相识,当初在全国烹饪大赛上,见到你的风采,就觉得你是真的很厉害。
    后来我们一起去港城交流,当时那位港城大亨请来的海外名厨科夫曼。
    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啊,也是你出手,用同样的一道瓤猪蹄,把科夫曼也给征服了。
    所以这次邀请你来杭城,我们也是希望你来了,可以带动我们浙菜四派的厨师,都可以跟着你一起学习进步。”
    听完几位的话,冯正明面带微笑,同样是很直白给出回答。
    “不瞒各位,我确实也有想把分店开到杭城的想法,只是我毕竟是一个人,还有家庭和孩子要照顾,所以我不能说开店就开店的。”
    冯正明很明确说出自己开店理念:“我还是坚持,我的分店手艺上一定要够水准。
    我不想用我的名声随随便便去糊弄顾客,要让顾客觉得他们了那个钱值,这是我开店必须要坚持的理念。”
    稍微停顿,冯正明认真表示:“我肯定回来杭城开分店,但来之前我需要做好准备,我可不想砸了我的招牌。”(本章完)